书城社科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9800000037

第37章 自信心:当母亲对孩子说“你能行”,孩子就会迎难而上

成人人为地推迟了孩子学本领的时间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内容,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只有信心十足,才能走向真正的独立,在我们的孩子进行独立解决问题的尝试后,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给予鼓励。就算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犯了错,我们在纠正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其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给予肯定。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坚强的自信,使孩子乐于独立去做事,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一课。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鼓励对于孩子信心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小时候,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他们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遇到困难和矛盾时,他们想自己去试一试“解决”问题。虽然这种“解决”问题的目标并不明确,方法也不一定对,但是孩子已经具有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的意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努力地探索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以使自己融入这个世界中。然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大人往往无意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爱的障碍,而不是在对他们非凡的勇气与努力进行鼓励的基础上为孩子构建自信心。

当父母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这类话时,都是在告诉孩子,他们是多么无能,多么缺乏经验。这么做就会使孩子慢慢失去信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在孩子的心灵投下了阴影,推迟了他的自主能力的发展。孩子是可以做得很好的,而父母却人为地推迟了他们学会本领的时间。最为关键的是,父母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削弱他们的进取心。

我们应该让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又想办法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和成人一样有权利去犯错误。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自己首先就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而要用鼓励的方法去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

维妮弗蕾德还不会系鞋带的时候,每当她的鞋带散开了,她怎么系也系不好,就只好坐着等我过去帮忙。后来,她觉得自己系不好,干脆不想自己动手了,只要遇上类似情况,她就大喊妈妈。不管我有耐心为她系好鞋带还是失去耐心地训斥她笨,维妮弗蕾德都会丧失信心,她会觉得自己真的好笨,而妈妈真的是可以依赖的有魔力的妈妈。以上两种方法我都没采用,而是一次又一次鼓励她自己去学着系鞋带。只要她做得稍微好一点,我就大声地赞扬道:“这一次系得很好,我们再来一次吧,肯定会比上次更好的。”我就用这种鼓励的方法最终教会了女儿系鞋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无数个第一次,这些第一次是孩子成长关键中的关键,比如第一次系鞋带,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浇花……家长如何看待和对待这第一次,对于孩子能力的养成与自信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不慎,就会挫伤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延缓甚至扼杀孩子能力的发展。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母亲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要善于等待,让孩子在慢慢摸索中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做成的事是对孩子自己最好的奖赏,这是孩子迈向自信的关键。

教孩子平静对待失望

在对女儿的早期教育中,我把培养她敢于接受生活中的失望及失败的勇气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尽力让她做到不依赖别人,这一点对她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极为重要。

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容易低估孩子的承受力。看着那个幼小的生命,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太柔弱了,根本无法对付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们的态度渐渐也会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对付一切,而开始过多地依赖我们,一遇到困难便容易手足无措。正是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和过多干预,破坏了孩子的锻炼机会。我们替孩子做事,帮孩子做事,孩子没有机会去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很可能变成缺乏耐心、要什么立刻就要有、遇上挫折不知如何是好的性格。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缺乏独立处理事情、承担事情的能力和信心。

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平静地对待孩子失望的现实,对孩子施展好的影响,会使他们更容易地接受失望。这样,孩子在日后的成长中才会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不会只看到失望和不幸的一面;孩子才更有信心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只有敢于接受生活中的失败的人才可以做到信心满满地迎接生活。

在维妮弗蕾德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是充满爱的关心与引导,是父母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在健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才拥有自信心。

让孩子主动承担工作也是很好的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孩子能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自我肯定。维妮弗蕾德非常喜欢帮我承担家务事和事务性工作,每次帮我做完家务或者帮我誊抄完稿子,她的情绪就很好,她感受到了为家庭做贡献所带来的自豪与自信。到五六岁时,维妮弗蕾德不仅有能力照顾自己,还会在聚会时主动去照顾更小的孩子。

在孩子自己处理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失败,但我总是很信任女儿,由她自己调试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只是给以她必要的鼓励。当孩子之间发生争吵纠纷时,我让他们自行调节缓和矛盾。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在自己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维妮弗蕾德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承担、敢于表现自己。

“你能行的,妈妈相信你”

当维妮弗蕾德写出第一首诗歌的时候,我就鼓励她投到报刊争取发表。“先不了,妈妈,也许我应该再修改一下韵脚,再等等吧。”维妮弗蕾德显然并不十分自信,三天之后,我故意问起投稿的事情,她拿了修改过的手稿给我看。很明显她修改得非常认真,有的地方措辞改过好几次。当然,这依然是一篇稚嫩的作品,但我认为已经写得很好了。我很认真地告诉维妮弗蕾德:“你能行的,妈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这是一首很漂亮的诗歌。”我非常热情地提议可以用打字机打出来寄给编辑,维妮弗蕾德最终投出了她的这篇作品,也很幸运地发表了。有时候,行与不行只有一线之隔。当母亲对孩子说“你能行”,孩子就会充满信心,迎难而上;母亲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孩子就会变得不知所措。

孩子们在一起玩橡皮泥时,维妮弗蕾德和几个孩子总是能很快地创造出作品,并愿意给大家展示,即便做得不好,也能很快地调整状态,再次创作。而有一两个孩子总是试图躲在角落里,一直不愿意拿出自己的泥偶展示,非常害怕听见这样的话“你做得不好,重做吧”。作为一位母亲,你应该明白,自信心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大,不惧怕失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一个不能面对失败、害怕挫折、不敢重来的人绝不是幸福的人,我从维妮弗蕾德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她成为坚强的人,学会一切事情都要自己解决,面对失败,就要有韧性、有毅力重头来过。

有自信的孩子不需要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好坏。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得来的。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行选择、决定,使他们看到正确的结果,这是最好的培养自信心的办法。

信心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

《圣经》中有一句话:“坚定不移的信心足以移山。”这则圣言在所有精神导师那里,无一例外地被视为最实用的成功智慧。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并在不断重复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巩固并使之成为孩子的一部分。自信成为孩子心灵深处不竭的能量。

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而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从而鼓励自己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在人才辈出的国家里,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在我们周围的优秀人才身上,也能感受到自信的力量。

在我看来,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必须从孩子最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这就需要父母随时注意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要以爱的名义过度地保护孩子,不要什么事都替他做。因为,孩子们需要一定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

跟多数父母一样,我开始也在这方面犯过错误。如果维妮弗蕾德是个男孩子情况可能会好些,但正因为她是个女孩子,我总是怕她受伤害,担心她的安全,所以试图尽一个母亲的全力去保护她,替她做一些其实她力所能及的事。一次旅行途中,我看到一个女孩子的表现后改变了我的想法,那是个腿部有些残疾的女孩,她步履蹒跚,手负重物,我和维妮弗蕾德都很想去帮她一下,但我们觉察到,女孩子身边显然还有父母和朋友,他们都没有帮女孩的打算,这令我们感到诧异。后来在那个女孩登上船头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那是自己克服苦难达到目标的自信的微笑,那一刻,我更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信任给孩子带来了信心,否则这个女孩很可能因为残疾而更多地依赖他人,丧失生活的动力。

我们要告诉孩子,没有谁比谁更强大,所有的人都有不足和缺点,再优秀的人也有自己的问题,只是要排除惧怕的情绪,相信自己的能力。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要从孩子体内激发出这个力量来。

父母不应当以命令或者鞭笞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为只懂得服从的孩子,在内心不会有足够的自信,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不会坚持自己的立场。这种孩子看起来很听话,看似是父母的好孩子,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懦弱不堪。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建立自己的主观意识。当维妮弗蕾德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一般会支持她去做。如那是一个坏想法,我会用故事影响她,帮她改变想法,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去干涉她。尽管维妮弗蕾德是我的女儿,但她首先应该属于她自己,孩子只有能主宰自己,她才能主宰自己将来的生活。

古罗马的西塞罗说:“自信是一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人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