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家教智慧
10569000000012

第12章 品格的力量

有一次,一位极有名望的高官前去看望犹太大哲学家斯宾诺莎。这位高官见他穿着一身皱皱巴巴的睡袍,不禁大吃一惊,提出要送他一身新睡袍。斯宾诺莎平静地说,一个人并不会因为有了一件好睡袍而变得更有价值,同样,“给一钱不值的东西加个昂贵的包装是极不合理的”。斯宾诺莎的话虽然不符合目前商业社会的潮流,却道出品格的意义。

《旧约》是犹太人永恒的圣书,《塔木德》则是犹太人实际生活的指南,而〈塔木德〉最提倡的就是伦理道德,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人主要品格的底线。犹太人最崇尚的品格有:追求真理、热爱劳动,博爱、谦虚等,我们不妨讲几则有关的故事:

有一次,国王哈德里安沿着加利利提拨利阿斯附近的一条路散步,看到一个老人在挖地,准备栽无花果树。

“如果你早些年的时候劳动了,老人,”他说,“你就不必这么大年纪还得劳动。”

“我年轻和年老的时候都工作。”那人回答说,“上帝这样对待我,他喜欢。”

“你多大年纪?”哈德里安问。

“100岁。”那人回答。

“100岁,你还在那里松土种树!”哈德里安说,“你指望吃树上的果子吗?”

“如果我配,我会吃到的。”老人说,“但是如果我不配,就像我的父亲为我种树,我为孩子们种树。”

有一个小男孩,他总希望能见到上帝。他知道要见到上帝得走很远的路。他收拾好一个小旅行箱,里面装了几个小馅饼和几瓶饮料,就上路了。

他走过了三个街区,看见了一个老奶奶,她坐在路边公园的长椅上,凝神地望着在草地上啄食的鸽子。小男孩在她旁边坐下,喘息片刻,擦了擦汗,打开了小箱子。他拿出一个小馅饼正要往嘴里送,却发现老奶奶定定地望着他,好像她很饿了。他于是把小馅饼送了上去,老奶奶面带感激的神色接过馅饼,向他笑了一下。这张笑脸真好看。小男孩想再看到一次,他又送给她一瓶饮料。老奶奶又向他笑了笑,小男孩高兴极了。

他们就那样坐了一个下午,一边吃,一边笑,可谁也没说一句话。

天快黑了,小男孩觉得该回家了。他起身离开椅子走了几步,又转回来,他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老奶奶,而她回送给他最美丽,最动人的微笑。

小男孩回到家,妈妈马上发现儿子的脸上带着巨大的喜悦,她问:

“今天怎么了?你这么高兴?”

“我和上帝一起吃了午饭。”没等妈妈反应过来,他又加了一句,“你知道吗,我从没有见过像她那样美丽的笑脸。”

就在同时,老奶奶也回家了,浑身喜气洋洋的。她的儿子十分奇怪地问:“妈妈,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

“今天中午我和上帝一块儿吃了馅饼。”没等儿子反应过来,她又加上一句,“你知道吗,他可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得多!”

拉比问他的门徒说:“人怎么知道晚上过完了,白天来到了?”

门徒回答说:“在人能分得清远处的牲口是羊还是狗的时候,那就表示是白天了。”

“不对。”拉比说。

“那么,怎么才对呢?”——门徒反问师傅。

“是在人能看到别人的脸,而且看清他们是你的弟兄和姊妹的时候。因为如果你不能看到这个的话,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还是夜晚。”

谦虚给人们带来力量。

《塔木德》告诫人们说:“尽量隐藏自己的优点和功绩,就像是隐藏你自己所做的坏事一样。”同时又说:爬上知识之路,即达谦虚之顶。

在犹太人的历史中,那些贤人拉比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认为有优于自己的地方。

假如所遇到的人比自己年长,他们就认为他比自己更优越,因为他积善行的机会比自己多;

假如遇到的人比自己年轻,他就认为他所犯的罪比自己少,而同样尊敬;

假如别人所过的生活比自己富裕,拉比就认为他比自己做过更多的努力;

假如所遇到的人比自己贫穷,就会认为他尝过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痛苦,所以比自己有修养;

假如他遇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就对他的智慧表示敬意;

假如所遇到的人没有自己聪明,拉比就认为他所犯的错误比自己少。

对于犹太人来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求得别人的赞赏而夸耀自己的谦虚,这是非常卑鄙的行为。在他们的眼中,真正的谦虚绝非有意的做作,而是自然的流露。

正固如此,犹太人有这样两句谚语:愈是果实累累的葡萄,愈会垂下头来;愈是伟大的人,愈平易近人。水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的,不流动的水是死水,容易堆积脏的东西;由高处向低处流的水,则是非常清澈透明的。

一位父亲对儿子说,凡品格高尚者,会永远生活在白天,事业上很少绊脚石。反之,品质恶劣而又不懂自我提高修养者,永远行走在黑暗中。

§§第四章 犹太人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