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妈妈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10583200000028

第28章 主动的生活会让孩子拥有超强的能力

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生活环境,是父母的责任。最好的生活环境能支撑最好的心态,从而使孩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其中,只要父母顺应自然、尊重孩子的个性,就能让孩子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

我们往往被动地在生活,却总是以为自己很主动。

其实人生就是在于“秀”

记得小时候,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做天下最难的事,似乎只有这样做才有意义,做其他的事都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虽然这是个很幼稚的想法,但从我的精神角度来说,就确定了我一定要以精神追求为主,而后才适用其他事情。

现在看来,这样的事情,就有点儿不现实。是的,功名利禄虽然显得比较轻薄,但似乎不追求它又是不行的,所以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还是主动追求功名利禄。但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最终又觉得自己空虚。因为他以追求功名利禄为止,没有把功名利禄的作用又很好地反馈到人。

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功名利禄本来是为了人服务的,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更主要是考虑把这个追求,如何与实现自我价值相结合起来。当一个人过分地追求功名利禄之后,他就不会过多地考虑如何利用功名利禄为自我的精神质量服务。最终落得为了功名利禄而功名利禄的可悲境地。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一个人最终都是通过包括功名利禄等在内的活动,来体现自我的精神价值,再表现为行为的时候,就是通常所说的“秀”。而这个精神,当然就是主动性地以一贯之的展示。

我想,在我小的时候,虽然父母常常说我很不现实、雾里看花,但现在看来,那个想法却是好的,是最真实的自我实现。

我庆幸父母对我的教育没有歪曲我,我没有失去平衡、尊严、空间等。不论我走的是一条多么艰险的道路,那都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一条路。而社会对我的认可,最终也印证了我所走的路是正确的。

让孩子设计生活

有一次,我在家做猪肉臊子面。孩子回家后从我身边无动于衷地走过。我突然有一种怪怪的味道,觉得父母总是把孩子当做吃饭的工具。这样对待孩子,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我马上认识到这样尴尬的场面应该结束了,不能把家务总当做一种被动的行为,它应该变为一种主动的行为,归还孩子作为加入其中的权利。让孩子加入到我们的家庭设计中,让孩子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家务事也还原为精神行为。于是,我对孩子说:“柯纹,今晚我们吃猪肉臊子面,你觉得如何?”在孩子考虑的过程中,我又说:“下一次用什么做臊子,怎么做,由你来决定好吗?”孩子闻讯,缓了缓神,立即感觉到这里很有趣,从一种莫名其妙立即转化为欣喜,说道:“好啊,真好玩儿。妈妈,我们下次用鱼做臊子如何?”我没想到孩子一下子就接受了这样的方式,愣了一下说:“鱼有刺,不太好做臊子吧?”孩子又说:“那我们不做臊子,把鱼熬成汤,做鱼汤面如何?”我说:“好啊!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鱼汤面,嗯,就鱼汤面。”

此后,每天的伙食怎么安排,一般都是大家讨论。不管食物的设计合理性有多少,我们都尽量保留孩子的意见,让她有了践行的机会。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带入整个生活,而不能让孩子成为生活设计图外边的流浪儿。生活不仅仅是生活,它是要去品味的,谁也不能剥夺孩子的这个权利。我想,如果谁剥夺了孩子的这个权利,谁就是不称职的父母和监护人。

让孩子慎重对待电视的诱惑

有一次,孩子在用电脑写一点东西,在写的时候,有时还看看电视调剂调剂。

孩子本身是一个喜欢搞笑的人,当看完一个电视台的秀舞比赛过后,正准备再着手自己手头的东西,这时节目马上又变为小品节目,真是好节目不断啊。

当孩子还没有看完这个漫长的节目时,就有点儿不安起来,急起自己手头上的事了。随后,她又喜欢、又忧心忡忡地把这个节目看完后,哪知另一个好看的节目又开始了。孩子当时真的是烦乱起来,一时不知如何取舍是好,就这样一直被电视节目拖着走。这可是个问题啊,到底还继续看不,两种心理打起架来。继续看吧,好像心理挂着写作,继续写作吧,但又觉得丧失了观看的机会。我看到这种情况后,告诉她抓住自己更加重要,于是,她就把电视机“啪”地一下关掉。幸喜关掉得还算及时,孩子还能恢复平静写作的好心情。

后来我想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不在时间上加以控制的话,就是在被电视控制了,真的会失去自我。如果一味死心塌地看别人的表演,别人还是主动的,自己还需主动。要改变这种状态,自己必须主动起来去看别人的表演,才具有主动选择其他事的能力,要经得起别人的节目的诱惑,不是一直要去看。所以,我们的生活必须主动,才能够驾驭生活,成为生活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