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长的烦恼
10573800000005

第5章 学习现状形成的原因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自然也大。根据观察,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物质逐渐丰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现在物质丰裕,特别是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对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表扬、鼓励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小朋友们都可以自己想想,是不是每次取得一定的进步,爸爸妈妈都会买玩具,带我们上游乐园来奖励我们,这就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小朋友们的童年更精彩了。

2.教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

小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很多小朋友都是在自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成长的,特别是暑假,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照看他们,他们都会到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过暑假。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啊?祖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细心照顾我们,都会准备各种我们爱吃的饭菜和零食,但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照顾太多,我们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什么事情都要大人的帮忙我们才能做好,部分小朋友甚至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

3.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爸爸妈妈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了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却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样要接受教育。他们总是会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满,要努力,因此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爸爸妈妈对小朋友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放纵,胡作非为。

小朋友们都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爸爸妈妈的希望。在家庭中,爸爸妈妈们都会无一例外地对自己孩子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情况下,爸爸妈妈的期望成为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成为我们肩上沉重的压力。小朋友们都喜欢听“好听的”,也就是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所以不能不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操之过急。可是过高的要求却使小朋友对自己失去自信,在一次次的否定中,小朋友们也误以为自己就是差的,就是笨的,导致最后不敢再尝试。这就形成家长的过高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所以啊,爸爸妈妈也是影响我们小朋友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呢;所以啊,小朋友们要好好和爸爸妈妈沟通交流,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和爸爸妈妈成为好朋友、好伙伴。

4.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自我表现欲过强

在这里,有些小朋友在班级集体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大多数家庭独门独户,没有交往的小伙伴,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集体中往往几个能干的学生无法合作做好一件好事,不懂得互相帮助。现在我们都是居住在小区里面,很少能和别人家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也就造成了很多小朋友都只关注自己,不关心他人的不好的习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有的小朋友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但是,只要老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就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讲话、吵闹,有得甚至闹得无法上课。这部分小朋友,只是希望老师注意他,并看到他有能力。

独生子女和其他非独生子女相比,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受爸爸妈妈的重视,因为爸爸妈妈有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把这部分小朋友当做手心里面的宝贝,疼爱得不得了。所以他们接受的教育比非独生子女要多。他们懂事早,但由于有些爸爸妈妈教育的方法不对,不注意让我们自己去与周围同学、大人接触,不注意给他们讲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故事,所以,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好以自我为中心。

目前,某些爸爸妈妈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依照小朋友的喜好来办,一切活动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独生子女在家处处受到特殊照顾,有的甚至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颠倒了家庭关系中的主次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小朋友们缺乏劳动的意识和习惯,半点活儿都不想干,有些家长也不想让他们干,怕他们累着。结果许多独生子女在小学从未叠过被子,从未洗过衣服,连红领巾也让父母给系,上学、放学时书包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给背着。这种特殊的照顾,使他们养尊处优,高人一等,逐渐变得骄傲自满,没有礼貌,没有同情心,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跋扈、不顾他人的自私心理。这时候,小朋友呀,都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有多少小朋友会叠被子啊,有多少小朋友会主动帮妈妈洗碗啊,有多少小朋友会主动打扫自己的小屋子啊?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大家是不是一个很独立、很能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呢!

下面看看古人怎么对待这个问题的吧。

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

惠施和庄子都高兴地领受了,并去种在地里。

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的葫芦就种在不远的地方,但他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顾自做别的事去了。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一棵地相继死去,最后,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慢慢地,都开花结了果,而且,正如魏王所说的那样,长出的葫芦都很大。

惠施觉得很奇怪,就跑来请教庄子:“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所有的苗都死光了,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

庄子笑着答道:“你错了,其实我也是在用心管理的,只不过与你的方法不同罢了。”

“那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自然之法呀!你没见我到时候也要去地里转转嘛!我是去看看葫芦苗在地里是不是快乐,如果它们都很快乐,我当然就不用去管它们啦。而你却不管它们的感受,拼命地施肥,哪有不死之理啊?”

“这么说来,还是我害了它们?”

“就是啊!你的用心是好的,可是你不用自然之法,怎么可能得到自然万物的拥戴呢?”

惠施恍然大悟。

所以,有时候过多的爱反而是对孩子成长的束缚,就像故事中惠施的葫芦,虽然用心栽培,但是却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也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相反地,庄子并没有用心打理,但是却取得好的结果。其实爸爸妈妈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用心去宠爱孩子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而顺应孩子的天性任其发展又何尝不是一种高瞻远瞩的爱呢?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有方式的不同。而家长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更是对孩子今后发展的一种负责的做法,才能养成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和精神。

5.学校教育不当

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都知道,有部分小伙伴的心理不健康,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学校的环境造成的。在学校里,有的老师会不喜欢成绩落后的学生,就造成我们小朋友不喜欢学习,甚至喜欢恶作剧的心理,就会经常去乱扔同学的书本啊,欺负同学啊……还有,很重的学习负担都会影响大家的心理健康的。我们深有体会的是,现在我们小朋友的书本是越来越重,这也反映了小朋友的学习压力都很大。

6.社会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我们平常会看电视啊,会看书看报啊,都会接触到一些大人在社会中的东西。有些不好的思想也会影响我们小朋友的成长,小朋友们不能自觉判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所以在我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多不利于我们成长的因素。

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段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老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