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教子心经
10606800000050

第50章 让我想想

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因而思维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思维能力也是孩子从小就开始发展的,它会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犹太人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犹太家长经常给孩子讲这样一个故事《扛着驴的父子》。

从前有个父亲带着儿子要去市场卖驴子,驴子走在前头,父子俩随行在后,村里的人看了都觉得很可笑。“真傻啊!骑着驴子去多好,却在这沙尘滚滚的路上漫步。”“对啊!说的对啊!”父亲突然觉得很有道理。“孩子,骑上驴子吧!我会跟在旁边,不会让你掉下来的!”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跟在旁边走着。这时,对面走来两个父亲的朋友。“喂!喂!让孩子骑驴,自己却徒步,算什么!现在就这么宠孩子将来还得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叫他走路才对,让他走路,让他走路!”“噢!对呀!有道理。”于是父亲让孩子下来,自己则骑上驴背。孩子跟在驴子前面,蹒跚地走着。走着走着,碰见一个挤牛奶的女孩。女孩用责备的口吻说:“哎唷!世间竟有这么残酷的父亲,自己轻轻松松地骑在驴背上,却让那么小的孩子走路,真可怜。瞧,那孩子多痛苦,东倒西歪地跟在后头,实在可怜啊!”“是啊!你说的有理!”父亲点头赞同。于是,父亲叫孩子也骑到驴背上,朝着市场的方向前进。驴子同时要载两个人,渐渐地举步非常吃力,呼吸急促,脚摇摇晃晃地发抖。可是父亲并没有发觉,还轻轻松松地哼着歌曲,在驴背上摇晃呢!驴子好不容易走到教堂前,喘了一大口气,休息、休息。教堂前面正站了一位牧师,叫住了他们。“喂!喂!请等一下,让那么弱小的动物载两个人,驴子太可怜了。你们要去哪里呢?”“我们正要带这匹驴子去市场卖呀!”“哦!这更有问题。我看你们还没走进市场,驴子就先累死了,恐怕还卖不出去呢!信不信由你。”“那么,该怎么办呢?”“把驴子扛着去吧!”“好!有道理。”父子俩立刻从驴背上跳下来,然后把驴子的脚绑起来,再用棍子扛着驴子。这样扛着,当然非常重,所以父子俩涨红了脸,摇摇晃晃地喊着:“怎么这么重呢!”看见这情景的人都呆住了。“真是奇怪的人啊!”扛着驴子的父子不久走到一座桥上。“孩子,市场快到了,再忍耐一会儿吧!”父亲虽然这么说,可是自己和孩子都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驴子毕竟是驴子,被倒吊着反而痛苦得不得了,不但口吐白沫,还粗暴地扭动起来。“嘿!乖一点啊!”父亲严厉地斥骂着,可是驴子不听,扭动得更厉害,结果,棍子啪的一声折断了。绳子也弄断了,驴子倒栽葱似地掉进河里。很不凑巧,雨后河水暴涨,驴子就在那瞬间,被急流吞没,看不见踪影了。“啊!怎么会这样呢?这都是一味听别人的意见,而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啊!”父子俩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家。

父子俩由于自己不思考,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结果吃了大亏。凡事要动脑筋,不能随意采纳别人的意见。

一个小学生在认真地做作业。这是一系列加、减、乘、除的四则应用计算题,难度相当大,特别那几个繁分数题,计算起来太繁杂。他额头上不知不觉地渗出细珠般的汗珠来了。正在这个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微型机器人,手里提着火柴盒般的一台小箱子,一跳一蹦地来到小学生跟前,细声细气地冲他问:“朋友,你在演算吗?”“嗯,是——”小学生抬头看了看,立刻又低着头专心做作业了。他不愿分散注意力,爱理不理地嘟嚷一声了事。“你计算遇到了困难了吗?”“唔,有点儿——”小学生不想回答,可又回答了。“那么,”细声细气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来。“我给你带来一台计算机了。”“做什么?”小学生的声音显然很不高兴。“没什么,我是来帮助你的。”细声细气的声音倒是很和气,仿佛在赔不是似的。小学生还是怒气冲冲的:“怎么帮助?帮助什么……”“这个你也知道,”细声细气的声音马上搭上碴儿了,“你何必苦思苦索啊,按几下我带来的计算机就得了。它帮助你,一下子把所有的题目全都计算出来了,而且正确无误,速度快,很容易。”余怒未息的小学生,粗嗓门说:“不用,我不用计算机!”“你不要我帮助?”机器人很失望地,说话声音也大了点儿。“不,不,”小学生摇摇头,“我不愿意,一百个不愿意!我要的是‘自力更生’!”后面四个字说得很响很清楚。机器人吃惊地说:“你,你,你要自己发明创造一台新的计算机……”“嘻嘻!”小学生笑出声来。“计算机本来是人发明的,它作为人的工具、助手,人使用它,用它来工作,但它并不能代替人思考!你知道吗?”机器人细声细气的声音十分软弱无力,低声下气地说:“那么,那么,那么计算机没有什么用处了?”“人能思考,独立自主地思考一切。”小学生说着,指指自己的脑袋瓜,“我先要使用我自己的‘计算机’,然后才能使用你带给我的计算机,不是吗?——不是你来帮助我,而是我来使用你!”机器人被小学生揭去了罩在身上的神秘的面纱,恍然大悟地说:“喔,原来如此:我和计算机都不过是按照人指定的程序动作办事,怪不得我只能是主人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自己六神无主地唯命是从!”“哈哈,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我相信依靠我自己不断地努力思考,是能把算术题全计算出来的,将来也能发明创造新的机器人和计算机的。”小学生放大了嗓门说话,但是很有礼貌地一字一顿地说:“亲爱的机器人,再会吧!”

小朋友们应该欢迎人家帮助,也接受人家帮助——真诚友谊的帮助,可要让对方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来启发自己,帮助自己,最后仍要靠自己的力量排除障碍,克服困难的。要不,帮助反而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和不良的惰性。”这位小学生虽小,却能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自己思考,这很值得孩子们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无知,得不出结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也得不出结论,讲的其实就是思维的意义所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并不仅是老师的事情,家长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几乎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思维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多加利用。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犹太家长是这样做的:

一、让孩子处在问题情景之中。思维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接着便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会积极活动。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遇到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答案,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一两岁以后,就不像以前那么爱向家长提问题了,这时家长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二、利用想像打开思路。想像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为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因此,要善于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猜想来打开思路。牛顿从树上掉苹果而产生想像,进而研究出万有引力定律。某物理学家在评论爱因斯坦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想像力给他的激励。”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想像的重要性。要孩子发挥想像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随时随地的启发。比如,当看到自己车圆圆的轮子时,可以让孩子想像一下圆的轮子还可以用在什么上面。随便你提出什么需要想像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大大出乎你的预料,这个时候千万别嘲笑孩子的创意,打击他的积极性!

三、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维灵活而敏捷。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他因制定了元素周期表而对化学研究的发展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他不仅仅是懂化学,还对物理、气象等科学领域都有涉猎,才能制定出元素周期表。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家长要给孩子多买一些动画书、卡片等,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动脑筋的故事,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

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甚至有时候孩子还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时,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必然依赖家长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应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提高而且产生新的动力。

五、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问题、归纳问题,需要推理,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