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沈从文:湘西之蛊
10590500000003

第3章 阿普蚩尤的巫术:赶尸

拥有了辰州符与辰溪砂,便可以赶尸——沈从文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当然,这样的眼福我自然不会有,估计即便在湘西大山里从小当兵匪的沈从文也无缘见到,尽管据说在一九六三年,还有人亲眼目睹过赶尸。

猴子坪的苗族老人告诉我,赶尸源自湘西人祖先阿普蚩尤,传说阿普蚩尤当时是部落酋长,带领十多万湘西人一路征战来到陕北黄河边——那是一场恶战,持续有几个月,最终血流成河死伤无数。战争结束后阿普蚩尤望着遍地死难者伤心落泪,不知如何向家乡父老交代。这时他的军师走上来说:“远征以来,我们有多少子弟战死在沙场,如今我们即将南归,受了伤的可以带传说中的湘西赶尸回,可那些死去的弟兄我们不能丢下不管。”阿普蚩尤说:“这正是我所难过的事,你看看能不能用点法术,让弟兄们魂归湘西故里。 ”

军师想了半宿,没有办法。后半夜却在梦中得到一张辰州符咒,醒来他凭记忆记下符咒,然后祈告神灵。阿普蚩尤此时已派人将死难者擦净身体排列在山坡草地上,一身黑袍的军师在这时神秘出现,他焚烧符咒灰泡了一碗水。此时已近四更,月朗星稀,寒霜像碎银一样从天而降。军师含了一口神水,喷洒在战士们的尸体上,然后开口念道:“死难之湘西的弟兄们哪,此处非尔等安身葬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的爹娘依门在望,故乡的幺妹临窗在盼,今朝你等无须迟疑,也不必彷徨,此令如军令,赶快起,起,起,起呵,我们一起归家,归家啊,归家……”他话音刚落,那些原本僵死在地的千百具尸体,如得令出操的兵卒一样纷纷起身,在军师符咒的引领下,自动排成长长的一队,一路向南,向着家乡的方向出发……从此以后,赶尸这一古老风俗就在湘西流传下来,并成为一个收入很高的职业。而“巫”这个字也由此诞生:上一横代表天,下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就是符节,左右各有一个“人”字,就是指阿普蚩尤和他的军师。也几乎是从此开始,神巫之术开始在湘西大山里风行,像阿普蚩尤这样将客死异乡的子民带回故乡,只能借助于巫术——赶尸。当然,他们称赶尸不说赶尸,说“走脚”——那些客死的兵匪或行商,他的家人也只能借助于巫术——那么幽深的大山,那么遥远的路途,如果雇几人去抬,漫漫旅途不知要耗费多少钱财,阿普蚩尤的巫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怕腐烂,所以赶尸风俗在湘西风行了数千年。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脚”,赶尸的师傅也不会乱收徒弟,如果铁下心要加入这一行当,先要家长同意,签下字据。再面试,要挑选那些人高马大、面目既丑又凶的家伙,这样才能镇得住那些鬼。仅有这两点还不够,还要胆大包天——因为赶尸就是跟鬼打交道,到一些坡高路陡的地方,尸体没法走过去,就要赶尸人背着它走,一边走一边还得和它说话:“过山崖了,头低一点,再低点。前面要过河了,歇个脚,我重新背你——”尸体很听话地依崖而立。如果同时赶七八具尸体,它们则排成一排,以稻草连接,戴一顶黑色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辰州符的黄纸,一直遮住了整张脸。另一个赶尸人则跟在队伍后面,一路撒下辰州符,一边还敲着一面小阴锣,半天响一声,半天响一声。凡湘西人在大山里听到这样的锣响,就知道赶尸人过来了,赶紧让到路旁,并且看好自家的狗。

但是狗即便看不好也没关系,赶尸人的本领之一就是拥有哑狗功——他一发力,沿途所有的家狗野狗一律禁声、退让,因为它若扑上来厮咬,尸体是没有还手之力的。另外赶尸人还必备下坡功、过桥功、站立功,帮助尸体在各种情况下平安走过。赶尸最有本领的还是不晕功——据说最厉害的一个湘西赶尸人,他在一个打谷场上旋转了一整天,师傅阴锣一敲,说声:“停!”他立马停住,师傅冲到他面前朝东方一指:“何方?”他开口便道:“是东方。”如此厉害的赶尸人在湘西最受欢迎,据说这样的人往往还会还魂功,尸体还魂后不会再生,但是尸体会身轻如燕,让赶尸人赶起来特别轻松。

我在苗乡听到这些神奇的传说,身心仿佛坠进远古黑暗的深渊,我分明看到一些赶尸者行走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之间,他们穿一双水草鞋、一身枯叶色袈裟,腰间系一条黑腰带,背包里当然少不了那些辰州符和辰溪砂。他们昼伏夜出,像穴居时代的某种动物,或者就像蝙蝠——对,他们就是蝙蝠,在夜色降临时分出现,以巢穴为中心,在阴阳相隔的两点一线间,做着永无尽头的弧线运动。

湘西山乡至今仍保持着一派农耕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