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10587000000004

第4章 现代医学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拔罐疗法是由于罐内形成负压,吸住皮肤而得到治疗效果的,对人体作用是多方面的,现分述于下。

1.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时,由于罐内形成负压,吸力强,这种负压吸拔力,可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出现自家溶血现象。拔罐内负压吸拔力愈大,这种自溶现象愈严重,吸拔力愈小,这种现象愈轻。负压吸拔力是属于一种负压机械刺激作用,负压吸拔力的大小,就意味着刺激量或刺激强度的大小。这种刺激,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器、血管感受器,感受其刺激,经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质,反射性的调节兴奋和抑制过程,使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l临床实践证明,轻而缓的拔罐手法,可使神经受到抑制;强而急的拔罐手法,可使神经兴奋。将火罐吸拔在胃俞穴、脾俞穴时,则胃的蠕动增强;当火罐吸拔在足三里穴时,则胃的蠕动减缓。由此可见吸拔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拔罐的治疗效果。通过调整吸拔力大小的机械刺激作用,可调节机体脏腑功能趋于平衡。

2.温热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在拔罐过程中因采用火罐法、煮罐法(竹罐)、药罐法及温水罐法,其温热刺激能使局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因而增强了组织的活力,血管壁的通透性,白细胞及网状细胞的吞噬力,和局部的耐受性及机体的抵抗力,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负压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由于有很强的负压吸附力量,所以能使拔罐部位毛细血管破裂,局部淤血,引起自家溶血现象,释放组胺和5一羟色胺等。神经递质通过神经一体液机制,刺激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质,再由大脑皮质产生反射作用,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

4.提高吞噬细胞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拔罐疗法的吸拔刺激能激发吞噬细胞作用。拔罐前后比较,拔罐后白细胞总数略有增加,其吞噬细菌指数(反应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及血清补体效价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白细胞数量并无明显增多,而吞噬细胞的功能却明显地提高了。这充分说明了拔罐疗法,可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对神经的调节作用 拔罐疗法对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可经神经系统的末梢感受器传导至大脑皮质;对皮肤的良性刺激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因而加强了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位的调节和管制功能,促进病灶部位组织代谢增强,使疾病痊愈。

6.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疗法调节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调节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节淋巴循环功能,使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恢复人体正常功能。

7.抗炎作用 吸拔火罐后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可反射性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病变部位组织的恢复和再生。吸拔之后引起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迅速带走炎性渗出物及致痛因子,消除肿胀和疼痛。吸拔之后,局部白细胞数量可轻微增多和使吞噬功能增强,细菌和病毒被迅速吞噬,所以有消炎作用。

8.不同罐法的不同作用 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腹内器官的神经,增进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循经走罐还能改善各经络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

再如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据用药不同,发挥的药效各异。如对于皮肤病,其药罐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

另外,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刺络拔罐法以逐淤化滞、解闭通结为主;针罐结合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