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10587000000090

第90章 痔疮

1.概述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临床上以便血、痔核脱出、肿痛为主要表现。痔多见于成年人。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中医认为,痔者,皆因脏腑空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突出为痔也。

2.拔罐部位及方法

刺络罐法(1)

“选穴”大肠俞。

“方法”患者俯卧位,两侧大肠俞穴皮肤消毒后,用小号细三棱针垂直快速刺入一侧大肠俞穴中,深度视患者形体胖瘦而定,一般刺0.5~1分。进针后将针体左右摇摆拨动5~6次,使同侧下肢有明显酸胀放射感时起针,迅速用闪火法将大玻璃火罐吸拔在针孔处(另一侧操作相同),留罐20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污血,用酒精棉球压迫针眼,胶布固定。每隔3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刺络罐法(2)

“选穴”长强。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左手将穴位皮肤捏紧,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进针,挑破脉络后再以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刺络罐法(3)

“选穴”腰骶部皮肤特异点(特征为微红色或粉白色,稍隆起如针帽大小)。

“方法”每次选特异点2~3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之出血,然后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点刺部位,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留针罐法

“选穴”会阳、白环俞、大肠俞、次髎、承山。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取以上各穴。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以毫针刺穴位,待得气后,立即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针刺部位,留针、罐10~2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3.注意事项本病患者平素宜多食新鲜蔬菜,忌食辛辣。加强提肛功能锻炼,养成定时大便习惯,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