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教子心经
10606800000073

第73章 谢谢你的帮助

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从前有一只小鹿,它为了逃避猎人的追赶,躲进了附近一个葡萄园。当猎人们刚刚从它旁边走过,它就开始大吃起葡萄叶子来了。猎人们发现葡萄园的叶子在微微颤动,他们猜想:“这叶子下面会不会有只野兽呢?”于是猎人就开了一枪,结果可想而知,鹿被打中了。鹿在临死的时候说:“我活该倒霉!因为我吃掉的,恰恰是那些救过我命的葡萄叶子。”忘恩负义的行为从来就盛行不衰。

犹太人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感恩这一美德。在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做子女的不仅接受来自父母之爱,更应该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孩子只有学会分享,将来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和合作。因为将来的社会不仅仅是竞争的社会,更是合作的社会。犹太孩子经常听大人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樵夫刚刚折断了斧子上的木柄就低声下气地请求森林,让他轻轻地折下那么一根树枝,好让他再安一把斧柄。淳朴的森林想:“他会到别的地方去用这把斧子谋生的,他会让许多枞树和橡树继续挺立的,大家对多年老树优美的姿态都心怀敬意,他也一定会非常爱护这片森林的。”于是,森林就满足了他的这个要求。但是,樵夫把他的斧子安上新柄后,就用它来砍恩人的枝干和绿荫。森林于是时刻都在呻吟,她的恩赐使自己饱受苦难。

在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在“独”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这些独生子女们要什么有什么,他们认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难以培养孩子“感恩的心”和“分享的观念”。

有一只鹦鹉,离开家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飞了几天,它又累又饿地来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暂时在这里安身。一只小松鼠看到了这只来自异乡的鹦鹉,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个山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动物:“快去看哪,来客人了,来客人了!”动物们为鹦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鸟儿们唱起动听的歌,小鹿们翩翩起舞,小猴们为鹦鹉采来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浆果,让它吃了个饱。鹦鹉面对这一切,十分感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待鹦鹉特别好,鹦鹉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欢它。虽然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鹦鹉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于是它向大家告别说:“这么多天来,大家对我的照顾,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须回家去了,希望你们多多保重。”动物们依依不舍地把鹦鹉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不得不两下分手了。过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这场火烧得可厉害了,烈焰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见。山林中的动物们无处逃窜,死伤无数,情况让人惨不忍睹。

鹦鹉远远地望见了这边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辞劳苦地日夜赶路,赶到了着火的山林边。它一次次地飞到附近的河边,将羽毛在水中沾湿,然后把水洒向山林。也不知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多少趟,鹦鹉累得头昏眼花,几次险些被热浪吞没,身上的羽毛也被烧焦了,但是火势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鹦鹉毫不气馁,还是不断地洒着水。天上的天神看见了,就对鹦鹉说:“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凭你用羽毛洒的那一点水,是根本扑灭不了山火的,你这是何必呢,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鹦鹉回答说:“我知道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经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动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它们竭尽全力,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活活被烧死!”天神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立即扑灭了山林大火,鹦鹉的朋友们终于得救了。

鹦鹉的这一行为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重感情、讲信义、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在朋友、亲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非常必要的。犹太人平时是这样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的:

首先,生活处处实现“分享”。分享在这里并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随地乱抛纸屑,因为整洁的环境是属于大家的;夜深人静的时候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因为安静的夜晚也是属于大家的;地球是大家的,我们大家有责任来保护它不受污染……

其次,与人交往不忘感恩。乐于助人,关爱他人,不管是家人团聚还是伙伴交往,不称王称霸,不以“我”为中心。说出自己最感谢的人和事,学会赞美人、微笑,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大家分享,彼此互动,来培养感恩之心。

再次,父母以身作则。父亲与母亲既各自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心中有他人,“在乎”家中每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爱他人的需求。如常说:“行”、“对不起”、“谢谢”。

最后,培养家庭责任感。根据孩子年龄段,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让孩子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使他们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