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老子
10585700000003

第3章

第十二章

“章旨”

本章内容中心是主张“为腹而不为目”。这与前面第三章内容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老子指出物欲享乐生活的弊害,希望解决基本的温饱平静生活。

老子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要是纵情于声色之娱,沉溺于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等,必然会带来恶果。夏桀、商纣可谓前车之鉴。从这个方面说老子的主张有对的地方。不过,老子的主张有些偏激而片面:据传说,春秋时期,齐国的军队在深山中行军,路途险阻,行路艰难,管仲命令士兵唱着前进,士兵在歌声的鼓舞下,忘记了跋山涉水的艰苦,很快地穿过了深山,可见“五音”还有积极作用。

五色、五音、五味全盘否定是不对的,适当控制是应该的。不能回避社会文明带来的矛盾,要紧的是要善于掌握利用,使它们很好地为人类生活服务。

“原文”

五色使人目盲①,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②,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③,五味使人之口爽④,五音使人之耳聋⑤。是以圣人之治也⑥,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注释”

①五色:黄、青、赤、白、黑五种颜色。目盲:眼瞎,这里比喻眼花缭乱。

②驰骋(chí chěnɡ):纵马疾驰。田猎:打猎。心发狂:心放荡而不可遏制。

③行:行为。方:违,逆。这里指行为不轨,指偷盗行为,发生劫夺。

④五味: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爽:伤败,差失。口爽:口味败坏。

⑤五音:宫、商、角、徵(zhǐ)、羽。五音构成中国古代乐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

⑥是以:因此。

“译文”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纵马狩猎令人心思狂荡,宝贵难得的财物令人行为不轨,五味杂乱令人口味败坏,五音纷杂令人听觉失灵。因此,圣人的治理主张是:只求填饱肚皮,而不贪求声色悦目。所以他舍弃那声色物欲,而选取这平静温饱。

第十三章

“章旨”

上一章说到“圣人”为“腹”不为“目”,只求建立恬静安足的生活,而不求声色货利的纵欲生活。这一章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王弼语),才可以担负天下的重任。

本章反映了老子主张忍辱负重、无我利人的思想。“无我”,并不是超脱自我与抛弃自我,而是不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要以自身为天下,这是上德的人,因为他们不为荣辱所移,不为患难所慑,敢于损一身而全天下,无私无畏,是最可靠的人。老子歌颂了这种人。最终,还是这种人得到了天下。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④,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⑤,若可以托天下矣⑥;爱以身为天下⑦,女何以寄天下⑧?

“注释”

①宠辱若惊:宠,宠爱,宠幸。辱,侮辱。宠辱若惊,受到宠爱和侮辱就像受到惊恐一样。

②贵:贵重,珍视,重视。身:身体。

③宠之为下:宠爱居于下位。下,卑下。

④及:等到,到那时。

⑤贵:这里是崇尚的意思。

⑥若:乃、才。托:托付。

⑦爱:吝惜,舍不得。

⑧女:通“汝”,你。寄:寄托。

“译文”

尊宠卑辱以至于为它担惊害怕,重视大忧患就像重视自身一样。什么叫宠辱若惊?因为所尊宠的居于下位,得到它会惊喜不安,失掉它会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躯,等到我没有身体时,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崇尚献身于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不愿舍身治理天下的人,你怎么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呢?

第十四章

“章旨”

这一章老子在着力描绘神妙莫测的“道”。讲述“道”有三层意思:其一是道没有具体形状、声音、颜色,常人不能凭感官知觉认识它。其二是道虽无形之状、无物之象,但可“迎之”、“随之”,因而它是与时俱在的。其三讲道的巨大功用,只要掌握了“道”,就可治今知古,这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原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①。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②。捪之而弗得③,名之曰夷④。三者不可至计⑤,故混而为一⑥。一者,其上不谬⑦,其下不[忄勿]⑧。寻寻呵⑨!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①微:没有形状。

②希:寂然无声。

③捪(mín):抚摸的意思。

④夷: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

⑤计:算清、数清,这里指分别清楚。

⑥故混:故,通“固”,本来、原本。混,浑沌,此指浑然一体,指原始的统一体,即混沌的元气。

⑦谬:荒诞无稽。

⑧[忄勿]:即忽,不明。

⑨寻寻(xún):连续不断而来。

⑩复归:还原。无物:陈鼓应说不是一无所有,它是指不具任何形象的实存体。

沕(mì):潜藏的样子。望:即惘,远望而惘然不可见。沕望,王本作“惚恍”。

御:驾驭。“有”指现实存在的有形的具体事物。

道纪:道的纲要,引申为道的规律。

“译文”

视而不见,称它无形。听而不闻,称它无声。摸它不着,称作无迹。这三者不能分别清楚,原本混然一体。“一”这个东西,其先并非虚诞不实,其后也不是灭绝不明,连绵不断啊!不可具体形容和描述,它返本归根又空不见物的状态,这叫做没有具体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物象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惚——潜藏而不可见。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尾,迎着它,又看不见它的前头。把握住现今的“道”,用它来驾驭现存的具体事物,能了解远古万物的起源,这就叫做“道”的纲要,或者叫做“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

“章旨”

本章专门对于理想中的悟“道”者进行描绘和歌颂。前面老子讲过“道”是精妙玄深、恍惚不可捉摸的。那么悟道、得道之士,也“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因此难以写状。

本章老子只能勉强通过各种比喻来描述悟道得道之士的举止风貌、人格形态、超常能力和行为准则。总之,有“道”的人,他们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

其中老子讲“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这是说体道之士的静定工夫和精神活动的状况。用辩证法看“浊”和“清”,“安”(静)和“生”(动)的对立转化关系,体道之士在动(浊)态中,透过“静”的工夫,定心自养,转入清明的境界。这说明动极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在长久静定(安)之中,体道之士又能生动起来,趋于创造的活动(生),这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这里充满朴素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眇玄达②,深不可志③。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④,曰:与呵⑤!其若冬涉水。猷呵⑥!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⑦!其若冰泽。沌呵⑧!其若朴。湷呵⑨!其若浊。旷呵⑩!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注释”

①为道:行道。

②玄达:深奥通达。

③志:记述。

④容:形容。

⑤与:通“豫”,犹豫。此指动作缓慢、谨慎。

⑥猷(yóu):谋划。

⑦涣:涣散。

⑧沌(dùn):混沌,未经开化。朴:未经加工的素材。

⑨湷(chǔn):水深的声音。

⑩旷:空旷。

葆:通“保”。

敝:陈旧,破败。

“译文”

古代善于实行“道”的人,幽微精妙、深远通达,深奥得无法记述。因为不可记述,所以只能勉强对他作些形容:他小心谨慎啊!就像严冬冒着寒冷趟水过河。疑虑谋划啊!就像害怕四方邻国来围攻。庄重严肃啊!就像作宾客。涣散不羁啊!就像冰凌消融。混沌无知啊!就像未经雕琢的素材。积厚深沉啊!就像江河的浑水。空旷开阔啊!就像空虚的山谷。混浊的水静下来,慢慢就会澄清。安静的东西动起来,慢慢就会产生变化。保持这个“道”的人,不贪求满足,正因为不贪求满盈,所以能安于陈旧有所亏缺而不尽完满,他就能永远不会穷尽。

第十六章

“章旨”

本章老子在前一部分提出“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四个概念。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致虚”与“守静”合言,“虚”与“静”交相为用。虚极静笃,然后能观。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虚”指“道”的本体,“静”指“道”的本根,他认为由静生动,由动归静;动是相对的,静是绝对的,纷繁万物各自返回本根叫做“静”,将这“归根”的“静”叫做“复命”。“归根”、“复命”的虚静是万物动静变化的长久不变的规律,称这规律为“常”。

本章后一部分从正反两方面阐明“知常”的重要功用。符合“道”的顺应自然规律就久长,不符合“常”的就遭祸殃。老子把对“虚静”的认识运用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的思想,为后来庄子所继承,提出“内圣外王”之道。

“原文”

致虚,极也①。守静,督也②。万物旁作③,吾以观其复也④。天物云云⑤,各复归于其根⑥,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不知常,妄⑦;妄作,凶。知常,容⑧。容乃公,公乃王⑨,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⑩。

“注释”

①致虚,极也:达到虚静的极端。致,同“至”意,达到。

②督:通行本作“笃”(dǔ),切实。

③旁:普遍。作:兴起。此指由虚静而开始发生发展。

④以:通“已”。复:返。

⑤天:天然,自然。云云:纷纭众多的样子。

⑥根:根源、本原。

⑦妄(mánɡ):同茫,茫然无知,暗昧。

⑧容: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⑨王(wànɡ):王道。

⑩没身:没同殁(mò),死亡。殁身,终生。殆:危险。

“译文”

达到虚无的境界。切实保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我已经观察到它们返还的过程。自然万物纷繁众多,最终都要各自返回它们的本原,这称做“静”。这叫做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到生命的起点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知道这一规律,就是明智。不知道这一规律,就是暗昧。茫然无知去胡干,会遭凶祸。懂得这一规律就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就公道无私,公道无私就合王道,合王道就合乎天理自然,合天理自然就合乎“道”,合乎“道”就能久长,终生不会发生危险。

第十七章

“章旨”

本章开头部分好像老子做了民意测验报告,根据老百姓的感受和反应不同,把君主分类型顺次排列为四种。第一种是老子理想的君主,称为“太上”,因为是最符合于“道”的圣君明主,没有其他三种君主的缺点,不轻易发号施令,一切顺应自然,让百姓过安闲自在的生活。

此章后部分也是讲述第一种圣人君主。承接第二章称颂他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能做到言必有信、“成功弗居”、“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所以,本章表现出老子对自由安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贬斥。老子讲的四种君主有“其次”、“其下”是存在的,唯独他所崇尚的“太上”之君在古代社会实际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老子所幻想的乌托邦政治社会。

“原文”

大上①,下知有之②,其次亲誉之③,其次畏之④,其下侮之⑤。信不足⑥。案有不信⑦。猷呵⑧!其贵言也。成功遂事⑨,而百姓谓我自然。

“注释”

①大上:即“太上”,至上,指最好的君主。

②下知有之:下民百姓只知道有君主存在。下,下面老百姓。

③其次:指次一等的君主。亲誉之:指下面百姓亲近并歌颂这种君主。

④畏之:指下面百姓畏惧这种君主。

⑤侮之:指下面百姓轻慢、蔑视这种君主。

⑥信不足:指君主信用不足、不讲信用。

⑦案:乃、于是。

⑧猷:谋划,此指深思熟虑。

⑨遂:完成、成功。

“译文”

最好的君主,下面百姓只知道有他存在;其次的君主,下面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君主,下面百姓害怕他,最次一等的君主,下面百姓侮辱他。君主诚信不足,于是下面百姓就不会信任他。最好的君主总是深思熟虑啊!他贵重自己的言语,不肯轻易发号施令。功业建立了,事情成功了,百姓不知出于君主所赐,却说我们顺乎自然。

第十八章

“章旨”

老子是洞明历史的哲学家。在本章中用辩证法的思维指出“故大道废,案有仁义”。如果大道没废的话,那就不必宣扬仁义忠孝思想了。老子在此并不是谈仁义忠孝这个问题本身如何,而是就“道”的思想体系来论述的。

老子提倡“大道”,这是老子主张的理想社会的最高原则。他所要求的是纯朴自然、无争无邪、老幼各得其所、顺应自然的生活、没有任何政教律令的原初社会。

老子在本章描写了“大道”废后的病态社会之种种现象,指出“六亲不和,案有孝慈”等,也渗透着辩证法。就总体讲是老子道家讥评儒家在病态社会里宣扬那一套“仁义忠孝”思想的。

本章承前章崇尚“太上”圣君,与下章“绝圣弃智”等思想,是一脉相通的。老子指出了当时社会的病态是对的,而要返回自然无为的原初社会,这就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原文”

故大道废①,案有仁义②。知慧出③,案有大伪。六亲不和④,案有孝慈。邦家昏乱⑤。案有贞臣⑥。

“注释”

①大道:老子提倡“道”。这里指的是老子理想社会的最高原则。

②案:于是。

③知慧:同“智慧”。老子以为智慧出是对无知无欲的原初社会的破坏。

④六亲:六种亲属,说法不一。主要两种说法,或指父、子、兄、弟、夫、妇,或指父、母、兄、弟、妻、子。

⑤邦:国。

⑥贞臣:忠臣。

“译文”

所以,大“道”被废弃了,于是才会提倡仁义。智慧出现了,于是才会产生严重的诈伪。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于是才会提倡孝慈。国家政治昏乱动荡,于是才会产生忠臣。

第十九章

“章旨”

本章与前章内容接连贯通、一脉相承。前章是描述社会的病象,本章是提出对于社会病象的治方。老子认为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不好的东西,是祸乱的根源。

老子主张治病挖根,在第三章提出“不尚贤”,本章进一步提出“绝圣弃知”、“绝仁弃义”。在第三章提出“不贵难得之货”,本章进一步倡导“绝巧弃利”。要彻底弃绝“圣智”、“仁义”、“巧利”,使民众返真归朴,保持淳厚朴实的天性。

有人认为,孔子重“文”,老子重“质”,这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老子视“文”为巧饰,违反了人性的自然。巧饰流行,更形成种种有形无形的制约,拘束着人性的自然。老子在本章中所流露的愤世之言,乃是针对虚饰的文明所造成的严重灾害而发的。知人论世,这应当说是对的。不过老子主张从根本上治理必须返回原始状态,实不可取。

“原文”

绝圣弃知①,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②,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③,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④,故令之有所属⑤:见素抱朴⑥,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注释”

①圣:聪明、通达。知:同“智”。

②仁:仁爱。义:正义。

③绝:断绝、弃绝、灭绝。巧:指精巧技艺。

④文:原则。

⑤属:隶属,归属。

⑥见:是“现”的古字。呈现、表现、外现。素:没有染色的生丝,此指本色生丝。比喻原初状态,未加文饰。抱:持守,此指守护内心。朴:没加工的原木料,这里比喻纯真质朴。

“译文”

抛弃掉聪明和智巧,百姓反而能获益百倍。抛弃掉仁和义,百姓反而能恢复敬老爱幼的天性。抛弃掉技艺和稀奇财物,盗贼自然就会绝迹。这三句话作为理论原则还不够,所以还要让人们实际上有所遵循:外表呈现纯真,内心保持质朴,减少私心欲望,抛弃仁礼学问,自然无忧无虑。

第二十章

“章旨”

本章讲了三层意思,中心是老子提倡“重道”、“守道”。开头一部分讲由于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对于是非美丑、贵贱善恶等相对相反的关系,却判断“相去几何”,混淆甚至颠倒是非标准。这样一来,体道之士与世俗之人表面看就没有明显区别了。由此中间一部分讲得“道”之“我”与俗众之人本质上完全不同。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达到“形似自嘲实则自赞”的效果。最后一句:“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点明有道之士与世俗之人本质不同的原因,根本在于有道之士,始终遵守道、重视道,故能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原文”

唯与诃①,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②!其未央才③!众人熙熙④,若乡于大牢⑤,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⑥,若婴儿未咳⑦。累呵⑧!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⑨。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⑩!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闵闵呵![忄勿]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释”

①唯:应诺声、顺从的答应,引申为“是”的意思。诃(hē):叱责声,大声斥责,引申为“非”的意思。

②望:远望而惘然不可见。

③未央:无极,没有极尽,没有完。才:同哉。

④熙:和乐、快乐。

⑤乡:通“飨”(xiǎnɡ),享受。大(tài):同“太”。大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典礼时,所用牛羊猪三牲齐备叫太牢。

⑥我:不是老子自称,而是指大我,即指得道之士。泊:淡泊、恬静无为。兆:征兆、迹象。

⑦咳(hái):《说文解字》解释为“小儿笑”。

⑧累:疲劳懈怠的样子。

⑨遗:遗失、丢失。

⑩惷(chǔn):即蠢,愚笨。

鬻(zhōu):粥糊,此指糊涂。鬻人:糊涂人,此指世人。昭昭:明白清醒、明辨事理。

察察:分析明辨。

闵(mǐn):通行本作“闷”,昏昧、糊涂。

[XC0003.TIF;]:即忽,不分明。“[XC0003.TIF;]”在通行本中作“澹”,沉静。

有以:有什么可用,即有所作为。

顽以鄙:愚顽无知,而且鄙陋。

食母:像婴儿那样仰食于母亲。母比喻哺育万物的大“道”。

“译文”

应诺与呵斥,这相差才多少?美好与丑恶,这距离又多大?人所害怕的东西,也不可以不害怕人。这其中的道理,远望而惘然不可见啊!永远存在而没有尽头!众人是那样地高兴欢乐,如同享受盛大宴会的美餐,又像春天登上楼台远眺美景。唯独我却淡泊恬静,对周围环境没有反应,如同婴儿还不会笑。疲劳懒散啊!就像无家可归。众人都富足有余,我却独自有所遗失。我有的只是蠢人的心肠,愚笨无知啊!世俗的人是那么乖巧,唯独我这么昏昧!世俗的人是那么精明,唯独我这么糊涂!沉静啊像深广的大海,飘忽啊就像永远没有止境。众人都好像很有作为,唯独我无能而又鄙陋。我期望的唯独与众不同,只推崇哺育万物的母亲——“道”最贵重。

第二十一章

“章旨”

本章开头概括地阐明了“德”与“道”的关系。老子认为道是核心,德是派生的,德是随着道决定的。“道”在恍惚幽冥中产生天地万物。“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

老子接着集中讲述“道”的特点,上承第十四章内容。十四章描述“道”的不可感知性,即侧重道的精神性。本章具体描述“道”,侧重道的物质性。“道”虽然是恍惚幽微,但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情”,宇宙万物都是从它那里萌生。进一步说明道并不虚无的一面,有其物质性,它真实存在着。这一章与十四章对“道”的描述是遥相呼应的,内容是互相补充的。老子认为“道”是第一性的,万物是第二性的。而他在本章又认为“道”不是孤立地离开物质的,而是与物俱存的,不可分离的,它又是可感知的。

“原文”

孔德之容①,唯道是从②。道之物,唯望唯[忄勿]③。物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忄勿]啊!中有物呵!幽呵④!冥呵⑤!中有请呵⑥!其请甚真,其中有信⑦。自今及古,其名不去⑧,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⑨?以此。

“注释”

①孔:大。容:面貌,引申为表现、举止行为。孔德之容,就是大德的表现。

②唯道是从:“道”是“从”的宾语,借“是”提前宾语,原为“唯从道”,译为“只是随从道”。

③望:恍。[XC0003.TIF;]:惚,恍惚,不清楚。

④幽(yōu):隐微、隐晦。

⑤冥(mínɡ):冥暗不明。

⑥请(qǐnɡ):通“情”,指事物的本质。

⑦信:信息、信验。

⑧名:名字,引申指形态。去:失去。

⑨众父:指万物的开始萌生。父,引申为“开始”。

“译文”

有大德表现的人,只从属于道。道这个东西,恍惚不明似虚若有。恍惚不明啊!那里面有形象可见啊!不明恍惚啊!那里面有实物。隐微幽喑啊!那里面含有万物的本质。那本质甚至很真实,其中包含可以得到证验的内容。从现今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始终如一,形态没有变化,而是遵循着万物萌生时的样子。我凭什么知道万物发端的状态呢?就是依靠着这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