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10587000000076

第76章 颈椎病

1.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颈部劳损导致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等退行性改变,并且影响到颈部神经根、颈部脊髓或颈部重要血管而产生的骨科常见疾病。

其主要症状特点为颈肩臂疼痛、麻木,部分患者有头晕、行走不稳和肌肉萎缩。

此病相当于中医的颈部“伤筋”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为积劳成伤,气血阻滞,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于经络,久则肝肾亏虚,经脉失养,筋骨痿弱所致。

2.拔罐部位及方法

刺络罐法(1)

“选穴”大椎。

“方法”患者手扶椅背倒坐,充分暴露背部,消毒穴周皮肤后,用梅花针重力叩刺穴位,以局部轻度出血为度,用闪火法将大号火罐吸拔在叩刺的穴上,留罐10~15分钟,待拔罐部位充血发紫,并拔出少量淤血或黏液5~10毫升。隔2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刺络罐法(2)

“选穴”大杼。

“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先用双手拇、食指在其穴周上下向其中央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消毒穴位皮肤后,医者左手拇、食、中指捏紧穴位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出针后立即施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部位,以渗血为度,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

出针罐法

“选穴”大椎。

“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消毒穴位皮肤后,用2寸毫针针尖向上斜刺1~1.5寸,以双侧肩胛部及头颈部有酸、胀、麻感为宜。施以捻转手法,一般留针1~2分钟即可。起针后,可用贴棉法将罐吸拔在大椎穴上,留罐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针刺加贮药罐法

“选穴”颈椎两侧夹脊穴。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消毒穴位皮肤后,先在颈椎两侧夹脊穴进行针刺,得气后出针。然后令患者侧卧位,取大号玻璃罐,盛贮1/3的药液(独活15克,威灵仙20克,桂枝20克,秦艽15克,细辛5克,防风15克,川芎15克,红花20克,姜黄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延胡索15克,葛根30克,川乌5克,草乌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常规煎药法,取汁150毫升,盛于瓶中备用2~3日),用闪火法将药罐吸拔在颈椎处,然后再令患者俯卧,留罐30~40分钟后,再令患者侧卧即可起罐。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

煮药罐法

“选穴”风池、大杼、风门;配穴:天宗、肩井、肩I禺、曲池。

“方法”患者取坐位,取上穴施以煮药罐法。

药罐处方:艾叶、防风、杜仲、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0克,乳香、没药各5克。

将上药加水煮沸后,再入竹罐煮1~3分钟,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去水分,迅速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低头屈颈工作,经常做颈部及肩部功能锻炼,避免感受风寒,枕头高低应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