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10617900000039

第39章 培养孩子的自助能力和习惯

夏天到了,在经历了一场大暴雨后,德文特河狭窄的河面变得宽阔起来。流动的河水不时夹着芦苇花和橡树干,不停地向远方流去。

在这个夏天,小斯宾塞10岁了。他写了一篇名为《星云假说》的文章参加了爱丁堡大学的自然征文比赛,并且获得了大奖,这让他的名声更加响亮。

一时间,众多教育专家、大学校长纷纷来信,想要和我探讨关于早期教育的一些问题,而我们教区的牧师则再次邀请我为大家解答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小斯宾塞是一个天才,可我并不希望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小斯宾塞的各种能力和思想都是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才得到的。

我很不希望,父母只是把目光放在结果上,一味地羡慕,却不去学习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事实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各种快乐,即使需要花费一些脑力和精力也是值得的。

(1)用兴趣刺激孩子自我教育。

对孩子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就是满足他们的兴趣,即使这些兴趣让孩子吃苦受累,他们也非常愿意忍受。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老师总是会面临同样的难题:

一是孩子的兴趣过于广泛,有些兴趣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发展的可能性,对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也没有丝毫帮助。

二是孩子的兴趣变化太快,今天爱好这个,明天爱好那个,喜新厌旧,很难让孩子按照兴趣的引导去发展。

三是孩子的兴趣与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截然不同,父母很难放下自己的期望去满足孩子的兴趣。比如一个孩子爱上烹饪,但是他的父母却想让他学习小提琴或钢琴。

在我看来,不管孩子的兴趣是无用的还是奇特的,都不影响对他进行自我教育。当孩子拥有了这样的能力和习惯,就能引导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卓越的、非凡的人。

如果孩子喜欢烹饪,那就让他去做;如果孩子喜欢做木工活,那就从简单的木工活入手。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孩子在某方面并没有潜能,那么他在这方面产生的兴趣也很容易消失。要知道,趋易避难是人类的本性。

如果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对烹饪感兴趣,那就可以说明:他能敏锐察觉到事物的特征;他擅长组合以及合理搭配,让整体达到更好的效果;他很在乎事物发生的变化;他能很好地把握量和度的观念;他热爱群体生活,善于满足他人,并且让自己得到快乐、赞美或者其他回报。通过这些,我们很容易知道,这个孩子是个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人。

事实上,结果确实如此。在众多喜欢管理和组织的人当中,有很多人对烹饪感兴趣。当然,孩子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厨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受到了准确的指引。只要愿意公正地分析,你会发现每一种兴趣都有自身的价值。

远在公元1世纪,伟大的耶稣向人们讲述爱的伟大。他没有像摩西那样创造出十条戒律,也没有把自己伪装成深不可测的人、病人、石块、兽群、小官吏等,他的爱永远和这些普通事物联系在一起,而且,他口中的爱让人的内心更平静,也更温柔。

这种方法是非常正确的方法,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兴趣时,在引导孩子利用兴趣进行自我教育时,都可以使用。

在通过兴趣完成自我教育方面,我有一些建议:

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帮助,如提供书籍、各种材料、使用工具等。

不干涉孩子的兴趣,让他自己动手完成,即使遇到了困难,也只能鼓励不能插手。

●让孩子的兴趣能对家庭有所贡献,让孩子体验到兴趣和劳动的价值。

●让孩子对自己的兴趣进行讲解。

●向孩子提问,让他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结论。

分阶段对孩子的兴趣果实进行评价,评价要富有变化性,并且让孩子察觉到这一点。当孩子看重评价时,就会为了得到更好的评价而努力。

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长时间保持一种兴趣,你就不要轻易满足他;相反地,如果你想让孩子放弃某种兴趣,就要毫无条件地满足他,那么这种兴趣很快会变得无趣。

(2)提前准备好满足自我教育的工具。

如果一个孩子喜欢研究植物,他看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从最初的发芽到长出绿叶,从开花到结果,他都非常关注。

可是,这个孩子却没有一本关于植物的书籍,他不知道怎么采集植物标本、怎么进行整理,更不知道制作标本的方法。而且,他的身边也没有必要的防腐剂。

这样一来,孩子的兴趣就会一直处在第一阶段,时间一长,这种兴趣也会消失,更不可能帮助孩子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了。对孩子来说,兴趣虽然让他感到高兴,但是坚持下去的难度太大了,他不得不放弃,这也是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变成平庸者的原因之一。

所以,父母要为孩子的兴趣发展做好准备,即提供工具和图书。你不一定要给孩子很多书,过多的书反而让孩子不知道珍惜,你要给孩子一本好书。教育人士和机构要依据孩子的兴趣提供简易的产品,让孩子得到有效的帮助。

这个过程就像是排练一场戏,有没有道具影响了整场戏的视听效果。

我为小斯宾塞的兴趣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给他制作了放植物标本的册子、固定用的夹子、纸张、放大镜、背包等。这些东西,都是促进小斯宾塞自我教育的功臣。

我还告诉小斯宾塞收集标本后要进行晒干和防腐处理,然后根据植物的种类分开放置,并且写一段文字加以说明。

总之,父母在孩子的兴趣发展上要有一定的耐心,要花时间帮助孩子解决他遇到的难题,使孩子的兴趣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当然,这样做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点,父母提供的工具不要过多过好,这样很容易吸引孩子,使他忘记原来的兴趣,转而喜欢上这些工具。

(3)鼓励孩子参加兴趣小组。

“难过可以一个人承受,但快乐最好可以与人分享”,这句话放在孩子的自我教育上也非常适用。鼓励孩子组织或者参加一些兴趣小组,通过各种活动相互激励,或者将个人的兴趣与小组的目标结合,以促进兴趣的发展。

可以帮助孩子定期举行聚会,也可以让孩子组织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既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让孩子体会到各种乐趣。

(4)让孩子自己拟订时间表。

很少有孩子会拥有时间概念,孩子天生向往自由,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是,如果父母放任自流,把时间交给孩子自己支配,那么这些时间必然会被浪费掉。

然而,要是父母让孩子按照计划行事,又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孩子要么感觉厌倦,要么就完全不放在心上,这也让父母丧失了对教育的信心。

实际上,这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拟订时间表。最初,孩子可能会兴致勃勃地按照时间表安排自己的行动,但很快他就会恢复之前的状态。

此时,父母也不要着急,可以适当地提醒孩子,并且按照孩子的表现给孩子打分。每周、每月都进行总评,给孩子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5)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对小斯宾塞的教育,我认识到这样一点,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在自我教育时也会表现得很差。自我教育并不是单一的让孩子学到一些高雅的知识,也包括培养自身的生存能力。

我很清楚,在现实生活中,天才寥寥可数。即使是那些在成功后被视为天才的人,实际上也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当孩子年龄稍大时,要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不以劳动力的标准而是以孩子的标准来衡量,让他学会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

要想真正做到生活自理,还要让孩子摆脱依赖思想,拥有独立的意识,同时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特别是家庭比较富裕的孩子,他们的生存能力实在让人堪忧。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原本理应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被父母或女佣代劳了,这是不行的。

(6)让孩子独立安排旅游活动。

周末时,一家人常常喜欢外出旅游,而安排旅游计划的工作一般都是由成人完成的。成人会考虑资金预算、住宿和用餐地点、所需携带的物品,还要考虑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在成人做这些工作时,孩子只是个旁观者,他们有时就像是不用动手的绅士,等待着别人替他安排好一切。

我觉得,要想教育好孩子,应该把成人和孩子的地位换一下,让孩子做个服务者,为全家人的外出旅游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