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
10595500000062

第62章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

“原文”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注释”羁锁:束缚。夷犹:留连,犹豫迟疑不前。

“大意”人的身心如果被物欲所束缚,就会觉得生命可悲;人如果能悠闲自得地陶冶性情,便会觉得人生有了很多乐趣。意识到追求物欲的悲哀,庸俗的欲念就会立即消失;能够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则圣洁的境界自然到来。

知道“羁锁于物欲”的可哀,当然会马上消除自己的物欲。倘若认为“羁锁于物欲”并不可哀,那又该如何呢?物欲是个复杂的事物,既有生理的层面,又有心理的层面,而且究竟什么样的物欲,以及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羁锁”,就更是难以确定。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物欲而觉得“生之可哀”。只要不超越法律和道德,那么,物欲就应该是合适的,而合适的物欲并不会妨碍我们陶冶性情。关键是要做到“欲而不贪”,凡事一贪,麻烦就来了。

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人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绑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伸出来。猴子闻香而来,将自己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其实,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是猴子被自己的执著所俘虏。只需将手中的食物放开,就能够把手缩回来,可是猴子却做不到。

我们人也一样,心中的贪欲使我们拿得起却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著,使我们一直受缚。其实,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在欲望面前适当地张开我们的双手,放下无谓的执著,就能逍遥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