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7500000028

第28章 为孩子创造接触外界的各种条件

在这里,我会讲一下《纽伦堡的孩子》这本书中关于卡斯帕·霍斯这个人的事迹,我希望这样做可以让我的想法更清晰地呈现给大家。

我听说,那时候有个专家对霍斯进行过一项非常特别的训练。不过,这项训练跟当时的法律有冲突,所以训练被迫取消了。

我觉得霍斯的事迹就如同我们实验室中得到的那些数据一样,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假如说霍斯跟生活在社会中的婴儿拥有一样的生活轨迹,在应用各种感觉器官的时候也和成人一样,我们会非常肯定地说,这个事例是绝对可以信赖的。

在1828年的时候,有一个制作皮革的皮匠在纽伦堡看到了一个将近成年的年轻人,当时他有一头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不过他的脸有点原始人的样子,并且跟猩猩类似,这种不符合常人的模样让皮匠觉得非常怪异。

当时,那个年轻人依靠着一堵墙,不过他的上半身是探出去的,就像婴儿一样没有办法稳定地站在那里。

在皮匠想要近一点观看年轻人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的喉咙突然发出一种听不清楚的声音,类似婴儿不会说话时发出的声音。

所有见到这个年轻人的人都觉得,他所拥有的智商仅仅相当于三岁儿童的智商。但是,他却拥有着接近成年人的身躯。

实际情况是,这个年轻人不是天生的白痴,他可以很快记住很多的知识,在听过别人的讲话之后,可以迅速地重复出来。不管是谁,只要是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他,他都能很清楚地记住。

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确定他有没有攻击性,所以,大家把他放到了医护室中,然后让那里的人教他怎么行走以及怎么讲话。

在这里,那些人就跟佣人看顾儿童一样看顾着这个年轻人。不过,这个年轻人并不害怕生人。过了一个半月,纽伦堡的人们一致同意,让他成为全市的一员,然后把他的养育权给了达木尔。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达木尔很乐意做这件事情,从此之后,一场使这个年轻人达到17岁智力水平的训练开始了。当然,这个训练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在经过了详细的了解之后,达木尔知道了这个年轻人以前的生存方法。

事实上,这个年轻人一开始就不了解自己叫什么名字,不了解自己原来在哪里住。在他的记忆中,他一直住在山洞中,那个山洞很小也很低,所以进去之后,他仅仅可以坐着或者躺着。

在那里,他没有接触到任何的声响,也没有接触到任何的光亮。在山洞中的时候,这个年轻人能做的就是一直睡下去。在年轻人清醒的时候,能发现有面包和清水。

不过,有的情况下,水不好喝,还有一种难闻的味道,在吃饱之后,他做的事情就是接着睡。年轻人一直都不知道,是谁给他送的东西。

到了后来,有人把他抱离了那里,接着让他能够像人一样走路。这个年轻人在纽伦堡生活了很久,一直不能闻到肉以及奶的气味,因为这些会让他很不舒服。实际情况是,他依旧只是吃以前一直吃的东西,除了这些,他不接受其他任何食物。

在经过了4个月的共同生活之后,达木尔观察到,这个年轻人所有的器官感知能力都非常好,他的视力很发达,不仅可以看得很远,在晚上的时候甚至也能看清楚。

不过,这个年轻人看物品的时候都是平面的,他不知道画在纸上的东西跟实际存在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在这几个月中,他也估算不出来建筑跟建筑之间相距有多远。

在这个年轻人的眼中,球的运动是由于球本身的作用,他不知道那些动物和人有哪些不同,还有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他表现得非常不好。

这个年轻人灵敏的嗅觉让他非常难受,穿的衣服上那些化学物质以及做饭时候用的调料,他都忍受不了。当然,还有一点,这个年轻人能够用嗅觉来判断是什么植物。

又过了3个月,这个年轻人学会了怎么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器官,所以,达木尔开始了另外的训练。达木尔训练他进行写字,告诉他可以用他喜欢的任何方式进行手部的训练,例如可以用手挖土等。

在随后将近一年的时间中,这个年轻人跟达木尔一起生活得很开心而且很简单。尽管说,这个年轻人一如既往地很温顺,就跟儿童似的让人怜爱,不过,达木尔说过,这个年轻人那些异常发达的感知能力慢慢恢复正常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解释,假如没有外界的一些阻碍或者是支持,与生俱来的天赋会对儿童有很重要的帮助。这个是可以找到具体的理据支撑的,所以说我们可以相信这个观点。

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霍斯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也非常的敏捷,他的个性也很温顺。

不过,这个训练我们没有办法再做一次,就算是这个训练是确确实实进行过的。而且,我们没有办法找到类似的训练,证明霍斯的训练如何有效。

在霍斯刚刚在纽伦堡生活的时候,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表现就好像是一个刚刚可以自主行动的孩子。他不明白各种图形的区别,也不明白立体和平面的区别,更不知道怎么判断距离。更甚的是,霍斯还不知道怎么辨别温度。

总的来讲,这个年轻人不懂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但是,从其他方面看,霍斯的智力水平、感知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记忆能力甚至他的性格都达到了两岁儿童的程度。

霍斯的事迹以及我们发展历程中所看到的结论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不用刻意培养孩子的天性或者是感知能力,这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不用进行干涉。

不过,我们能够想到这一点,就算是没有任何帮助,我们仅仅让儿童按照自己的天赋进行发挥,他们也可以做出让我们吃惊的事情。

不过有件事让我们觉得很失望,我们总会做一些事情妨碍儿童的这种天性。不仅仅是家长和教师,大自然也具备教导儿童的一些能力。

我们从这个仅有的例证中看到,在自然当中,儿童具备的天赋,如强大的感知能力、高超的智力水平以及很强的塑造能力,在儿童成为大人之后才会慢慢消失。

我们很容易看到,儿童具备了全部的能够让他们自由成长的力量,我们不用为儿童的成长过度操心。不过,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呢?

在以后的某一天我们会领悟到,在我们把儿童各种天赋的挖掘都交给教师来做的时候,教育就变成了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教育,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低级生活技能的教育更准确一点,原因是在进行沟通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是智力。

我们要给儿童建造出最适合他们成长沟通的环境,这个才是我们一定要做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