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荒凉的旷野里度过了一段时光。
在这段日子里,他很少吃睡,整天都在思考关于未来的问题。他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过着简朴但自由的生活。
拿撒勒的生活经历以及约翰的话让他深思:生活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
耶稣对于政治上的事不太关心。
耶稣不懂希腊语,他也不看用希腊语写的书。他说阿拉米语,读的是许多年前用希伯来语写成的书。
所以,耶稣一点儿都不懂希腊的思想和科学,也不懂罗马的法学和治国之道。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犹太人的孩子,他的身份是一个低微的木匠。他熟悉的只是古老的摩西律法知识,以及古代士师和先知口头流传的教义。
耶稣非常忠于宗教,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到耶路撒冷去,按照古老的宗教习俗在圣殿献祭。
他习惯于生活在加利利这个小天地,虽然他对约瑟和马利亚的教育也曾有过一些怀疑。
但他终归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内心有一种独特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是常年和他在一起生活的故乡人很少注意的,在乡人的眼里,他永远都是一个木匠。
但是,耶稣一离开家乡,情形立即就不一样了。他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的言谈举止和他的目光,使得人们不得不注意他。
他来到约旦河边,看到那些希望奇迹来临的人们,正在围着约翰议论纷纷:这个人是不是救世主弥赛亚?
对于那些聆听约翰教诲的人来说,弥赛亚是一个勇士,一个严厉的士师,一个敢于向帝国进攻的人,他一定会建立一个伟大的犹太帝国,并且制定出使全世界的民族都臣服于耶和华的律法。
但世界在耶稣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他思考的全部问题只有一个字:爱。
耶稣所说的爱,不是仅仅存在于朋友、亲人和邻里之间,他的爱更辽阔,更宽广,是对整个人类的爱。
他怜悯这样的人:他们的野心是那样的白费心机,他们的争斗是那样毫无价值,他们的欲望是那样单调乏味。
在耶稣的眼里,金钱和荣耀并不是人生的惟一目的,根本不值得为这些无用的东西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来自心灵。
对于耶稣的这一结论,虽然也有许多哲学家提出过,但他们的思想只是属于那个由名门望族组成的小圈子,那是只有绅士才配享有的特权。这些人永远不会过奴隶和穷人的那种悲凉凄惨的生活,当然他们也不会对农民和厨师讲伊壁鸠鲁派或者斯多噶派的哲学。
在某些方面,他们要比那些早期的犹太领袖宽容,能够承认不属于自己宗教的人的权利。
但是在耶稣眼里,他们还不够宽容。
耶稣的爱,包容着万物。
他有一种预感,如果他在顽固的法利赛派统治的国家宣称他忍耐、仁慈和谦让的教义,肯定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但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他必须担负起这个重任,即使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这也是耶稣事业危险的地方。
于是,耶稣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冒着被嫉妒、被流放甚至被处死的危险,把他心中无比重要的思想,传播给那些愿意听的人。
耶稣开始这伟大的工作是在他30岁的时候。但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在敌人的折磨下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