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女娲的遗珍:琉璃
10581100000018

第18章 伊斯兰教与琉璃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生前曾对弟子们说:“学问虽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交流密切联系,影响深远。

琉(玻)璃制品是西亚、北非和西方的传统产品,伊斯兰教兴起后,继承了古代琉璃的生产技术并发扬光大。从公元7世纪到15世纪,大量的伊斯兰琉璃制品流入中国。其中最典型的当属1974年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辽墓出土的一件琉璃调味方盘。其盘面中部下凹呈一圆形浅盘,四角下凹为四个桃形浅盘,有用金属修补的痕迹,可见其主人对这盘子的珍惜程度。

文人吴莱(吴渊颖,1297~1340)在《楼约禅师玻瓶子歌秋晚寄一公》中有言,“玻璃瓶子西国来,颜色绀碧量容杯”。14世纪埃及、叙利亚所产的马穆鲁克朝描金釉彩琉璃,曾经在中国流传过。葡萄牙里斯本古里基安博物馆藏有两件从中国购买的描金釉彩的琉璃品,其纹饰有许多中国的元素。这一类传世琉璃品可能是当时的外交礼品,也有的是伊斯兰教的礼器。1922年有外国商人在通信中写道:“在山西绛州穆罕默德寺院(清真寺)……两件马穆鲁克朝描金釉彩琉璃品是从那里得到的”。伊斯兰教琉璃品不仅充满伊斯兰教文化的气息,同时又有中国文化的元素,它成为多种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