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调养宜忌
10593200000038

第38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拔罐治疗宜忌

拔罐是中医数千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腰部拔罐具有安全、方便,治病快捷的特点,且治疗效果明显,无痛苦,无毒副作用。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二是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三是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1.腰椎间盘突出症火罐点火方法

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

(1)投火法 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烧完,迅速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这样纸条未燃的一端向下,可避免烫伤皮肤。

(2)闪火法 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捏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闪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在皮肤上。

2.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宜用走罐疗法

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腰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腰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宜用留罐疗法

留罐疗法拔罐法的一种。亦称坐罐法。指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部位上。一般留置10~15分钟为度。镇痛效果较好。但夏季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腰椎间盘突出症留罐操作部位主要是腰部压痛点或腰部阳性反应物。操作方法为在局部拨火罐l~2只,以罐下皮肤紫红为度日1次,l0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3日。此法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腰椎间盘突出症宜用药罐疗法

药罐疗法是将竹罐投入药汤内加热,排除罐内空气,使竹罐紧紧地吸附在患者体表穴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源于拔罐法,可分为火罐法与水罐法两大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水罐法的基础上加入中草药,使竹罐与药汤同煮,取出拔在有关腧穴上,用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形成了本疗法。具体操作以腰部压痛点、命门、肾俞为主穴。将不同口径的竹管加工后放在煮沸的药水锅内2~3分钟后,取出并甩净,迅速放置在选定的部位上,牢固吸住皮肤,7~8分钟后取下,局部皮肤即出现充血或淤血。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此法具有舒筋活血的功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辅助冶疗作用。

药水用:艾叶10克,杜仲10克,防风10克,麻黄10克,木瓜10克,辣椒10克,土鳖虫10克,羌活10克,苍术10克,独活10克,苏木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透骨草10克,千年健10克,海桐皮l0克,乳香5克,没药5克,布包裹后水煎制成。

特别提醒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拔罐疗法,一是要注意体位选择,患者宜采用俯卧位,要体位舒适,应根据不同的人腰部部位的大小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二是要注意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有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三是要注意在拔罐过程中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