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7500000054

第54章 化解不良情绪,让孩子成为好脾气的人

我们需要用我们所有的无微不至来帮助孩子杜绝谎话。诚实是我们最为宝贵的品质,是我们做人的根基。

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话语要十分地准确,明确所有的肯定和否定。这样孩子在描述事物的时候才会相应地准确,而不会模棱两可。在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抵御诱惑,这样在孩子看到后才能效仿。

无论是和孩子还是和朋友交流,我们都要实事求是,千万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实,或是编造一些故事。吹牛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即使它有时很有趣味性。所以一旦我们发现孩子有吹牛的迹象,要及时地纠正他们。

夸张的描述往往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我们应帮助孩子养成准确的、谦虚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浮夸的、轻率的语言习惯。

真正受欢迎的人都是谦虚谨慎的,真正的演说家都是依靠精彩的词汇和有利的论据来博得大家认可的,而不是一味地哗众取宠。我们可以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进行交流,但谈话的内容切不可失真。

在现在如此争强好胜的社会,人们太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了,培养有教养的孩子就变得十分必要。但是,教养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就是通过我们所具有的道德品格表现的。而“诚实”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也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基础。

这里我还想谈谈关于“脾气”的问题。大家经常会评价别人的脾气,“她的脾气很好,无论怎样说都不会生气”“他和他父亲都是炮筒子,一点就着”。我们都认为脾气是天生的,后天是不易改变的,一个人是否拥有好脾气和自身是没有关系的。

但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些温文尔雅的父母却有一个脾气火爆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本身确实遗传到了一些秉性,但在之后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家长的行为方式的引导、或是家长的纵容,我们的秉性是会随之变化的。

所以我们应当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苗头,要通过良好的习惯去帮助孩子改正他们的错误。让那些阴郁、急躁、烦闷、倔强、嫉妒等坏脾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温和、开朗、善良的好脾气。

如果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那他们将会生活在平静、愉快的世界之中。他们可以和蔼地对待别人、善良地帮助他人。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不畏惧,对自己有信心,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鼓励自己,最终战胜困难。

而相反,如果孩子的自私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不断变大的话,孩子的坏脾气也会随之而来,会伤害周围的人。当遇到挫折时,就会一味地选择逃避甚至用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一步步地走向黑暗的深渊,所以,良好的性格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要用好的脾气来改造孩子原有的坏脾气。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来帮助孩子。这就需要我们观察孩子,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去避免坏脾气的形成,从而去培养孩子的好脾气。

其实这对于母亲来说并不难。母亲可以通过哭声来判断刚出生宝宝的需求,同时也就可以通过孩子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他们的想法了。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有时是不明确自己的所需所求的,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但在发出声音时,他们都会先表现在脸上。此时,母亲就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变化来判断坏脾气是不是要来了。

坏脾气的形成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它拥有自己的轨迹。起初可能只是一些不满意,之后不满意不断被重复,坏脾气也就爆发了。所以母亲应当在发现这些不满意的表情时就及时地扼杀它们。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被坏的性格所吞噬。

当这些情绪表现在孩子的脸上时,母亲就应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了,要试图去打断他发脾气的想法,让它处于萌芽的时候就被消灭掉,使之不会发作出来。

比如,用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或者鲜艳的颜色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在情绪被转移后,孩子就会有高兴的心情了。当然,这一切你都要做得很自然。

孩子免不了生气、发火,每次这种不良情绪爆发之后,都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存留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来清除这段记忆,尽量减少这些坏脾气在孩子大脑中的记忆。

当然对于那些美好的性格,我们可以任由其在孩子的身上茁壮成长,并且创造条件让它们一直伴随孩子成长。

以上我所说的这些都是帮助孩子来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些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拥有一些美好的品格和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今后不迷失自己。

除了上述所说的这些,还有一些重要的内容没有被提及。这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