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这才是战争
10616700000038

第38章 步坦协同:闪击战

“闪击战”已经被太多太多的人研究过了,但我要讲的东西总是和别人有点不一样的。现在通常对“闪击战”的描述如下:

“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也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地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信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在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如同前面那一节对“渗透战术”的讲解一样,这样的表述是不能让人真正明白什么是“闪击战”的,必须从其本质说起,方能让人理解透彻。要说清楚“闪击战”得从两个方面同时展开。

针对“一战”时堑壕战的防御特点及发展出来的纵深配置防御体系,相较德国人的渗透战术,英国人和法国人也一样在寻找解决方案,只是他们的步炮协同没有德国人那么出色,因此在这方面没有找出比德国人更好的办法。对于这些喜欢使用蛮力的西方人来说,找个最直接的办法向来是他们的首选,就是开发出一种能解决问题的新式武器。西方人这么想似乎是他们的传统思维,他们就是认定只要新式的武器一出,就能凭此赢得战争。针对当时堑壕战的特点,这种武器就要求自身有极好的防御能力,能够对付在当时对步兵来说最可怕的机枪火力;同时能帮助炮兵清除炮兵火力所没有完全摧毁的敌方障碍,而且自己也得有强大的攻击能力。其实很简单,当时西方人认为,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防护能力脆弱的步兵失去了突击能力,应该用防御力更好、进攻能力更强的机器来进行突击。

坦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当时英国和法国都在研制自己的坦克,不过首先投入战场的却是英国人的马克—I型。该坦克由英国威廉·福斯特公司研制,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亮相,共有18辆坦克最终投入战斗,并取得了一些让人可喜的成绩。随后在第二年的康布雷战役中,在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这个后来成为著名军事理论作家的上校的坚持下,坦克第一次大规模地运用在一个战役之中,使英国陆军赢得了他们在“一战”中为数不多的胜利中的一次。事实上,当时的英法两国除了富勒等少数人之外,更多人没有把坦克看成是一种突击力量,而是当作一种支援步兵战斗的武器,其实是把坦克当成能够跟随步兵前进的火炮来使用的,本质上还是步炮协同。因此在战后的英国,富勒的集中坦克力量组成强大纵队对敌纵深实施打击的思想没有被他保守的同胞们重视,然而这却给了战败的德国人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战败后,德国人在反思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整个“一战”来讲,德军军事思想分别从“施里芬计划”破产、凡尔登战役未能胜利及“渗透战术”未能帮助德军赢得战争三个阶段进行了反思。

“施里芬计划”的根子来源于拿破仑的军事思想,这个19世纪欧洲军事集大成者的战术向来被这样来概括,就是“大炮轰,骑兵冲,步兵跟上巩固阵地”。实际上,光从这十几个字是讲不清楚拿破仑的那套的,简单地说拿破仑的战术是建立在集中使用炮兵的基础上,集中炮兵强大的火力砸开敌方防御体系一个点,或者说一个局部,在这个崩溃的局部上利用骑兵快速的机动能力迅速突入,或大范围地穿插,或大范围地迂回,总之一句话,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利用在此形成的突破口形成对敌方的分割包围,最后由步兵解决被分割包围之敌。这个就是拿破仑的基本套路,可以看出来,里面包含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形成突破的力量,二是快速利用突破的能力,三是歼灭被围之敌的能力。

“施里芬计划”就是对拿破仑军事思想的一个运用,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成功了,可在“一战”中,同样的套路却失败了。于是德国人开始总结,发现问题出在“一战”中法军的防御强度增加了,德军无法对法军的纵深形成突贯以分割包围法军,那就谈不上歼灭法军有生力量。接着继续找,又发现法军防御强度虽然增加了,但自己的力量还是很强,能够击破法军的防御形成突破,根子还在自己的力量虽然能击破法军,但缺乏快速利用突破的能力,法军来得及重新构筑防御体系来抵抗他们的攻势,也就是说对敌实施分割包围的能力不足,既然能力不足,于是“施里芬计划”就变成了相持,这就意味着计划的破产。但这个原因是找到了,但问题却解决不了,因为到了“一战”期间,骑兵再也无法像100年前一样发挥威力了,步兵有足够的实力击碎骑兵的冲击。

所以,德军在凡尔登开始了新的思路,既然进攻的力量还是能在一个点上打开法军防御体系,那就始终围绕这个点,运用强大的炮兵火力持续杀伤法军,最后使法军的血流干,以此来赢得战争。然而凡尔登的思路又失败了,德军发现问题还是和以前一样,虽然炮兵的火力足够强大,但这样的火力打击需要用时间来换效果,同样依然需要步兵去完成最后的占领,而法军和在“施里芬计划”期间一样能够利用德军攻击的时间也在这个方向集结起强大的力量对德军实施反击,德军的士兵同样会在这遭到法军炮兵火力的重大杀伤,这样两股同样强大的力量,碰撞的结果就是德军的血也会在凡尔登流干。

于是,德军认为,凡尔登的失败原因在于不合理地使用火力和兵力,虽然火力杀伤的效果是明显的,可法军对自己火力杀伤的效果也一样是明显的。那么要赢得战争就必须使自己的损耗远远小于法军才行。于是“渗透战术”就出现了,可是德军发现自己虽然拥有了兵力和火力合理结合使用的优势,并能用这个优势赢下一些战斗,可局部的胜利无法转化为全局的胜利,原因还是快速利用局部突破的能力不够,无法用“渗透”出来的局部突破口形成全局突破并对法军实施分割包围。

所以在战后,德国人开始了最后的反思。我认为,德军是这么认为的。

德军认为:战争发展到20世纪这个阶段,进攻的力量之强大足以压倒防御的强度,并突破之。但是进攻力量会随着突破的深入而减弱,这是因为战争损耗和后勤补给的原因,理论上讲只要后勤补给始终超过战争的损耗,那进攻的锐势就能一直保持,可实际上这是很难达到的;而且亦会随着突破的深入遭到敌方的加大强度的阻碍,使得进攻的锐势会随着敌方抵抗而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攻势,一句话,不可能永远保持进攻的锐势。要想赢得战争,就必须在进攻的锐势消失之前,突贯敌方纵深,使敌方来不及重新组织力量,构筑新的防御体系增强它的防御,在敌方力量来不及做出有效应对时分割包围歼灭敌方的有生力量。这就是说要使得进攻所需的时间和进攻要突贯的空间对等。其实还是回到了拿破仑的老路上来,经过四年的战争,付出了百万人的生命后,德军终于痛苦地发现“施里芬计划”本质上没有问题,只是自己缺乏执行计划的手段。

但是坦克的出现让德国人找到了最终的解决方案,相比英法对坦克作用认识相对不足,德军则充分认识到这个铁家伙就是让他们重新拥有快速利用突破能力的平台。通常我们说,是德国人的思维更有活力,而英法过于保守。事实上,是德国人在反思后重新抓住了战争的本质,而英法同样经历了四年的战争付出了百万生命的代价后却还对战争本质一知半解。正是在对战争本质思想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德军重新找回了执行其思想的有效方法。1941年,德军再次执行翻版后的“施里芬计划”,利用坦克集群强大的突击力量一举穿透了法国的防线,迅速实现了他们的目标。以上这些就是“闪击战”的根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