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10587000000077

第77章 肩周炎

1.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以50岁左右者多见,故又名“五十肩”,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特点为逐渐出现一侧性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亦可为双侧性。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的“漏肩风”、“肩凝”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血虚不能养筋,复感风寒湿邪,凝滞经络或过度劳伤,血淤凝滞不通而致。

2.拔罐部位及方法

单纯火罐法

“选穴”患侧部位压痛点。

“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先在患侧找出压痛点,医者按揉片刻,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压痛点处及肩周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闪罐法

“选穴”患侧部位压痛点。

“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病痛处,连续吸拔闪罐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将罐吸拔在痛处,留罐10~15分钟。也可在患部涂抹风湿油、酒,然后进行走罐。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刺络罐法(1)

“选穴”第一组大椎、肩髃、阿是穴。第二组身柱、肩贞、阿是穴。第三组大椎、天宗、阿是穴。

“方法”各组穴均采用刺络罐法。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先用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分钟。每次1组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刺络罐法(2)

“选穴”天宗。

“方法”患者取坐位,消毒穴位皮肤后,医者先在其穴周上下用双手拇、食指向其中央推按,使血液积聚在针刺部位,医者用左手捏紧穴位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出针后立即用闪火法将大号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出血10毫升左右,起罐后用棉球擦净皮肤即可。急性者每日1次,3~5次即愈;慢性者隔2~3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日。

留针罐法

“选穴”患侧阿是穴、健侧对应点(只针不拔罐)。

“方法”患者取坐位,消毒肩周皮肤后,在健侧与患侧压痛点相同的部位,进行针刺,待患侧疼痛减轻或消失后,起针。然后在患侧阿是穴处针刺,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施针的穴位上,留针罐20分钟,每日1次。此法对肩周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在2~3分钟内止痛,并可改善功能活动。

煮药罐法

“选穴”阿是穴。

“方法”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罐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桑寄生、艾叶、红花、牛膝、川椒各10克,煎煮取汁)煮沸后,捞出用毛巾拭干药液,迅速将罐吸拔于疼痛部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

3.注意事项 拔罐法对本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期间要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