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郾因人而异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虽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患者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进行运动锻炼,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选择运动项目时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大小、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血糖控制水平、药物治疗情况以及锻炼场所等条件,但对任何一位患者来说,都以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为宜。
首先,患者应注意运动的方式及适宜的运动量,如剧烈的体育锻炼,过长的锻炼时间以及过度伸屈或倒立性运动就不适合老年或有较重并发症的患者,否则有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和眼底出血等情况的发生。而年纪较轻,又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果仅采用短时间的散步,或是站立不动的气功,则很难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其次,主张选择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如做操、打拳、慢跑、较长时间的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特别是跳交谊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或鼓点,既能锻炼全身,运动量适宜,又令人感到很有兴趣,有利于长期坚持,是一类很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采用的运动方式。
糖尿病患者在下列情况下不能进行体育运动锻炼:
(1)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2)合并严重肾并发症,运动时会增加蛋白尿,加重肾病的发展,不宜参加运动。
(3)伴有严重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因为运动会使血压暂时升高和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这些患者不宜参加运动。平时活动也应注意,不可过量。
(4)重型糖尿病患者,在清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不要进行体育锻炼,以防发生酮症酸中毒。
(5)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胰岛素发挥作用最强的时刻,如上午11时不要进行体育锻炼,以防发生低血糖。
(6)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以前也要避免体育活动,以防低血糖发生。
(7)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运动量过大会加重眼底病变,增加眼底出血的机会。
2.郾量力而行
运动量不能用运动时间来衡量,因为运动项目的不同,达到运动量的时间也不相同。运动量用心率计算是比较简单而实用的。一般可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数脉搏,可以数15秒钟,然后乘以4便得出每分钟心率。运动中的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85%)的范围之内,即可认为是运动量比较合适。比如一个60岁的人,他或她的运动后心率范围=(220——60)×(60%~85%)=96~136次/分钟比较适宜。也有人主张用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用(170——年龄)作为运动中适宜的平均心率,60岁的人平均心率应在每分钟110次上下。
运动量的选择:
(1)以减肥为目的:坚持每日上下楼梯(或中速跑步)60~90分钟,或以普通速度步行2~3小时。
(2)以降低血糖为目的:将每天摄入能量10%~15%左右列为运动中消耗。举例:50公斤的成人20分钟运动,上下楼梯(或中速跑步)消耗100大卡,普通速度步行消耗50大卡,游泳消耗200大卡。
(3)达到安全运动强度:即运动中最大脉率的60%。简易计算法:170——年龄。
(4)以代谢控制指标衡量:定期复查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到理想控制为佳。
3.郾循序渐进
运动时要遵守三部曲:
(1)运动前热身:正式运动前先做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这样可以使肌肉先活动起来,避免运动时肌肉拉伤。例如,在跑步或快走前先缓缓地伸腰、踢腿,然后慢走10分钟左右,再逐渐加快步伐,使心率达到要求频率。
(2)逐渐增加运动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因此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小血管扩张,从而保证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一般情况下应保持运动20~30分钟。但当你刚刚开始运动计划时,可以先保持运动5~10分钟,然后逐渐加量,一般在1~2个月内将运动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
(3)逐渐恢复:运动即将结束时,最好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而不要突然停止。例如,当你慢跑20分钟后,再逐渐改为快走、慢走,渐渐放慢步伐,然后伸伸腰、压压腿,再坐下休息。
4.郾持之以恒
提倡持之以恒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益。因为运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如胰岛素受体数目及亲和力的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