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轮船和军舰
10585400000009

第9章 轮船与航海

轮船是伴海而生的,因此讲到轮船,我们不能不提起航海。轮船与航海有什么关系呢?航海有时怎样发起的呢?下面就让我了解轮船与航海方面的知识。

1.海上的悠悠岁月——航海时代

在海上航行,对于远古人类来说,是一件新奇且危险的事情。但是到了今天,航海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那么,在它一路发展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呢?

(1)早期航海活动

人类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了航海活动,中国的航海活动出现得很早。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创造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的器物,已经在中国澎湖岛的良文港和台湾岛的高雄被发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候已经有从一块陆地通过水上到达另一块陆地的本领了。

世界的航海活动也很早就出现了。据说,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驾舟从现在的法国马赛出发,沿伊比利亚半岛和今法兰西海岸,再沿大不列颠岛东岸向北探索,航行到达粤克尼群岛,并由此折向东到达易北河口,这也是西方最早的海上远程航行。在此之前,地中海内的航行活动也相当频繁,并且还经常发生海战。公元前490年发生的历史上有名的希波战争中,希腊就曾以数百艘长约39米、3层桨座的战舰抵抗波斯舰队。

那个时代的航海人员,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只掌握了初级的引航技术,即凭借对地形和水势的辨认来计算远近,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判别方向。

(2)指南针和灯塔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可以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重大突破。宋代在远洋航行方面没有什么扩展,但在航海技术方面却有划时代的创新。指南针在船上的应用,成为航海技术上的重大创新与突破。指南针由中国发明创造的,把指南针应用到船上也从中国开始,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指南针在航海事业中的使用,不仅解决了恶劣天气下海上方向的辨别,而且为仪器导航开辟了道路,人类从此真正摆脱了海岸的羁绊,驰骋在更加广阔的海域中。而航海技术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指南针的改善和发展,人们创造出更适用于航海的罗盘。罗盘在12世纪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于是,欧洲海员也开始使用罗盘。现在船上通用的罗盘,则是经过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开尔文改进之后的罗盘。

1732年,英国开始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一艘小船,在横桁上悬挂一盏灯,用来指引行船,这便是第一艘灯船。独立战争前的1767年,美国在特拉华河布设浮标,之后在1820年换用圆柱形浮标。同年,在东部切萨皮克湾设置第一艘灯船。1850年,美国国会规定水路标志的颜色和编号制度。到了19世纪末,铃声、汽笛、灯光浮标相继问世。1910年,在纽约安布路斯水道设置了用高压电石气的发光浮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因而,灯船发展成灯塔,并一直沿用至今,为过往的行船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然而,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的时代则是公元15世纪之后。

(3)郑和七下西洋

中国的航海技术,经过汉、唐、宋、元几代人的积累和创新,到明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海上交通已经非常繁荣。1405~1433年,即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中国航海史上出现了一个高峰,那就是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开始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据资料记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有27800人。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率领船队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据资料记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有27000人。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起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郑和率船队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根据资料记载有27670人。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郑和第四次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船队第五次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由于经济空虚,仁宗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闰十二月(1431年1月),郑和宝船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起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资料记载有27550人。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历时近30个寒暑,经过30多个国家,最远航程到达非洲东岸(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郑和下西洋,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郑和下西洋,推行亲仁善邻,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和平友好形象。

郑和船队的远航,标志着明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航行早了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时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

(4)迪亚士、达·伽马的航海活动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里,东方被描绘成遍地黄金、富庶繁荣的乐土,这引起了西方到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潮。然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控制了东西方交通要道。他们对往来过境的商人肆意征税勒索,加上战争和海盗的掠夺,东西方的贸易受到严重阻碍。到了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他们把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样,两国的商人和封建主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殖民航海者。

差不多与郑和下西洋同一时期,葡萄牙亲王亨利于1420年在他任阿尔加维总督时办了一所航海学校,专门传授航海、天文和地图绘制等科学知识,并向海上派遣远征队。1487年,远征军在船长迪亚士的带领下,到达了非洲最南端——这个当时被称为“暴风角”的地方。葡萄牙国王认为,既然远征军能到达这里,那就有到达东方印度的希望,于是把这个地方更名为“好望角”。果然,在9年后,葡萄牙又一个船队在船长达·伽马的率领下,于1497年秋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发,再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于1498年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1499年,船队按照原路安全返回里斯本。从此,葡萄牙的船舶就经常取道好望角,驶向东方进行贸易。

(5)哥伦布、亚美利哥发现新大陆

当葡萄牙人热衷于一条绕过非洲南端到印度去的全程水路时,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地圆学说的影响下,设想向西直驶,渡过海洋,或许可以更迅速地和更容易地到达东方的印度、中国和日本。在这一理论设想下,哥伦布得到了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萨伯拉的援助,并于1492年8月率领三艘圆首方尾的小帆船从帕洛斯出发,向西航驶,以期望到达印度。1492年10月,哥伦布终于发现了开辟新航路陆地圣萨尔瓦多,他以为这就是印度附近的一个海岛,然而这只是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岛。当时,哥伦布并没有意识到他所登岸的是一个新大陆。

哥伦布虽然是第一个登上这个大陆的欧洲人,但他却不是第一个认识这是一个新大陆的人。认识它是新大陆的是另一个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亚美利哥于1499~1500年与人合作,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口。当他于1501~1502年第二次到达这块大陆的时候,证实了这里并不是亚洲,而是一个新的世界,后人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洲为亚美利加州。

(6)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①横渡大西洋

1519年9月20日,注定是个被历史载入史册的日子,麦哲伦率领着拥有五条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队出发了。船队在大西洋中航行了70天,11月29日到达巴西海岸,并于第二年的1月10日来到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湾。船员们以为到了美洲的尽头,并可以顺利进入新的大洋,但是经过实地调查,那只不过是一个河口,即现在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

1520年3月底,此时的南美已经是隆冬季节,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驶入圣胡安港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寒冷,粮食短缺,船员情绪十分颓丧。船员内部发生叛乱,三个船长联合反对麦哲伦,不服从麦哲伦的指挥,并责令麦哲伦去谈判。麦哲伦派人假意去送一封同意谈判的信,并趁机刺杀了叛乱的船长官员。

不久,麦哲伦在圣胡安港发现了大量的海鸟、鱼类和淡水,船员的补给也很快得到了解决。同时,麦哲伦发现附近还有当地的原住居民。这些人体格高大,身披兽皮,他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把湿润的兽皮套在脚上,且长至膝盖,雨雪天就在外面再套一双大皮靴。因此,麦哲伦把他们称为“大脚人”,并以欺骗的方式逮捕了两个“大脚人”。麦哲伦把他们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船舱里,作为献给西班牙国王的礼物。

②穿越美洲

1520年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继续南航,准备寻找通往太平洋的海峡。经过3天的航行后,船队终于在南纬52度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湾。麦哲伦派两艘船只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太平洋的水道。然而,这天晚上便遇到了一场风暴,狂飙呼啸,巨浪滔天,派往的船只随时都有撞上悬崖峭壁和沉没的危险,如此紧急的情况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峡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峡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居住在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喜欢燃烧篝火,于是形成一种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的景象,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麦哲伦高兴极了,由于他在夜里见到陆地上的火光点点的,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今天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20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太平洋。

③进入太平洋

当欧洲人的商业活动频繁出入于大西洋的时候,其实他们还不知道太平洋的存在。这个比大西洋古老得多的、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它卧伏在亚洲之东、美洲之西的巨大海盆上,那时还不曾有欧洲人闯入过。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在巴拿马西岸的高山上,发现了新大陆和亚洲之间,有一个宏伟的大洋,当时,欧洲人将其称为“大南海”。

船队在100多天的航行中,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因此麦哲伦的心情非常轻松。好像上帝帮了他大忙,于是麦哲伦就给“大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这辽阔的洋面上,看不见陆地,遇不到岛屿,食物短缺,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为了活命,他们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拿来充当食物,有时,他们甚至靠吃木头的锯末粉来维持生命。

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三个有居民的海岛,这些小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岛上土著人皮肤黝黑,身材高大,他们赤身露体,却戴着棕榈叶编成的帽子。岛上的居民很热心,他们给船员们送来了粮食、水果和蔬菜,在惊奇之余,船员们对居民们的热情无不感到由衷的感激。但由于土人们从未见到过如此壮观的船队,对船上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相当的新奇感,于是从船上搬走了一些物品,船员们发觉后,便大声叫嚷起来,把他们当作强盗,还把这个岛屿命名为“强盗岛”。当这些岛民偷走系在船尾的一只救生小艇后,麦哲伦非常生气,他带领一队武装人员登上海岸,并开枪打死了7个土著人,放火烧毁了几十间茅屋和几十条小船。这也是麦哲伦的航行日记上很不光彩的一页。

船队往西继续航行,来到现在的菲律宾群岛。此时,麦哲伦和他的同伴们终于首次完成横渡太平洋的壮举,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且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麦哲伦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

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他的航行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并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些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④麦哲伦之死

事实上,麦哲伦本人并没有完成环球航行。他为了扶持一个忠于西班牙的土著君主,卷入了一场致命的当地人争端中,并在战斗中丧生。所以,他并没有彻底完成环球航行,而是由他的舰队在他死后继续航行,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有意思的是,虽然是由麦哲伦组建的欧洲人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但是第一个实现环球旅行的人却不是西方人,而是麦哲伦的一个名叫恩里克的东方奴隶。这个奴隶在几年前被人从印度贩卖到西方,麦哲伦又带着他从西方航行,到达他的故土菲律宾群岛,当他听懂了当地土著人的言语,也就证明人类完成了第一次环球旅行:人在一个起点上一直向东方或者向西方航行,最终都会回到他的起点。

一天,麦哲伦船队来到萨马岛附近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想在那里补充一些淡水,并让海员们休整一下。邻近小岛上的居民前来观看西班牙人,并用椰子、棕榈酒等换取西班牙人的红帽子和一些小玩物。几天以后,船队向西南航行,在棉兰老岛北面的小岛停泊下来。当地土著人的一只小船向麦哲伦船队驶来,麦哲伦的一个奴仆恩里克用马来西亚语向小船的桨手们喊话,他们立刻听懂了恩里克的意思。两个小时后,驶来了两只大船,船上坐满了人,当地的头人也来了。看到恩里克与他们自由地交谈,麦哲伦才恍然大悟,现在又来到了说马来语的人们中间,离“香料群岛”已经不远了,他们快要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了。

岛上的头人来到麦哲伦的指挥船上,把船队带到菲律宾中部的宿雾大港口。麦哲伦表达了愿意与宿雾岛的首领友好的诚意,还准备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但条件是他们得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属臣。为了使首领信服西班牙人,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宿雾岛的首领接受了这个建议,一星期之后,他携带全家大小和数百名臣民作了洗礼,在很短的时期内,这个岛和附近岛上的一些居民也都接受了洗礼。

麦哲伦成了这些新基督徒的靠山,为了推行殖民主义的统治,他又插手了附近小岛首领之间的内讧。夜间,他带领60多人乘三只小船前往小岛,但由于水中礁石较多,船只不能靠岸,于是麦哲伦和船员50多人只能涉水登陆。不料,反抗的岛民们早已严阵以待,麦哲伦便命令火炮手和弓箭手向他们开火,可还无法攻破。接着,岛民向他们猛扑过来,船员们抵挡不住,只能边打边退,而岛民们仍旧紧紧追赶。麦哲伦急于解围,下令将这个村庄烧毁,以扰乱人心。但是事与愿违,岛民们见到自己的房子被烧,更加愤怒地追击他们,并向他们射来了密集的箭,扔掷了无数的标枪和石块。当他们得知麦哲伦是船队司令时,攻击更加猛烈,许多人甚至奋不顾身,纷纷向麦哲伦投来标枪,或用大斧砍来。就在这场战斗撤退中,麦哲伦被岛民投来的标枪刺中腿部跌倒在地,虽然他继续奋力逃生,但由于腿部被刺,他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最后还是被追上来的岛民们砍死。由于船员们撤退紧急,连岛民们是怎么处理的麦哲伦尸体至今都无人知晓。

(7)航海技术的进步

1569年,佛兰德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圆柱心射投影图由于非常适于航海使用,成为现代航海图制绘的基础。墨氏海图的特点在于: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任何两点,就是这两点之间的航向线,而且这条航向线是以恒向角交于子午线的。只要守定了所设的罗经航向,就能无误地从一点驶到另一点。

为了解决海洋中船舶的准确定位问题,13世纪以来,人们进行过多种尝试。例如测量月球与其他天体的角距来求经度,但需经过非常烦琐而复杂的数学计算,即使1614年问世的纳皮尔的对数计算表,也不能减少多少计算量。

在此之后,虽然有很多新的计算经度的方法,但都没有过离开观测月球与天体的角距的基本理论。一直到1735~1765年的30年中,英国人哈里森研制成基本上可用于海船的天文钟,1766年经过勒普瓦的改进,1825年才生产出可以在海船上使用的天文钟。至此,测月球与天体的角距以求经度的方法才开始废弃不用。

1843年,美国船长萨姆纳发现了天测位置线,也称萨姆纳位置线。1875年,法国海军军官圣伊莱尔提出了“高度差方法”,此法也叫做“截距方法”。从此,航海者就可以方便地在海上通过对天体高度的观测,计算出准确的经度和纬度了。

2.海上的不劳而获者——海盗

提起航海,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海盗。海盗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犯罪行业,指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船只的劫匪。海盗是随着海上贸易的出现而出现的,有海上商业贸易以来,就有了海盗的存在。特别是在航海发达的16世纪之后,只要是商业发达的沿海地带,就会有海盗的出没。这个犯罪行业的主要特点是:海盗者大多不是单独的犯罪者,往往以犯罪团体的形式进行集体打劫。

(1)海盗历史

海盗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海盗行为这个词,也是在17世纪之前被最早使用。希腊的史学家布鲁达克,在公元100年左右给海盗行为下了最早的明确定义,他形容海盗是那些非法攻击船只以及沿海城市的人。海盗行为最早出现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海盗行为这个词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公元9~11世纪的挪威掠夺者,他们不被称为海盗而被人们称为“维京人”。因为当时维京人在欧洲的海盗行为相当猖獗,所以就用“维京人”来特指海盗。在中世纪,英格兰“维京人”这个词也有另外一个比较流行的意思“海贼”。与现代词汇连接最紧密的海盗解释出现是在18世纪,即“歹徒”。这表示即使你不是军人也可以随时杀死他们。最早的国际法中也包括了关于针对海盗的法令,这是由于大部分海盗都在所有国家的国界之外活动。

(2)与海盗历史不可分割的维京人

维京人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欧,即今天的挪威、丹麦和瑞典。当时,欧洲人更多地将他们称为北方来客,维京则是他们的自称。在北欧的语言中,“维京”这个词语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维京人的远航遍及整个欧洲,南临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但他们第一次在当地百姓面前出现,就是以海盗抢劫掠夺的身份出现的。

维京人虽然人数较少,但个个都是非常强悍的战士,他们海上抢劫的特点就是依靠周密的策划与出其不意的突袭。在战斗中,他们又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狂热,剽悍得不畏死亡,以至于人们谈“维京”色变。他们的突击通常分成两节:先在远距离上投掷长矛,发射火箭;然后再用剑和战斧做近距离的攻击。在海上相遇时,海盗会遵守古老的传统,一声不吭地将船系在一起,在船头搭上跳板,然后依次上场单挑,每个走上跳板的人都面临这样的命运:或者将对方统统杀光,或者自己战死,再由后面的同伴替自己报仇。如果感到害怕,也可以转身跳进海里。排在船头第一个上阵的人,通常是最精锐的战士,他们在战斗中赤裸着上身,发出粗野的吼声,因此,战斗往往会显得更加惨烈。

维京海盗强大而且骇人,这种战士被称为狂战士。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种原始的战斗会激发出如此惊人的人类本性,狂战士的故事也被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公元789年,一伙维京海盗洗劫了多赛特郡,从此英格兰就不断地受到骚扰。当地人与强盗们英勇地战斗,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选择缴纳赎金。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是更加助长海盗们的嚣张气焰,在防守薄弱的地区,维京海盗更是猖獗。

然而,海盗的斧头毕竟无法和上帝的力量相抗衡。维京人在征服的过程中,高傲地将欧洲大地踩在脚下,可是基督教却慢慢地侵蚀了他们的灵魂,改变了他们的信仰,他们融入了曾经被自己征服的文化——征服者变成了被征服者。

(3)海盗的黄金时代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航海贸易事业变得热闹起来。新大陆的发现,殖民地的扩张,使得世界各地游弋着各种各样满载黄金和其他货物的船只,各国的利益竞争和对殖民地的野心更为海盗提供了活动最大的温床。随着私掠许可证的出现,海盗活动开始变得“合法化”。私掠许可证听起来有点强盗逻辑,例如能通过合法或者外交手段来获得对他损失的补偿,能得到一封荷兰政府授权的私掠许可证。这样的许可证允许他通过俘获德国商船来弥补损失。

后来,各国政府使用这些许可证作为国家的工具来加强海军,使本国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又多出一支能够攻击敌国商船的海上力量。有人曾戏说:全英国就是一大群海盗,而伊丽莎白就是最大的海盗头子。虽然这样说可能有点过分,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海盗的霸权和嚣张。在这个自由与荣誉共存、炮声伴随海风齐飘的海盗黄金岁月,一批著名的海盗头子涌现出来,比如基德船长、“黑胡子”蒂奇、“黑色准男爵”罗伯茨等都成为了海盗史上的传奇经典。

这个时期,海盗使用的武器主要是短火枪和水手弯刀。短火枪的携带和使用都非常方便,成为海盗的最爱。水手弯刀比一般的刀剑略短,刀身呈弧状,用来近战劈砍非常方便,是海盗们的主要武器。除此之外,他们还配有利于狭小空间作战的匕首,登船时用来砍断索具和网的登船斧,较短火枪而言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枪……海盗船上还装备了大炮,可以发射单颗大铁球,也可以同时发射多颗小炮弹,另外还可以发射专门用来对付敌人桅杆的铁链弹——用长铁链连接的两颗大铁球。

(4)海盗的没落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各国海军实力大大加强,海岸巡逻也变得更为严密,海盗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海盗几乎销声匿迹。然而,这并不代表海盗从此绝迹。1981年夏天,一艘“幽灵船”在巴哈马群岛附近出现,它挂满帆航行,不回答任何讯号,侧舷上布满弹洞,甲板上到处沾满血迹。经过调查,这艘叫卡利亚3号的帆船,两天前曾发出求救电报,电报称该船受到四艘无标志快艇的攻击。这一切显示着:海盗们死灰复燃了。同时,更快的船、更具威力的武器都使海盗们成为更难琢磨和更有危害性的暴徒。但纵向地看海盗发展的历史,它毕竟是在走向没落的。

(5)索马里海盗

印度洋在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一片水域(即亚丁湾),两年前还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航道之一,如今却海盗猖獗,使各国船只闻之胆寒。2008年第二季度,全世界共发生了62起海盗袭击事件,其中就有24起发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已经超越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海域,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2008年7月20日,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航行的日本商船“斯特拉·玛丽斯”号发出了一条令人胆寒的求救信息——“海盗登上甲板”。当时,一艘正在巡逻的法国军舰收到信号,火速赶往事发海域。可是商船已被海盗转移,20名船员和大量货物成为海盗的战利品。这又是一起武装海盗劫船案件。

索马里海盗的行为极其恶劣,他们袭击的目标不仅包括商业货轮,也包括联合国和其他国家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2007年,3艘世界粮食计划署船只在索马里海域受到袭击。这一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的愤怒,联合国最终在征得索马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同意西方各国派遣军舰驻扎亚丁湾海域。

索马里海盗非常狡猾,他们先将船只装扮成普通的大型帆船,然后驶出海岸线240千米海域,再开始寻找可攻击的目标。那些装载量大、船体下沉、行驶速度慢的货轮通常成为他们最喜欢的猎物。在确定目标后,海盗们通常会兵分几路,派出轻量小船,悄悄接近目标。他们把带钩子的绳子固定在目标船体上,爬上甲板,拿出机枪或手榴弹威胁船员。有时候,远处的海盗船也会配合行动,发射火箭弹来攻击目标船只。待船员们逃跑时,海盗们立即上船劫持财物,绑架船员,并控制整个船只。

为了制服猖獗的海盗,美国及其盟军将最先进的军舰布置在亚丁湾巡逻。但是,与狡猾的海盗相比,多国部队的军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扬尼克·博苏是法国“雅各布特”号巡洋舰的舰长,这艘巡洋舰装备了很多武器,可以从几百千米外追击船只。但扬尼克抱怨说:“大型军舰在亚丁湾毫无用处。这个海域地处‘非洲之角’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很多小型捕鱼船和货轮在此行驶,鱼龙混杂,为海盗船只的出没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找到他们谈何容易?”

导致索马里海盗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索马里共和国国内局势极度混乱。2006年,索马里大部分地区被教派武装所控制,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当然海盗这个职业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有违反,必定受到法规的惩罚。国际海事局官员指出,这种法规很有效,“2006年的整个夏季几乎没有海盗袭船事件发生”。但是由于布什前政府怀疑当时的索马里政权为国际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和庇护,因而全力阻止教派武装组织掌控索马里政权。2006年10月,美国政府暗中支持埃塞俄比亚出兵入侵索马里,推翻了当时的索马里政权。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帮助下,索马里组建了由美国支持的过渡政府。但是,过渡政府仅能控制首都摩加迪沙,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再次陷入无政府状态,局势一片混乱,这无疑成为了海盗抢劫的成因。

3.高科技 自动化——现代航海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海上航行开始趋向于快速化和自动化,相应地航海技术也有了明显地改进和提高。

(1)奥米加导航系统的应用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出现的奥米加导航系统,于1966年开始建台。虽然全球范围内只设8个发射台,但它却能使航海船舶在任何海域、任何时间、任何气象条件下,选择有利的配对台组,获取双曲线信号以测定位置。由于接收机内装有微处理机,因此可以自动给出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奥米加系统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覆盖任何地区,甚至一定深度的水下区域。航行中的船不论在哪个海域和时间,只要有一台奥米加接收机,就能获得它的准确定位。但如果遇到电离层的突然波动、雨滴静电、天电效应等等,奥米加信号的接收就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这统定位的准确度。

(2)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地面无线电导航系统,在技术上总会受到这种或那种条件的限制。所以,当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送入轨道后,人们就渴望卫星能给导航系统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在先后发布的多种卫星导航方法中,唯一被采用的是美国海军宇宙航空学习小组研制成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这个卫星系统于1960年在伊斯坦布尔讨论会上第一次公布,1964年卫星进入轨道运行,1967年开放作为民用并运行至今。卫星经过上空时,船舶接收机会收到卫星的信号,比较卫星发射的频率和接收的频率以及卫星的轨道数据,经过机内微处理机的计算,就能在接收机的面板上显示出船舶所处的经度和纬度。

海军导航卫星系统的卫星轨道高度只有1000多千米,这使得它的覆盖区域受到限制,尽管这个系统有6颗卫星按一定轨道分布在天空运行,中纬度地区也还得在每隔90分钟才能获得一次定位的机会。一般情况下,该系统所得的定位数据都比较准确,接收机定位的准确度,一般都可在半径为0.15千米的圆内只有当卫星经过上空时,它的仰角大于80度或小于10度的情况除外。

航行中的船舶利用海军导航卫星系统,要隔90分钟才能获得一次测定位置的机会,无疑这并不能充分满足航海的定位要求。现在正在发展一种称作“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导航系统,由18颗同步地球卫星组成,轨道高度在2万千米以上。这样就使得地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有4颗卫星进行连续的定位选择。

全球定位系统从1977年开始进行试验,美国海军和空军联合先送入天空6颗卫星,以后陆续增添至18颗,并且都是开放供航海、航空和航天使用。这样,全球定位就将提供一个真正全球范围的、连续的、全天候的导航系统,该系统的定位准确度可在10米以内。

卫星导航系统能保证很高的定位准确度,然而被动式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所提供的准确度对商船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由于商船的营运性质的不同,它对主动式的卫星导航更感兴趣。目前在试验的“海事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就是一种既可导航又可通信的系统。它的优点在于,导航的同时主管部门还可与船舶保持不断地通信联系,可以随时掌握船舶的动态,对船舶的运行作更有效的调度。

(3)自动标绘雷达的应用

自动标绘雷达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出现的,是对船舶避碰有很大作用的导航设备。在此之前,航海者要对通过雷达观测获得的信息进行标绘作业,量取与会遇船的最近会遇距离(CPA)来判断与会遇船有无碰撞危险,并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自动标绘雷达问世后,标绘和判断完全可由装置在雷达内的微处理机运算,并在荧光屏上显示。如果有可能发生碰撞危险,装置会自动地以图像和音响发出警报,并进行模拟避让。由于自动标绘雷达对保证航行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际海事组织规定1984年9月1日以后建造的10000总吨以上的船舶,都应装配自动标绘雷达。

(4)航海自动化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在微处理机应用到船舶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自适应自动操舵仪。当船舶的载货和航速发生变化或外界条件(气象、海浪)发生变化引起船舶操纵性能变化时,这一装置就能感测到这些变化,并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保持最佳的操舵状态。

航海技术应用到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后,各种航法计算实现了自动化,船舶定位实现了自动化,船舶的机舱管理、驾驶操纵也实现了自动化。集合这些自动化系统就能构成船舶驾驶自动化的综合导航系统,但目前这个系统还有许多环节需人工来操作,仍属于半自动的性质。近期研制的综合导航系统不仅对会遇船舶,而且对岛屿、礁石等障碍物也可自动避碰。另外,该系统还可贮存全部海图资料、航行通告、气象海浪等有关信息,从而完成航线选择过程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