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得失寸心知
10594000000030

第30章 珠宝:珠宝再珍贵,还会比你的心更珍贵?

菩提达摩未出家叫菩提多罗,他有两个哥哥。有一次,般若多罗指着一堆珠宝对达摩三兄弟问道:“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

大哥月净多罗回答道:“没有!这些珠宝乃我们王者之家最为珍贵的,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这些宝物了。”

二哥功德多罗也回答道:“我没有见过世上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

惟有老三菩提多罗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我不认为两位哥哥的话说得对,这些珠宝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两位兄长齐声责问道:“为什么这些珠宝没有价值,有价值的宝物是什么?”

菩提多罗说道:“因为这些珠宝自身不能认知自己的价值,必须假以人们的智能去分辨,否则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而佛陀说的佛法真理才是法宝。法宝是由人们的般若所发挥出来的智能,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区分各种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善恶诸法。所以在各种宝物中,最尊贵的应该是无上的真理法宝。”

般若多罗对菩提达摩的回答十分满意。

禅思一点通

不论多么珍贵的珠宝,在禅修者来看,只能勾起贪欲,变成修行的障碍。安于贫困,反而能够法喜充满,终日乐道。

古印度的阿育王是第一个实现国家大一统的帝王,他将东、西、南、北、中五印度统一起来。他的一个弟弟早年出家为僧,并且已经证得了圣果。阿育王十分高兴,将弟弟接回皇宫,供养最精美的饮食,最华丽的袈裟,最舒服的卧室,最周到的服侍。

然而,弟弟却整天闷闷不乐。阿育王实在想不出原因,就询问弟弟。弟弟说:“我本来居住在寂静的林中,清心寡欲,自在得如水中鱼,自由得像空中鸟。为什么你偏偏要将我困在这豪华牢笼之中?要知道,对于鱼与鸟来说,就算是铺满珍宝的鱼缸,金银编织的茏子,也是禁锢它们的牢狱啊!同样,世间的财宝、美色、名声、佳肴、安乐窝,就是禅者的牢狱,修行的障碍。必须舍弃这五欲,我们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

弟弟又说:“我已经解脱了人间的桎梏,以禅悦为食,以法喜为乐,终日与万籁同呼吸,与山川共安眠,一席蒲团涵盖山河大地,一只斗笠尽收日月星辰。因此,再次被你强行拉入世间的泥沼,我怎能不愁云满面呢?”于是,阿育王不再坚持己见,一任弟弟安贫乐道,隐遁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