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心灵绿洲
10587300000004

第4章 情绪大观园

心海拾贝

◎情绪链条

妈妈拎着一大袋菜吃力地走着,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个行人,并与他发生了争执,之后气呼呼地回到了家。正洗菜准备做饭时,门铃响了,妈妈擦了擦手,开门一看是爸爸,没好气地说:“按什么按?又不是没钥匙没长手。”妈妈转身进了厨房,爸爸看报纸……

门铃又响了,萍萍回来了,爸爸一边开门一边说:“懒丫头,自己不会开门!”父女俩看报纸,爸爸看完了报纸去厨房,问:“饭好了没有?快点做,肚子饿坏了。”妈妈气愤地说:“肚子饿了自己弄!回来就跷着个二郎腿,我又不是你请的保姆!”爸爸说:“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呀,像吃了火药似的,我在外面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到家还要看你的脸色,做就做,不做拉倒!”

父母在外面吵得一塌糊涂,萍萍生气地嚷道:“烦不烦哪,吵死人了!”爸爸说:“还叫!都是你!十七八岁了,还像小孩子似的,回来也不知道帮你妈妈做点事!”

面对父母的无端指责,萍萍委屈得直掉眼泪:“你们不是说了,我只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别的不用我操心!”这时小狗不识趣地摇着尾巴跑过来,萍萍一脚踹过去,狗凄厉地叫着……

思考

1.如何评价他们的情绪表达?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分享情绪表达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表达与生理表达。心理表达指在心理层面将情绪表达出来,如通过认知、表情、言语、行为等表达出来。生理表达则是通过生理的变化将情绪表达出来。研究表明,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情感,不善于表达愤怒与不满者容易患癌症、冠心病、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哮喘等疾病。

情绪心理表达由近及远分为四个层次,即向自我表达、向他人表达、向环境表达及升华表达。

合作活动

◎心理剧场:我型我秀

学生按学号分成8~10人一组,每个组在老师给定的情绪词语中随机抽取8个词语,根据抽取的词语编排心理剧,用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将所抽取的8个情绪词语表达出来。表演过程中不能用口头语言提示。

各个小组编排好心理剧后在小组内预演,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并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来猜测、评分。

评分细则:只要有其他组一位成员猜中小组中个人表演的词语,表演者得1分/词,猜中者也得1分/词。对得分最高者进行奖励。

老师准备的情绪词语库包括开心、愉快、欢乐、欣喜、满足、狂喜、激动、甜蜜、气恼、气愤、生气、不满、盛怒、不安、紧张、着急、慌乱、惊愕、害怕、心悸、烦恼、悲哀、伤感、痛心……

◎情绪对对碰: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生结合学校生活或个人经历,分享各自的情绪故事,交流如何正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心心细语

1.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申涵光

2.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

3.对消极的情绪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就可以消除它。

——[瑞士]弗农·霍华德

4.修养的基础是内心对话,人在这种对话中既是自己的原告,又是自己的辩护士和法官。

——[美]科恩

非常故事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产生后,常常伴有能量的蓄积,蓄积的能量需要释放出来。如果总是蓄积而不释放,就会郁积成病。有经验的助人者在别人哭的时候,是劝别人哭,而不是劝别人不哭。缺乏经验的助人者常常会觉得哭得尴尬,总是劝人“想开一点,乐观一点,别那么伤心”。所以,我们要学会情绪的表达,有了情绪就要表达出来,如果总是不表达出来就会出毛病。一般来说,我们将情绪的表达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向自己表达。所谓向自己表达就是向你自己的意识表达,让你自己的意识很清楚地知道你的情绪状态以及它的来源。做到这一点容易吗?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我们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但我们意识不到。比如早晨起床后和室友发生一点小口角,心里就开始别扭,开始生气。后来上课、下课、做作业、打篮球,一天下来,这件事情差不多忘掉了,但是这种情绪却留了下来,整天都觉得挺别扭,好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实际上,这种没有被意识到的情绪是最具杀伤力的。

我们东方文化比较强调理性,而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却不敏感,很少关注自己的情绪,所以患抑郁症的病人,通常不是去专科医院,而是去综合医院就诊。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常常不是用自己的心理来说话,而是用躯体来说话。比如一个人生气了,他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气,但能感觉到胸闷憋气。如果想要调控自己的情绪,首先就要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时常要看看自己是处于怎样的情绪状态,是紧张、焦虑、生气还是失望,等等。总是不关注或否定自己的情绪,这是最糟糕的。比如你是一个好面子的男孩子,失恋了,整天睡不着觉,这时候问你失恋对你有无影响,你可能会回答“没有影响”、“她还有好多缺点呢”。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被我们压抑的情绪最具伤害力。

例如,一个50岁、患晚期肝癌的女病人,外表看上去很平静,问她身体怎么样,她说“能怎么样,就这样”;问她情绪怎么样,她说“我情绪还好,我想得开,你们别以为我会想不开,这就是天上掉砖头,它砸着我了,我赶上了,我认命”;问她家人怎么样,她说“他们倒经常想不开,我还得经常劝他们”。她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家里有丈夫和一个上初中二年级的儿子,还有一位70多岁的母亲,而她自己却得了晚期癌症。在这种情况下,她应该是痛苦的,但她压抑着这份痛苦。这种情绪是最具杀伤力的。医生于是对她说:“你真的不容易,你太难了!不管是谁,事业正当年,上有老下有小,得了这种病都会很痛苦,但你不仅自己不能痛苦,而且还要担心你的家人会不会很难过,你反过来劝他们,真的不容易,太难了!”后来她说:“您这么说我想起来了,我不是不痛苦,我经常在半夜做梦时哭醒。”

这种自我表达常常被我们所忽略,但它对我们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情绪状态,知道它的来源,那么,这个情绪就已经发泄了一半。

第二个层面是向他人表达。大家可能对这种方式比较习惯。小杨说,临近高考时他很紧张,怎么办呢?他找到和他成绩差不多的同学聊天,他说他紧张,那个同学说自己也紧张,结果这种紧张的情绪就排解了,两人都不再那么紧张了。所以,你可以找人聊天,找你的亲人,找你的朋友,去向他们表达。如果需要更专业化的表达,可以找心理治疗师。

第三个层面是向环境表达。当你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去跑步、旅游,当你站在高山之巅看苍穹,或者站在大海边看大浪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原来那些不高兴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还可以到深山老林里去高喊,或者把你自己关在屋里打沙袋。这些就是向客观环境表达。

第四个层面是我们提倡的也是最健康的方式,即升华的表达。升华的表达是指把我们的情绪和情感升华为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动力。最常见的是化悲痛为力量。比如2003年SARS肆虐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恐慌,缓解恐慌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呢?是把自己投身于有建设性意义的对SARS的防治工作当中。我们在进行媒体干预的时候,也是这么提倡的。你不要否定自己的恐慌,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谁都会害怕,但如果能把这种恐慌和害怕升华为一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行为,会更好。

学会情绪的表达,对我们维护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情绪多一些关注,不要害怕向别人表达你的痛苦,真正的朋友是能够相互表达痛苦的,不仅需要共快乐,更重要的是共痛苦。

(引自:http://blog。tom。com/mikecylbj/article/279.html,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