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妈妈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10583200000005

第5章 尊重必须从一言一行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父母要自然地尊重孩子,这是父母的义务。也许只有这样做,我们平时所面对的和孩子相处的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尊重孩子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有一天,我们在外地过了一个桃花节,天已经很晚了,我和丈夫决定立即回家。

丈夫都准备动身了,便四处张望孩子在哪里,还不时地呼喊孩子,说我们回家了。我立即意识到,就这样回去不行,这样做有问题。因为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我们还没有征询她的意见。虽然理由很充分,孩子也应该会同意,但我们为什么不问问她呢?何况,就像我与丈夫一样,还不都是认为应该回家了,但彼此还要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对方的意思,得到对方的同意吗?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对孩子也一视同仁?

于是,我们找到孩子,说明原因,并且征询她的意见。孩子虽然玩兴未尽,不舍得离开这个地方,但站在我们中间的她还是郑重地做出一个决定,红扑扑的脸上欣然表露出了同意回家的意思。

这样,我们就一起上路了,平淡而又高兴。你看,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啊!我们平时习惯了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孩子的时候,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像这个时候谁又来指责我们?如此下去,父母被放纵得无知无畏,而孩子却备受压抑,到头来还把所有的账都算在孩子身上。想到这里,我就不免心中一阵愧疚,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内心树立孩子在家庭中的独立地位,免得一不小心,又犯了老毛病。也许只有这样做,我们平时所面对的和孩子相处的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我们应该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

回想起那次过桃花节,我心中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其中有件小事,让我记忆深刻。

游玩中,我们需要跃过一条水流湍急、两边杂草丛生的水沟,才能到达对岸。我和丈夫一下子就跨过去了,但孩子却要冒一定的危险才能过去。因为孩子的跨步较小,显然要吃力些。于是,孩子左试右试了几下后,不敢跳,便放弃了,要我们抱她过去。

我们衡量了那个沟的宽度与孩子的跨步,觉得孩子要是勇敢一点儿,跳过去应该没有问题。我们便强烈要求孩子自己跳,说这是她自己的责任,我们不能配合。

孩子便撒起娇来。但我们不管孩子怎么闹,下定决心就是要让她做自己应该做到的事,还宣布:“我们再等你一小会儿,如果还过不来,我们就先走了,也绝不讲任何条件。”

当我们已经开始离开的时候,孩子却突然跳了过来,并愉快地跑到我们面前,在我们面前又蹦又跳的。显然,孩子从这一大步的跨越中,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就和乐趣,也树立起了自信心。孩子没有怨我们,只是像一只小鹿一样,在旁边的树丛间跳来跳去。可见,教育孩子,要从每件小事做起,把每一件事都当做是一次教育的机会,这样就能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品格和能力。

我们的关心不能伤到孩子的尊严

父母一般以为只要对孩子有利,就一定是关心孩子。其实,关心孩子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责任。孩子不是接受施舍的人,只要父母付出了,就没有问题。其实关心孩子还要从根本上做好,否则就不是关心孩子,而是草率地对待孩子了。我认为,尊重孩子是首要的事情,所以要关心孩子,首先就要尊重孩子。

有一次过儿童节,孩子在学校的游乐活动中因不慎而滑入了水中。丈夫条件反射般准备冲过去帮助,我看见了,示意丈夫不要帮忙。但丈夫执意不听我的话,坚持要去拉扯孩子上岸。结果,几把拉扯中,孩子觉得很丢脸,好像显得自己没有能力似的,羞得面红耳赤,对着爸爸大喊大叫,让爸爸不要来帮忙。我赶紧手忙脚乱地把丈夫拉开了,让孩子自己去挣扎努力。最后孩子站起来了,并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片掌声。

后来,我对丈夫说:“这里的活动,早就考虑好了安全问题,根本用不着你担心。这正是孩子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时候,结果被你搅了局,搞得孩子很不开心。你表面上是在关心孩子,实际上你从心里想过没有,承担过这份关心的责任没有?是不是把关心落到了实处?”丈夫听了后,若有所思。

其实,父母有很多教育方法需要反思,往往在似乎合情合理的情况的掩盖下,却是充满了错误,结果事与愿违,从根本上一直伤害着孩子。

不能给孩子制造变味的尊重

今天,我参加了孩子所在学校的全校家长联谊会,会上,校长在讲话中提到:“希望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用尊重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期孩子们更加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我回家就纳闷了,越想校长的这句话,越觉得不对头。我想:既然说的是尊重,但为什么不说学校和家庭如何放下架子,还孩子以权力,与孩子配合,互敬互重呢?而处处却说的是用尊重来做什么。我知道,现在有一股教育思潮,就是要用尊重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责任感,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的目标。我就想不通了,既然是尊重孩子,就不应该有什么目的,而是真心实意地尊重孩子,以尊重为本,达到尊重的真实性。即使要达到什么目的,也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为了目的而尊重孩子,不然还叫什么尊重?岂不是利用尊重干着不尊重孩子的事吗?

丈夫回家后,我给她讲了这件事。我说:“既然是要尊重孩子,就要踏踏实实地尊重孩子,改变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根本关系,重塑我们的价值观,重新打通培养孩子的新思路。孩子又不是笨蛋,你用尊重作饵、或者作手段,难道孩子看不出你的虚伪吗?这样下去,表面上是尊重孩子,实际上是更加不尊重孩子,最终导致孩子更大的逆反。可见,要尊重孩子,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事,更是态度上和行为上的事。”丈夫也觉得这事是有点不妥,便说:“确实不应该这样,要是大家都照你说的去想和做,就好了。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