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古今名中医治疗与养生绝技趣谈
10590200000007

第7章 名医养生经验

汉代名医的健身“五禽戏”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战乱不已,人民流离失所,各种疾病也流行泛滥。当时的名医华佗,因医术高明,许多病人不远千里前来求治,诊所门前常门庭若市。

有一天,华佗为病人治病时,因操劳过度不慎着凉感冒。华佗自知该服何药治疗,但他转而一想,能否通过扶助自身的“正气”祛除病邪呢?他决定先不服药,大胆地首先在自己身上尝试练身疗法。华佗发现诊所附近有许多白鹤在林中飞翔,于是就模仿白鹤飞翔跳跃的姿态来做全身运动,不一会身体出了一场透汗,犹如吃了治疗风寒感冒的“麻黄汤”一般,身体立即感到十分轻快,不久感冒也就不药而愈了。

华佗因此体会到,适当的身体活动是健身祛病的良药。于是他便模仿虎、鹿、熊、猿的神态与动作,与先前所练的白鹤共5种禽兽的姿势,编成“五禽戏”。华佗发现,常练虎势,能使周身肌肉、骨骼、关节功能加强,精力旺盛;练鹿势能引伸筋脉,壮腰肾,增进行走能力;练熊势能增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强壮体力;练猿势能增强肺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练鹤势能增强心脏功能,固卫祛邪。练“五禽戏”不仅要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做到心静体松,动静相兼,刚柔并济,心意引气,气贯全身,以气养神,精足气通,气足生精。华佗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常练“五禽戏”可以健身防病,走路脚腿轻灵。如感身体不适,便可“起作一禽之戏”,继而身上微微出汗,就会感觉全身轻快,食欲大增。

华佗由于长年练习“五禽戏”,身体健壮,精力旺盛,红光满面,据《后汉书》记载“时人以为仙”,即以为他是仙人在世。华佗的徒弟吴普,在华佗的指导下练习“五禽戏”,结果活了100多岁仍身体健康。

唐代名医话“小劳”养生法

唐代大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在自己悬壶济世的同时,还身体力行地按照自己的养生理论进行健身,活过了100岁。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是孙思邈的名言。他因“常欲小劳”而身心健康一生。据《唐史》记载:孙思邈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丰;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他身心勤奋,每天劳动,不是给人看病,就是上山采药。小劳使他一生充满了活力。

“小劳”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常动动、小动动、勤动动。这就是中医养生强调的“动则有益”之意。孙思邈强调“小”动,但要常动,更重要的是“欲”,就是喜欢动,养成喜欢动的习惯。这就是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现代体育学强调锻炼,重点是加强心脏功能,从而使全身营养及供氧充分(二者均需血液携带),认为锻炼最佳心率等于170减年龄。而小劳的锻炼强度虽不大,但它也有强身健体、怡情益智的功效。这是什么道理呢?近年出现的“运动痕迹”学说可予以解释。人体的肌肉、关节等“活动器官”若不动,即会“生锈”——自由基堆积、微循环不畅甚至“关闭”、代谢产物乳酸等增多,而活动则可使这些有害物减少,血循环增强。但这种功效不能持久(1~2天),若不再动,则会复原。这称为“运动痕迹”。若在这种“运动痕迹”未消失前再小劳一下,则又会再产生“运动痕迹”。由于小劳的“常”,所以有积累和叠加作用。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私人医生、著名预防医学专家肯尼思·库珀博士也指出:锻炼也可化整为零,比如,每天洗车10分钟或干其他家务10分钟也可收到一定的健身效果。小劳的特点是:①体能消耗少;②运动方式灵活;③技术要求低;④经济负担小。

孙思邈的“灯用小炷”理论(也就是小劳)如今已传遍全球。他认为生命之火不能燃烧得太旺,太旺则生命的能量很快耗尽,而保持“小炷”则会长久。这就是小劳的好处。

回想近百年的体育学也有过许多“大劳”的教训:先是强调“不吃苦无收获”,每次锻炼均累得大汗淋漓,误认为非如此不得益。后来用心率控制,仍不免运动过量。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轻体育”、“愉快运动”。目前在国际上是强调步行,且“量力而行”,这就与“小劳”接近了。中医一向认为步行是“运动之王”、“百练之祖”。每天1小时步行不但可“走出健康”,还可“走掉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让我们多动动、常动动,养成喜欢“小劳”的好习惯。

金元名医的养生之道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生于公元1180年,卒于公元1261年。他是金元时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因世居东垣地区,故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医术高明,是金元中医四大家之一。他总结了一套养生方法,其中《远欲》之说,巧妙地运用比喻方法,述说养生之道,对世人很有借鉴意义。

李东垣文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取之轻而弃之重耶!”意思是说,名利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近一些呢?当然是身体更亲近,因为名利乃身外物,身体乃自己之所有;身体与财物相比,谁更多一些呢?当然是财物更多,身体只有一个,财物没有数限。如果一个人用名贵的隋侯之珠去弹射几千尺以外的雀鸟,那必然会遭到世人的耻笑。同样,如果一个人不顾自己的身体而一味地去追求名利财物,那岂不是取之轻而弃之重啊!这就像舍弃名贵的珍珠去换取一只麻雀那样令人可笑。

天地生万物,唯人最为贵。东垣老人一生自我珍重,行为端正,品德高尚,不与邪辟相染,从不追求名利。他在《远欲》中说:“残躯六十有五,耳目半失于视听,百脉沸腾而烦心,身如众脉漂流,瞑目则魂如浪去,神气衰于前日,饮食失于晨时,但应于人事,病皆弥甚,以己之所有,岂止隋侯之珠哉!”东垣以自己的体验告诫人们,养生之重要,应当像爱惜隋侯之珠那样珍重自己。

如何珍重生命?东垣老人在《远欲》中说,安于清淡的饮食,减少思虑,节制嗜欲,少说废话以养元气;不过于疲劳以养形体;清虚宁静以维护精神。生死得失的心理一消除,血气自然会调和。正气存内,病邪便无隙可乘,疾病就不会发生或加重。坚持这样做,才符合养生之道,就可以得到健康生活的真正乐趣。清心寡欲,少作妄劳,乃养生的基本要求。此理要为众人所了解,真正难的是始终如一地去遵循这一原则,身体力行,就可获得真正的养生效果。

明代外科专家的“千里健步散”

明代东海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人陈实功,是我国著名外科专家,生于1555年,卒于1636年,活了81岁,从事医疗实践60余年。在明代人寿命较短的情况下,的确是老寿星了,这亦是他修身养生有道的结果。

在陈实功看来,“德为福寿之本”,如果不注重道德修养,既不能延寿,也不能得福。所以养生必须注重道德修养。

现代医学专家研究认为,人的衰老常常是从腿部开始的,而陈实功早在400年前就重视腿筋骨的健壮对全身的影响,并亲自研制了“千里健步散”。其法是取中药细辛、防风、白芷、草乌各等分研为极细粉末,平日密封于瓷瓶内。长途跋涉者,可取粉末少许散于鞋内,不但可除湿祛臭,又能使两足轻捷、不易疲乏,还可防双足磨擦生泡、脚跟疼痛。

陈实功擅长养生强身,防患于未然。他说:“毋摇尔精,毋劳尔形,皈心静默,可以长生。此皆远世俗、忘名利、无贪嗔、却疾病。”他强调人要控制七情六欲:“七情六欲者盗人元气之贼,人能疏于此者无不多安多寿,人若亲于此者无不有损有伤。”陈实功重视日常调理的重要:“凡人无病时,不善调理而致生百病,况既病之后,若不加调摄,百病岂能得愈乎?”这些话至今仍是很好的养生保健之道。

陈实功善用饮食方法调理治疗疾病。他取党参、白术、莲子、白扁豆、茯苓、薏苡仁等八味中药加入大米粉中,制成“八珍糕”,对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都有很好的疗效。据文献资料记载,清代皇宫中即常以陈实功的配方精制“八珍糕”供帝妃食用。

明代名医的养生论点

明代著名中医学家张景岳十分注重养生。他在医学著作《景岳全书》中提出以下养生论点。

1.寿夭与先天、后天有关。人的体质好坏,固然与先天的身体素质有关,但是后天的摄养更加重要,所以人是否能达到寿命的自然终结,或者是中途夭折,不仅取决于先天,更在于后天。

2.治形必以精血为先。对人体脏腑功能的调理,以及对人体精神状态的调适,首先要从补益肾精和养血安神做起。

3.中年应开始抗衰老。人到中年,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可是这时人们容易忽视对身体的保养,造成对体能的透支,所以养生保健应从中年就开始做起。

4.虚静以养心神。长期处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过度的声色刺激会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应保持心灵的恬静淡泊,从而调养心神。

5.勿困于色、酒、财、功名、庸医之中。对欲望的过度追求,过度劳累,不仅会使人的关节四肢受到损伤,而且还会伤心神,造成身心俱疲,所以养生应顺应自然。

明代养生家的养生二法

龚廷贤字子才,号运林,江西金溪人,明代名医、养生家,一生访师治学,研讨医术,著有《种杏仙方》、《万病回春》等书,有医林状元誉称。享年97岁,是医界寿星。

龚廷贤医术高明,尤重视养生保健。他倡导的养生法:一是保护元气;二是呼吸静功。

保护元气。龚氏认为:养生的重要一点,就是要除去致病原因。“凡事太烦则伤神,饥而言多则伤气,纵欲相思则伤精,久视郁怒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此五劳七伤之属也。”他为此写了一首养生口诀:“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以此作为养生的座右铭。

呼吸静功。龚氏认为呼吸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非常重要。著有呼吸静功养生法。每日子午卯酉时,于静室中,厚褥铺于榻上,盘腿打坐,瞑目内视,以棉塞耳,心绝念虑,以意随呼吸,一往一来,上下于心肾之间,忽急忽徐,任其自然。坐一炷香后,觉得口鼻之气不粗,渐渐和柔,然后缓缓伸脚开目,去耳塞,下榻散步,但不可劳恼以损静功。每日专心依法行之,两个月后会自觉功效。

清代名医的养生学说

叶天士(1667~1746年)是清代著名医学家,苏州人,医学造诣极深,尤擅治外感热症,是中医温病学派的创始者。他14岁学医,成年后医术更臻成熟,医名更盛,老年更是得到万民仰慕。

叶天士是一位深悟养生之道的医学保健专家,认为许多人为何容易生病,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不会保养自己,对于体质虚弱或患老年病的老人尤应注意,归纳起来,要掌握12个字,即“重脾胃,忌燥腻,护正气,审体质”。主张年老之人“急护真阳为主”、“高年不敢过清过消,保真为要”,提醒真气不可妄泄,“老年人要慎用猛峻之药”。

叶天士对老年养生防老,有许多高明的见解,他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养生学说,认为老年人要想学会养生,必须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

1.节制饮食。他提倡“老年饮食当薄味静调,力戒酒肉厚味”,“饮酒聚酒,太阴脾阳受伤,痰湿于体内堆积而易患痰火、中风之疾”。按现代医学解释,慎滋腻、戒烟酒,对防止罹患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及恶性肿瘤,都有积极意义。

2.慎处寒温。气候变化时节,老年人生病就会多起来,故“顺天之气,是老年调理之法”,要“加意于寒暄保摄”,应特别提防暴热暴寒的天气,最好在气温变化前就做到“预宜持护”,以防患于未然。

3.力戒躁怒。许多患者是由于七情内伤等精神因素引发疾病的,长期忧郁、嗔怒,造成精神失常,故“务宜怡悦开怀”。对老年疾病中的肝气郁积、肝风动火、肝胃不和者,则晓以利害,劝其“速戒恼怒,安闲自在,诚治斯疾之良图”,“有年最宜开怀,唯怡悦开爽是为良策”。

4.谨防劳累。老年人积劳内伤者甚多,故有因劳累过度而吐血盈盈。他力主“节劳”,要人们按照《黄帝内经》中的教诲去做“形劳而不倦”,选择一些动而不疲、劳而不倦的劳动方式,以避免“过劳伤气,积劳伤脾,劳神伤心”。

5.节欲保精。他规劝那些体虚力衰的老年人,应“远房帏,独居静室”,务必珍惜肾精,还引用《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以示警戒。

6.适当活动。老年人要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并持之以恒,其锻炼方法则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体质和体力,亦不可强自为之。他认为动静结合的传统气功保健防老优于药物,言及“所用之功,经年按法,使阴阳交,而生生自振,徒求诸多医药,恐未必当”。

7.五谷健体。食物疗法是叶天士医术之一大特色,力主五谷为养,擅长用五谷杂粮、瓜果蔬菜配合药物治病,常收奇效。他治病的原则是尽量少用药,食药相济,互为依补。叶天士高龄时仍能为患者诊治疾病,精力不衰,他宝贵的老年养生经验,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110多岁老中医的养生四要点

罗明山是四川省绵竹县有名的老中医,他在114岁时仍然身体健康,能为人诊病疗疾。可见,这位年逾百岁的老中医,高寿有术,智力不衰,非同一般。

罗老先生总结了养生的四大要点:即勤动、节食、惜精、畅怀。并说:“所贵者,持之以恒也。”罗老先生通晓养生之术,不愧为当代中医界的佼佼者,也是中医养生的典范。

勤动。罗老平时喜欢劳动和锻炼,他总是黎明起床,洒扫庭院,活动筋骨。他常对人说:“水腐因不流,生命恒于动,要想长生,动骨运筋。”

节食。罗老喜欢饮食清淡,从不饱食。他大半辈子都是以玉米为主食,一年到头,青菜、萝卜不断。他说:“要得一身安,清淡赛灵丹,常吃萝卜和青菜,一身轻松又愉快。”又说:“若是顿顿吃肉,心胃必定难受。”

惜精。罗老主张:“青壮年常节欲,年纪老宜分居。”并告诫人们:“肾精人之宝,不可轻放跑;惜精即惜命,精固人难老。”

畅怀。罗老喜欢说说笑笑,他常说:“笑逐颜开,青春常在”,“知足常乐,常乐安康”。

罗老先生说:“古称彭祖养生有术,故寿高八百。八百虽无凭,养生却有道。欲得长生,必究养生。”

百岁老中医的养生九法

黑龙江省百岁名中医韩百灵教授行医80载,一直致力于中医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其独特的建树,精湛的医术,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韩老身体十分硬朗,除听力、视力略有减退外,生活能够自理,这与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保健是密不可分的。

韩百灵认为,保养方式欠佳是诱发疾病和缩短寿命的根本原因,人们欲延年益寿,首先应在疾病预防上下功夫。

韩百灵老人将自己在养生方面的实践和体会总结为如下9条:

饮食有节。韩老饮食上主张一饭一菜,食物专一,不可贪杂,随时调剂,并且不求过饱,以免雍滞肠胃,提倡清淡饮食,多吃鱼类,少饮酒水。

劳逸结合。过劳则伤气损血,过逸则滞气涩血。因此,平素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气血充沛,使气血运行无阻而体健身强。

注意情绪的调节。情绪是调节人的精神面貌、思维活动的主要因素。如情绪调和、精神振奋,则不致发生情志病变;若积私愤怒、情志失调,则会伤及五脏而为病患。因而,要有坚定的信念,广阔的胸怀和无私的情操,要提高文化修养。

注重环境的变换。生存环境对人的心情亦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养一些花草、鱼类等,也可以通过调整房间陈设摆放的位置来调节心情,时时产生新鲜感。

保持思维灵活。人的大脑如同机械,用之才能灵活,不用则易生锈,大脑久而不用则思维迟钝。

注重眼部的保养。利用春秋之季,每天早晚到室外望远、看近,并在休息时闭目使眼球上下左右转动,大约10分钟即可。这有利于气血通畅而使眼不花,如已花者亦可减轻。

调整呼吸。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室外深深吸入外界的清气,缓缓呼出体内的浊气,约10分钟为止。这对增强肺功能,防止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发生都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注意气候的变化。冷热是调节人体各器官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寒热失调、阴阳不和,则产生偏寒偏热之病,因此要时刻注意寒暑之变,以防外邪侵袭。

适当运动。工作之余适当进行肢体活动,有利于气血运行,使关节滑利而动作不衰。

97岁老中医的长寿“三秘诀”

年已97岁高龄的杨定远先生,1912年6月出生在钟祥市城关一个中医世家,如今已相传5代。他读书到20岁,便悬壶济世。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了一名公职医生。其供职医院,都在钟祥城郊区,离家近则4公里,远则8公里,都是步行上下班,长期步行起到了健身强体的作用。

杨老生养了6个孩子,2女4男,妻子无业,他一人担负起了全家8口人的生活担子。为了照顾家庭,又不误工作,他差不多天天往返于诊所与家庭。那时交通不便,他又无力买车代步。就这样,天刚亮从家出发,下了班,摸黑往家赶。年年月月,经受着酷暑骄阳,雨雪风霜,从中年走到花甲,从花甲走到年近古稀。

这27年的走路习惯,一直延续着,在退休后的岁月里,也没有改变。直到现在,杨老每天还坚持走20多里路。半个多世纪,他走出了一双铁脚板,走出了一副好身板。前27年,他为工作为生活而走,后27年,他为健康为生命质量而走。

这就是杨定远老先生长寿的秘诀之一。而他的秘诀之二,则是酷爱书法。

他小时候读书,使用的是毛笔,当医生,开处方,也是毛笔。退休了,他仍然坚持写小楷,又习中楷,写大字,正行草隶篆都练,每天约习2小时。他以书法为乐,以习书养性。如此动以修身,静以养性。安得不长寿不健康?

杨老先生长寿健康秘诀之三是饮食养生之道。他是医家,深深懂得日常饮食科学养生之道。

他喜欢食用蜂蜜,还喜欢吃核桃、芝麻、花生。他说核桃补肾补脑有益眼睛,芝麻、花生润肠。他自己动手把这些食品炒熟、碾碎、混合一起,放在稀饭、汤圆里吃。他还喜欢吃红苕、香蕉、梨子、苹果。

一生几乎无病的杨定远老先生的长寿健康之道,还有不少。比如不沾烟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常哼唱京剧以利肺,常在太阳下活动以壮骨,等等。

谈起杨老先生,大儿子说:“心宽增寿,我爸就是这样的人。”杨老先生的儿媳妇说:“爸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天大的事,到他那儿像没事儿一样。”

杨老先生自称他的养生之道,是受明末清初温病学家吴鞠通的一首诗的启示:

世人欲说卫生道,

喜乐有常嗔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清,

顺理修身去烦恼。

老中医教授的日常养生经

翁维健先生是中医教授、著名保健专家,他虽然年届古稀,满头银发,但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翁维健教授从事保健工作20年,从“吃、拉、睡、行”中,总结出一套养生经验:“要想长寿,肠胃得清;不偏食、不怪食、吃杂食”。要吃得杂,每天至少吃30种以上的各种食物,并且要认真地吃早餐;每天要有足够的大便量,最好能有2次,为此要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及多喝开水,每天至少要喝普通水杯8杯开水;老年人早睡早起,睡眠时间零零星星,应顺其自然,犯困了可随时睡一觉;尿的那一刻要咬紧牙齿,不要出声,可使牙齿坚固,只要长期坚持,排尿不畅等困扰也会得以缓解甚至消失;人老先老脚,脚底有20多个穴道,要经常刺激,每天行走1小时是一个好方法。不管季节如何,都要坚持睡前热水烫脚15分钟,可将中药大黄1两切碎,用纱布包好,煮15分钟后,用此水洗脚,具有消炎、杀菌、活血化瘀的作用。

他还说:养生宜早不宜晚。人的衰老早在老年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养生益寿活动应及早从生活多方面进行,而饮食因素是人体养生的物质基础。

全国名老中医的健身“腰腿功”

全国名老中医宋祚民已80多岁,在数十年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养生方法。宋老认为,养生应包括精神养生和身体养生。

精神养生,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强调的是恬淡虚无,这是一种减弱自我意识、无欲无求的状态,简单讲就是无我、忘我。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活动才是最自然、最健康的。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学会放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在物质享受方面,要“知足者常乐”。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忘我”,把帮助别人做点事情当作一种快乐,那么,他一定能够长寿。

身体养生是通过调节饮食、起居、情绪、运动,来强化人体的健康状况,以达到长寿的目的。以下几个身体养生原则是宋老一直坚持的。

饮食:一好一饱一少。早晨吃好,因为宋老上午常要出门诊,所以,早饭一般喝一小碗牛奶或米粥,吃一个鸡蛋,一块馒头或点心。中午是正餐要吃饱,菜以蔬菜为主,肉吃得少;主食喜吃面食,粗细粮搭配。晚饭吃少,一般只喝粥,很少吃主食。

起居:早睡早起,重视“子午觉”。子,指子时(夜间11点至1点);午,指午时(白天11点至1点)。古人认为,这个时间是阴阳盛衰之时,人应该入静,以适应自然界的这个变化。尤其是子时入静,更为重要,所以熬夜对身体损害较大。

睡前做功课:揉腹运动。在临睡时及起床前,宋老经常做揉腹运动。方法是:平卧,全身放松,以左手心按腹部,右手叠于左手背上,逆时针旋转64周,然后顺时针旋转64周,再自胸部向腹部,自上向下,推按64下。用力宜轻柔,将力透于皮肤之下,又不可用力太大。一般在每日睡前做,当身体不适时,每日在晨起和睡前各做一次。

运动:要坚持不懈。宋老十分重视晨练。老年人一般多有腰疼、腿疼、行走不便。宋老每日出门诊,一坐就是半天,下肢活动较少。所以,在晨练时多做抬腿、踢腿、转膝、弯腰等运动,宋老称之为“腰腿功”。一般每天早上做半小时左右,以达到运转周身血脉、疏通经络、强筋壮骨的目的。晨练后,宋老一般还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扫地、洗洗衣服。朱熹有句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既活动手脚、身体,也为家里做点事情,更重要的是能协调家庭人际关系,何乐而不为。

腰腿功的练法如下:

准备姿势:身体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前方。

1.抬脚运动:右脚向上提起8~16次,然后左脚提起8~16次,每次提脚时先吸气,落脚时呼气,要匀缓不出声。

2.旋转膝:上体前屈,双手同时扶膝,两膝弯曲,同时按顺时针自右向左旋转8~16次,再自左向右同样旋转。

3.踢蹬运动:两脚交替向前,踢脚各16次,踢时脚趾下抠,落脚时放平。

4.踢腿运动:两腿交替向上,高踢腿各16次。

5.提腿运动:先抬右腿8~16次,后抬左腿8~16次。

6.屈腰运动:两手指交叉,手掌向前缓慢屈腰,手向脚部下伸,以挨脚为度,8~16次。

以上运动初做时,要适度不要勉强,日久则能自如。

90岁高龄老中医的养生心得

神采奕奕的名中医朱松毅已逾90岁高龄,头发如银、天庭饱满、面色红润、气宇轩昂,高大挺拔的身材,洪亮的嗓音,沪语中带有无锡乡音。椭圆脸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令人感到和蔼亲切,有长者之风。

朱老养生颇有心得。他说:对自己的疾病和身体状况要保持清醒认识,有什么病就针对性地加以治疗,不能养痈遗患,造成严重后果。他患有高脂血症,用“舒降脂”进行治疗。开始还有效,但时间一长疗效降低,最后失去疗效。他认为,服药未必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必须严格控制饮食,管好自己的嘴。于是他不吃肥肉已经40年,只吃高蛋白的精肉,经过努力,意志战胜疾病,他的血脂已恢复正常,并控制在正常范围。

他发现自己心律不齐,患有慢性冠心病。为此他的治疗措施是,坚决戒除早年延续下来饮酒抽烟的习惯,后来连同辣味刺激性食物也一律戒除。

关于进补,朱老讲了一个故事。多年前,朋友送他两盒保健品,说明书讲该保健品具有降压、降血脂、保护健康的功效。为了验证实际功效如何,在进服前先测定了自己的血压、血脂,然后开始服用,一直到8瓶保健品服完,再去测定自己的血压、甘油三酯,结果发现,血压和血脂的指数反而比进补之前更高,说明该保健品有夸大功效、虚假宣传之嫌。经过这次教训以后,朱老就不再信任保健品。

他唯一信任并坚持服用到如今的是西洋参,他的服法是:切片,平时泡茶饮。为了解决老人退行性病变、心脑血管硬化问题,他经过比较,认为大多数西药都有较多的副作用,唯有银杏片胶囊的功效最为安全可靠,宜于长期服用,故从未间断。

其次,朱老的养生特点是生活有规律,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不上班时则7点钟必定起床,晚上10点钟上床就寝。晚上看看电视节目,一到10点钟就坚决地停止收看。就寝后,一般只起床小便1次或2次,就可以安然睡到第二天清晨。由于就寝早,睡眠好,故即使除夕夜,爆竹齐鸣,也不能将他从熟睡中惊醒。一般老年人多有前列腺增生,而他无此疾病,小便通畅无碍,无分叉,无淋漓滴沥,为此他颇感自豪。

平时饮食:一日三餐,每餐约吃2两。早上麦片、豆奶,加蛋白素。冬令加黑芝麻、核桃肉,再吃一个菜包子。中餐和晚餐,吃时令蔬菜,荤菜吃河里鱼虾多于吃猪肉类动物肉。只吃精肉,不吃肥肉,不吃脂肪。

全国名老中医话“三养”

全国名老中医吉良辰已年逾80,身板笔直硬朗,双目炯炯有神。说话底气十足的吉老,总结了他一生“悟”出来的养生之道和健身秘诀:食养、药养和气养。

第一是“食养”。吉老说,“食养”不单是指营养,要“饮食有节”,要“少吃一口”。中国汉字的“命”字就是让人节省这一口,因为好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疔”,“食勿过饱”,都是先人的名言。

第二是“药养”。中医药学所说的药,包括药材、饮片、成药3个内容,其中大多与食有关,“食药同源”。从粮食到果实,从蔬菜到种子,从树叶到根茎,从皮肉到筋骨,很多既是药又是食,如薏苡仁、百合、梨、藕、桂圆、羊肉、葱、姜、大枣、山药、酒、醋、鸡蛋、海参、鲍鱼等等。《伤寒杂病论》中的第一个方子桂枝汤,5味药就有4味是厨房用的。但总的原则以平为贵,以中和为本,平则不病。用食是调摄,用药亦是调养,要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不能贪多,不能滥补,要补得其所,过饱伤身心,妄补亦伤身。所以吃喝要适度,要有节制。

第三是“气养”。一是指练功行气,“正气内存”就是要养真气。二是避免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干扰。

食、药、气“三养”是符合中、和、通、神、气、行的思想的,不能太过、不及,使得生命活动有序,这就是生命运动中和、调摄的好办法。

吉老最后介绍了几项简单易行的保健功法:鼓嗽吞津,敲打三关(百会、风池、太阳),点按劳宫,揉摩神阙,热浸涌泉。

老中医话“降压经”

70多岁的老中医阮国治,退休前发现患有高血压,但身体强壮的他没放在心上,结果在2002年突发心绞痛。7年多来,他改变生活方式,把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冠心病再也没有发作过。他的降血压经验有以下4点:

1.测量血压一天3次。阮老自从发病后,买了血压计,每天早晨、午睡后、晚上定时让老伴给他测量血压,并且把血压情况画成表格。每半个月,把血压记录拿给医生。在观测3个月血压变化后,专科医生为其确定了服药时间和种类,阮老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如今他的血压再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2.吃白菜帮子对付便秘。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讲,保持大小便通畅非常重要,而白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可以解渴利尿、润肠通便。许多人吃白菜都喜欢吃叶子,而阮老却常吃白菜帮子,因为白菜帮子中粗纤维含量更多。

3.根据时令穿衣服。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讲,保暖很重要,因为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是在秋冬季发作。阮老的保暖经验是,穿衣要跟着24节气走,秋冬季穿衣要提前一个时令,春夏时要拖后一个时令。

4.晨起叩耳梳头3次。阮老还自创了老年健身操,每天早晨起床后做3次:身体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叩在耳朵上,双手同时按压耳朵。中医认为耳朵的形状就像一个头朝下脚朝上的倒着的胎儿,它上面的穴位与全身五脏六腑的全部器官都有对应。

此外,阮老还喜欢用牛角梳梳头来按摩“百会穴”,从而起到健脑提神、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的作用。

年近百岁的老教授话《黄帝内经》与养生

“我打算100岁还上班。”当杨友鹤教授笑眯眯地说这话时,你别惊讶。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今年98岁的他至今仍在医院坐诊,每周两次。

杨教授有什么长寿秘诀,活得如此精神呢?

说到养生,杨教授引用了一段《黄帝内经》里的话。大意是,黄帝问他的老师岐伯:上古的人为什么能活100岁而不见衰老?岐伯说,那是因为他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啊。杨教授说自己的养生秘诀主要来自这里。

杨教授吃饭很有节制,早上一碗牛奶,一个鸡蛋,一块绿豆糕。作为洛阳人,他中午爱喝浆面条,吃烙饼卷菜,还经常吃两块红烧肉或卤肉。晚上吃小米或大米熬的稀饭,里面有大枣、梨、山药。

杨教授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8点钟睡觉,午饭后要百步走,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主要的锻炼是早上做“八段锦”。具体动作是,站起直立,两手掌心向外向上托起,然后弯腰,像打捞东西一样双手下捞,这叫“托天捞地”,可以帮助消化;双手叉腰,脖子和腰部一起左右扭动,这叫“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

杨教授说:“不妄做劳”对于他这样年纪的人来说,主要是没有非分之想,脑子不装别的,除了上班,就是看报关心国家大事。

在养生方面,杨教授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自身的免疫功能好,病邪就不容易入侵。他家里备有一种叫“三解汤”的茶,里面有生绿豆50粒(捣碎),毛尖茶8克,冰糖15克。将绿豆(捣碎)带皮同茶叶、冰糖共合一杯,开水冲后加盖,约10分钟后代茶饮用。

杨教授说,生绿豆具有清肺热及解毒作用,茶叶可提神助消化,冰糖调和脾胃,可协同绿豆共奏清热之功。对于感冒初期咽喉疼痛,或因内热出现咽喉干痛、轻咳等均有良效,可作为保健茶长期服用。

一位主任中医师的养生经

中医主任医师穆云汉的养生经验可概括为以下5点:

1.节饮食。在饮食方面,一日三餐以汤菜为主。食品不在珍贵,喜吃蔬菜及薯类,夏季更喜清淡食物。喜吃的蔬菜有山药、藕、萝卜、白菜、芹菜、菠菜、豆芽菜、豆制品,还有蛋类、瘦肉等。对于葱、蒜、姜、椒等辛辣食物,一概不吃。

2.慎风寒。关于衣着,要根据每天气候冷热增减,绝不冒寒热。“春捂秋冻”是适应自然变化的衣着规律。另外,穿衣要朴素大方,宽松舒适,不尚华贵。

3.惜精神。日常生活中,愤怒之事不可避免。化解的办法,就是要以谦让为上。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穆老常用两点论以解不顺心的事情:平时喜欢与老年人谈心,或与晚辈幼儿谈天说地,享受童心之乐。

4.警贪妄。人不可有过高的欲望。只有知足常乐,才能颐养天年。前人曾说过这样的话:酒色财气四个关,要想长寿难上难。就是说要想延年益寿,必须节制人的欲望。

5.多活动。穆老每日天亮即起,到室外活动一小时左右,活动项目是按自编的健身操进行锻炼,内容有太极拳、八段锦、强壮功、踢毽等。每个动作都要意念集中,柔缓对称。睡前则做下肢按摩,以利入眠。

全国名老中医话食粥养生

全国名老中医王嘉麟老大夫已80多岁,他13年前患了冠心病,三天两头就要住院,但十几年后却是精神矍铄、面色红润。问王老有什么秘诀,老人家笑着道出了食粥保健康的养生之道。

13年来,王老每天早晨5点多钟起床,将百合、枸杞子、银耳、山药、核桃、花生米、麦片、玉米面等共煮为粥,制成后再加上1~2匙蜂蜜。

每天早饭吃一大碗药粥,然后再吃一个鸡蛋。天天如此,十几年如一日。一年之中,视身体情况灵活组方,随季节变更,适时选用大枣、桂圆、黑芝麻等。

王老解释说,百合润肺止咳、宁心清热;枸杞子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银耳益气养阴;山药健脾益气;核桃益智补肾;蜂蜜益气补中、润燥养颜;玉米面降脂宽肠;大枣和胃健脾;黑芝麻补肝益肾、润肠通便、乌须黑发;桂圆补心脾、安神。

王老说:晨起胃肠空虚,一碗温热的药粥最为滋润胃肠,且极易吸收,很适合老年人及病后体虚之人。药粥由药物、谷米及调料三部分组成,它是取药物之性、米谷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且取材方便,制作简易,服用安全。除食药粥之外,王老还按时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保持乐观的情绪,做适当的运动。

92岁老中医的养生歌

生于1917年10月的陈景河,是一家中医院的主任医师。他将从医籍中学到的一些养生知识编成养生歌诀,习而用之,尽所行者,皆寓于日常生活中:

1.四季晨钟五下敲,起床梳洗赴市朝,去来散步一千整,双手叉腰并晃摇(3~5分钟)。

2.每天睡眠八小时,二十二时睡不迟,睡前搓足一百下,劳宫涌泉贯通期(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左手搓右足,右手搓左足,俾劳宫经气透涌泉,上下旋转,阴阳调和)。午睡时间六十分,恢复体力养精神。失眠之事偶然有,因时因事因多思。俗云欲寡精神爽,思多血衰宜戒之,平心静气自入睡,克服失眠法见机。

3.春捂秋冻是民歌,冷暖穿脱要灵活。域差不要守成规,不知应变要吃亏。

4.饮食有节日三餐,早饱午好晚要少。白菜豆腐多清淡,蔬菜多时花样换,肉类少吃补营养,切莫多吃留遗患。老年饭量日八两,兼以辅食增营养。晚餐之后要散步,不因胃肠上药铺。食入付出够消耗,体重不增自逍遥。

5.饮茶嗜好习为常,清头明目日常饮,消食健胃去脂肪。饭后饮之无伤害,空腹浓茶损胃肠。

6.保健食品用不多,重在锻炼血脉和。平时吃点葱姜蒜,激发食欲胃气和。过犹不及要切记,食寝寡言不生气,生气胃气不下行,胃病多因肝气横。

7.生平不吸烟,饮酒在晚餐,工作不误事,夜酌杯不贪。

8.食色性也是天生,行有余力体魄充,好之恶之有差异,过度贪婪则损身。

9.心宽不怕房屋小,陋巷颜回住得了,我的学识远差他,居住环境比他好。比上不足比下余,知足常乐不求齐。

10.我的记忆比前减,尚能工作不怠缓,往事追忆能述诵,新事理解有新创。养神办法是有三:博览活脑想得宽;不动肝火冲头脑;保养肾气髓海添。

11.养生之道是自习,涵养性和不生气,遇事退想乐有余,渐老方知其中义。

12.早年学过八段锦,继之又学五禽戏。每日自由去散步,兼以吐纳调呼吸,晨起梳发暮搓足,全凭心意用功夫。

针灸老专家的“户外健康操”

从医64年的胡先生今年90多岁,每周在北京的两家诊所分别出诊半天。胡先生给人看病不看化验单,而是把脉,或开药或针灸或按摩,亲力亲为,最后还教患者做一些有利疾病康复的运动方法。胡先生乃绍兴人,退休之前是北京一家大医院的针灸科主任。对于养生之道,胡先生很有见地。

运动。胡先生说,有些病是不需吃药也能治愈的,比如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人大都运动得少,那么细胞也就“懒”,致使身体产生不适。“生命在于运动”,但做什么样的运动要因人而异。胡先生讲了“户外健康操”的一式,男女老少皆宜,写在这里以飨读者。

摆腰前后击:身体站立,两脚自然分开,双膝微曲,双眼平视前方。用腰带动双手自然地前后拍打上半身。在拍打过程中,头部和下肢不动,以腰的左右摆动来带动双手臂自然甩动,拍击胸腹与腰背。拍打胸腹用手心,拍打腰背用手背,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此法可促进脾胃消化、坚固腰肾,使全身脏器功能加强。

乐观。胡先生讲,人若心情舒畅,细胞就会生得多,死得少,身康体健。反之,人就容易衰老或生病。

饮食。“苏东坡有话说‘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每顿饭吃七成饱就行了,不喜欢吃的可以少吃。荤食不要吃太多,但不能不吃。”胡先生不吸烟,偶尔喝点小酒。每天都吃糯米饭。

睡眠。胡先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定。他提倡动静结合,如果累了就多休息会儿,如果感觉有精神也可以少睡会儿。

胡先生还强调“老年人要向小孩学习”,不但要学习孩童的“淘”,这是动;更要学习孩童的“心”——纯净、明朗,此乃静也。

中医老教授的养生之道

著名中医学家陈潮祖老先生,谈起自己的养生之道时认为:人欲健康长寿,重在淡泊宁静,清心寡欲,情绪稳定;饮食合理有度;注意护顾人体阳气;有病早治;适当锻炼五个方面。

淡泊宁静,清心寡欲。据陈潮祖教授介绍,养生之首要,就是特别注意调养精神。精神内守,心神安宁方能五脏安和。所谓淡泊宁静,清心寡欲,情绪稳定,就是对事物应该正确对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争名夺利,避免不良的心理冲突,使心神安定,气机不乱。

此外,还可通过调息法、数息法、存想法或默诵法来达到“精神内守”、“神凝气聚”的作用。所谓调息法,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使之深、慢、细、匀,可以每日早晚各1次,在调息之时,同时闭目静养,把守神与呼吸、守窍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使神息相依,神气合一,从而得到身心健康的效益。

饮食合理,善用食疗。饮食是脾胃化生精微之源,为全身气血充养之根,然人食五谷生百病,若饮食不节或不洁,轻则损伤脾胃,重则亏耗五脏。而现代人错误理解了饮食食疗的作用,认为要“吃得好”,多食“补品”、“高蛋白食物”,身体才会好,但根据陈老经验,饮食最好尊崇“四季食疗”原则。

护顾人体阳气。护顾人体阳气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陈潮祖教授认为,要护顾阳气,需做到以下几点:①少食生冷。生冷之品首先易损后天脾胃之阳,进而影响先天肾阳,而致全身阳气亏虚,所以平素饮食皆应注意少食生冷,比如勿食冰镇之品、勿贪食瓜果凉菜等。②睡卧有时,振奋阳气。陈老认为,根据《黄帝内经》理论,春夏季应晚卧早起,起床后可在室外散步;秋季,阴气渐盛,阳气渐收,应早睡早起,以应秋天收敛之气;冬季,阴气盛极,应晚睡晚起,顺应冬天潜藏之气。

有病早治。陈老建议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要养生,不在于多食“补品”,而是要注意有小病小痛时及早正规治疗,以免丛生变证、恶证。陈老笑言,借用一句流行语,就是将病患“扼杀于摇篮或萌芽状态”。

适当运动。陈老认为:“每天百步走,要活九十九”。他每天坚持慢步行走至少1公里,同时配合调息养神。此外,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也是用进废退。勤于思考,各种有益的思维活动能使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供应,减慢大脑衰退,延长寿命。陈教授建议每天适当读书阅报,写写文章,动动脑,能防止大脑痿废。

老针灸专家的养生“秘方”

80多岁的老人每周应邀到不同的医院看五六次门诊,连双休日也难得休息一下。老人出门还喜欢步行,一迈开步子就健步如飞,20多岁的年轻人都要跟在后面一路小跑。您见过这样的老人吗?

他就是著名针灸专家秦亮甫教授。初次见面,你绝对猜不出他的真实年龄。今年84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很多人羡慕秦教授的健康长寿,纷纷来讨教“秘方”,但秦教授只问一句话他们便哑口无言了——你能做到数十年如一日地规律生活吗?

不要觉得这是句人人无法做到的空话,秦教授和秦师母可是坚持规律生活四五十年了。

每天早上6:00起床,晚上在8:30之前上床睡觉。即使因为要赶写论文需要开夜车,也坚持在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提早一两小时起床。宁可早起不要晚睡是秦教授坚持了一生的信条。

秦老在食补之外提倡进行药补,如人参、燕窝、鹿茸、银耳等,因人因时而异。他认为抗衰老药物除了具有治疗疾病作用外,还有针对老年人气血亏损、肝肾不足和阴阳容易失调的特点,分别用补气益血、调补肝肾、滋阴壮阳药物以达到强身保健、益肾固精之功。值得一提的是,中药不仅可作补药,也是很好的营养食品。如补肝肾、强筋骨的杜仲,补肺健脾、固肾益精的淮山药等,既可以做菜吃,又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秦教授的养生方略中,最不可或缺的也许就是运动了。他为有颈椎病的上班族设计颈椎操,每天早晚做前后左右四方向各活动颈椎10次,坚持做能有效减缓颈椎不适症状。

他自己每天坚持做踢腿和扩胸运动。即左右腿交叉各向前踢50次,踢的同时注意前后摆动幅度;扩胸运动则是先将两胳膊上举,慢慢吸气,然后胳膊放下后下蹲,再慢慢呼气,每天做10~15次。这两项运动他也坚持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