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守望的幸福:刘萍散文诗歌选
10610400000008

第8章 草根朋友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放弃了安逸稳定的工作,奔向了改革开放的热土——深圳市,认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草根朋友,让初出茅庐的我大开眼界,对社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虽然年代久远,他们中的很多人,我已想不起面容,但有两个人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小董是个湖南妹子,圆脸,大眼睛,扎着马尾辫,喜欢穿运动衫和短裤,露出粗壮的腿。她走路风风火火,笑得肆无忌惮,颇有湖南妹子的豪爽泼辣。她在深圳赤湾一家很有实力的大企业做白领,虽然我无法把白领形象和她短袖短裤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但这说明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工作能力。和她认识却是在人才市场上,她担任了一份兼职工作,受雇于一家小型的人才中介公司,工作任务是每天早上在蛇口各个区帮忙贴招聘海报。她每天六点半起床,骑着自行车,带着海报、糨糊,到各个区转,贴一张海报赚一块五。有时候她会透露一些兼职工作秘诀,贴海报是个技术活,要快、准、狠,贴的位置要适当,否则一下就被撕掉;看见城管得赶紧跑,不然被逮住要罚款。我问她有好好的白领工作为什么还要兼职,她很认真地回答,白领工作虽然不错,但是竞争也很激烈,朝不保夕。现在的单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被称之为“换血”机制,即工作超过七年的老员工,上至管理层下至保安,很多人都会被辞退(当时没有劳动法)。至于原因,她分析可能是老板认为员工在公司时间长,工资会比较高,或者可能他们容易犯不听从指挥、工作懈怠等毛病。因此她要居安思危,通过兼职获得更多信息,同时可以多挣点钱,早起又可以锻炼减肥,一举多得。

在福田区还认识了一个男孩小陈,也是在人才市场认识的,是个山西人,个子不高,但很敦实,理着平头,长相普通,属于放在人群里几乎找不到的那种人。他原来有份体面的工作,在深圳市郊的某高尔夫球场担任翻译工作,每天坐往返巴士到市区,他很认真地纠正了我“往返巴士”的英语翻译,说应译为“shuttle bus”,后来他辞职做了自由职业者,也是和人才招聘相关的,他做的是招聘信息收集工作,频繁地拜访各大工厂和公司或者打电话,询问招聘岗位和职位空缺,然后把信息再销售给人才中介公司。他是个很勤奋的男孩,每天坐着公共汽车往返于深圳的各个角落。他透露了一个省钱的方法,他每天在外东奔西走要喝很多水,而频繁买矿泉水花销太大,所以每天出门前他用空的矿泉水瓶灌好凉开水,喝完了再接自来水。因为深圳有很多外来人员,招聘信息很紧俏,所以虽然现在的自由职业没有翻译工作体面,但收入要高很多,而他的理想是多赚点钱,回老家开个信息中介公司,再娶个贤惠媳妇居家过日子。我当时还笑他没有大志向,很俗气,现在回想起来,那可能也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梦想:有不错的职业和收入,有个幸福的家庭,和和美美地过小日子。

在深圳期间还认识了很多朋友,如私营业主、船厂技术员、集装箱司机、联防队员等等,他们来自天南地北,背井离乡为生活打拼,用智慧和汗水耕耘深圳这块热土,也通过每天踏实的奋斗为他们的理想添砖加瓦。这种草根的开拓奋斗的精神恰好反映着深圳市雕“拓荒牛”的精髓,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励我不管境遇如何,始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