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广州繁华的北京路,商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生机盎然。此地旧名承宣街,又叫双门底,是广州这座具有二千二百年历史文化古城的中心。在今天北京路健民药店以南有一名叫“圣贤里”的小巷,以前在圣贤里之南,与之平行的还有大司成里、泰泉旧里两条街巷,明朝大儒黄佐曾在这里居住。泰泉是黄佐的别号,人称“泰泉先生”,他的诗文集叫做《泰泉集》。黄佐是明朝岭南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平生著作宏富,他编纂了《广东通志》《广西通志》《广州志》《香山县志》等多部地方志和《泰泉集》等著述共六百多卷,均刊行于世。清代在双门底上街左(今青年文化宫)有黄文裕公祠,专为纪念黄佐而设。清乾、嘉年间,翁方纲来粤出任广东学政,每次从外地返回广州,必会到祠中拜祀黄佐。旧时白云山有云泉山馆(旧址在今云台花园),内有三贤祠,里面供奉三位赫赫有名的大学者,即宋代的苏轼、崔与之和明朝的黄佐。1835年,孔继勋书“三贤祠”额;1889年,孔广陶撰联云:两朝名世留芳躅,一代风骚合瓣香。后代学者对黄佐的尊重和崇敬,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