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9800000036

第36章 自制力:幸福的人能支配自己

自制力是未来幸福的保证

自制力是孩子身上应该具备的美德。有一句话这样说:“幸福的人并不是能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能随意支配自己的人。”

14世纪,有个名叫罗纳德三世的贵族,是祖传封地的正统公爵,但他的弟弟推翻了他,并把他关进牢房,弟弟命人把牢房的门改得比以前窄了一些。罗纳德三世身高体胖,出不了牢门。弟弟许诺,只要罗纳德能减肥并自己走出牢门,就能获得自由,而且自己也将归还爵位。可惜罗纳德自制力很差,他无法抵挡弟弟每天派人送来的美食的诱惑,结果不但没有减肥,反而更胖了。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就像被关在铁栅栏中的囚犯。

意志和思想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维妮弗蕾德控制自己吃糖的频率,坚持自己读书的习惯,面对不礼貌时从不过度情绪化,很多年都坚持词源学的学习。她强大的毅力和自控力并非天生,而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她进行的意志力培养。一般来说,父母会在孩子成功之后给予赞美和鼓励,对孩子活动过程中的自制和努力视而不见。我很看重女儿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我首先会对她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精神给予鼓励。有时,她用心做一件事而不能成功,也曾想放弃,我会鼓励她“再试试看”“能不能换一种办法”。

自制力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意志的重要品质。父母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孩子的自制力便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自制力的强弱或者说高低。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让孩子拥有自制力是孩子未来幸福的一种保障。而冲动的、情绪不稳定的、行动缺少自制力的父母,必须先教育自己增强自制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切记自然教育的原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示范。

溺爱会毁掉孩子的自制力

生活中总是能看到一些脾气暴躁的孩子,他们随意发泄自己的不满、任性,不顾及他人。很显然,这是由于他们的父母非常懒惰,没有为这些“细嫩的树枝”准备一个正确的成长方向,自然变成“被宠坏的孩子”。

尽管父母宠爱孩子有时是情不自禁的,但结果往往会毁掉孩子的自制力。我见过很多母亲粗手笨脚地照看他们的孩子,假如小孩子不小心摔伤了膝盖,母亲就会立刻扑过去,反复询问孩子痛不痛。孩子在这样过度宠爱的氛围中,就会变得纵容自己。聪明的母亲不会这样,她会在第一时间鼓励孩子面对痛苦,像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勇敢,并时刻保持风度。

要明白,总是一味宣泄不满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即使他们在年龄上成为一位男士或者女士,也无法自如地控制自己,因此就会一生都在寻找依靠。他们是成年的“儿童”,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行动,一切得依靠周围人提醒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他们的生活永远是一团糟。

自制力训练法

孩子的自制力一般都很差,甚至他们都不懂什么是自我控制。对孩子的自制力越早训练效果越好。玛丽·赖斯夫人说,只要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注意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有力引导和培养,那么孩子就会像刚刚长出的嫩芽一样,按照既定的引导方向发展。

也许,通过“绅士和淑女的聚会”,能让孩子们学会忍受疼痛和拥有不退缩的精神,锻炼出有益的控制能力。在这个聚会活动当中,孩子们都必须遵守“绅士和淑女条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对别人使用刻薄的语言,每个人都要努力表现得得体而且体贴,要学会克制,不能随便乱发脾气、指使他人,或者放纵自己吃零食。作为绅士或者淑女,不仅要随时保持微笑,而且还应表现得彬彬有礼。为了获得完美的“绅士身份”或者“淑女身份”,参加这个聚会的所有孩子都自觉地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他们要在这个活动中从控制自己的小脾气或者馋嘴巴开始,直到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为止。如果谁在聚会中没有管好自己,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剥夺“绅士”或“淑女”的身份,而成为仆人。

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孩子自制力的方法,叫作“延迟幸福”:将两个盘子摆在孩子面前,并将两个盘子里放些糖果,其中一个盘里糖果多些,另一个盘子里少些。如果孩子能够多忍耐一刻钟不去动盘子里的糖果,那么就可以得到多的那一盘,反之只能得到少的那一盘。这个训练在刚开始,孩子几乎都会在几分钟之内忍不住去拿盘子里的糖果,于是他们只能得到糖果少的那盘。久而久之,孩子明白,只有忍耐才会得到更多,于是开始懂得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