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感冒又称为伤风,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见。本病易在气候骤变时发生,如感受寒冷、淋雨等可诱发。临床以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怕冷等症状为主。
本病归属于中医的“伤风”、“感冒”范畴。中医根据人体感受邪气的不同,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型。风寒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流涕、无汗;风热则表现为恶寒轻、发热重,咽痛、汗出、口渴。其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伤及肺卫所致。
2.风寒型感冒拔罐部位及方法
闪罐法或单纯火罐法
“选穴”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印堂、太阳、合谷。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采取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然后取下,对穴位施连续闪罐,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或施以单纯火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也可与贮水罐、药罐配合使用,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
走罐法
“选穴”背部督脉、膀胱经循行部位。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先将润滑剂或药液涂在背部,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背部皮肤上,沿督脉及膀胱经循行部位连续上下推拉走罐多次,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日施治1次。
刺络罐法
“选穴”大椎。
“方法”患者取坐式俯伏位,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七星梅花针,中强刺激手法,叩刺大椎穴为中心的穴区8~10次,然后取中号玻璃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分钟左右,出血1~2毫升即可起罐。每日1次,一般1次即愈。
出针罐法
“选穴”大椎、风池、合谷。配穴:风寒型加列缺;风热型加外关。
“方法”患者取俯伏位,消毒穴位皮肤后,用1.5寸毫针刺入穴位中,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2次。起针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大椎穴处,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3.风热型感冒拔罐部位及方法
刺络罐法
“选穴”大椎、肺俞、风池、尺泽。
“方法”患者取俯伏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先以三棱针在穴位上进行点刺,至出血为度,然后用闪火法将罐立即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留罐20分钟。起罐后将吸出的血液用消毒棉球擦净。每日1次。
竹罐法
“选穴”大椎、肺俞、风池、尺泽。
“方法”先将银翘散(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豆豉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竹叶10克,甘草10克)或桑菊饮(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芦根15克)在锅内加水煎煮,开锅20分钟后,将竹罐入药水中煮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夹出,罐口朝下甩去药液,用毛巾捂一下罐口把水吸干,立即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20分钟。每日1次。
此外,对久病体虚的感冒患者,除辨别风寒、风热选穴外,如兼气虚者,加拔气海、足三里穴;血虚者,加拔血海、三阴交穴;阳虚者,加拔关元、命门穴。
4.注意事项 在拔罐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风寒感冒的病人在拔罐的留罐期间注意保暖,起罐后要立即穿好衣服,或覆被助汗,同时可饮用姜糖水和解表药,以增强拔罐的祛风散寒作用。不论风寒、风热患者均可配以药物治疗,并要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