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10564800000027

第27章 任性的逃离是一种伤害——听从教导,不跟父母顶嘴

成长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经常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跟在正在学走路的孩子身后,那份专注丝毫不逊于参加高考的学生。她担心孩子跌倒,恨不能替孩子走脚下的路。一但跌倒了她会从头到脚把孩子检查一遍,生怕孩子受伤,脸上的焦虑那么明显。把这个瞬间放大了就是我们的成长,父母专注的眼神始终跟在我们身后。孩子的“一发”会牵动父母的“全身”,任何一点微小的损伤都让他们焦虑不安。不同的是,孩子小时候会依赖这种关切,长大了却想逃离。父母的爱太密集,无微不至,连让风吹进来的缝隙都没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全面的爱,我们才能平安地长大。可等我们长大了,最先学会的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这份爱。对那些日复一日的唠叨产生反感,认为生活中那些琐碎的指点多此一举;认为他们总爱干涉我们的判断和选择,告诉我们“这样不对”或是“那样更好”。于是反抗的情绪慢慢滋长,开始和父母顶嘴、争吵,很多话我们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时我们并不知道那是一种伤害,还沾沾自喜地沉浸在小小的胜利中,那是多么无知啊!对于父母的爱,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他们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他们习惯了教育和帮助孩子,习惯了付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所以他们的爱没有减损,方式也没有改变。对于孩子,激烈的反抗是不可取的,反抗一片爱心是最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示,让他们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能自己作决定,他们不必再为这样的琐事操心了。如此这般,父母还会感到欣慰。在对与错的问题上,也要避免和父母发生争执。即使是父母的问题,我们也要学会包容。想想自己从小到大,犯的错误何其多呀:把父亲的剃须刀当玩具拆了,夏天把鱼缸放进冰箱里为鱼儿们解暑……每次父母笑着提起这些往事我们都不肯承认,因为父母的宽容让错事变成了趣事,他们可以原谅我们荒诞不经的过往,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他们的错误面前表现出宽容?更何况,我们认为的父母的错误,又有多少是真正的错误,有多少是源于我们认识和经验的局限?有人这样描写过他眼里的父亲:小时候,父亲很伟大,总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他的所有困难,那时,他心目中的父亲是无所不能的;长大一些后,他发现父亲也会犯错误,父亲不再是他心里的神,因为父亲也有瑕疵;后来,他比父亲还高了,他觉得父亲既平凡又保守,很多想法都落伍了,他不再需要父亲的指点;再后来,他也成了父亲,他想“那个固执的老头儿有时候也是对的”;等他的儿子也开始反抗他了,他想“我得回去看看我的父亲了,我要向他道歉,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伤害过他”;有一天他也老了,父亲早已去世,他经常怀念自己的父亲,他想:他是一个多了不起的父亲呀!一碗面条的启示他也忘了是因为什么和母亲发生争论的,只是后来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他忍不住喊了起来,争论成了争吵。母亲说了些他很不爱听的话,说他不懂事、没出息,说他脑子里也不知道天天在想些什么,说他参加那些社团是荒废学业。他在一气之下跑出家门,真想再也不回来了。母亲追出来问他去哪儿,他也懒得回答。他一路生着闷气,虐待着路旁的植物,心想:我怎么有这样的妈妈,把我说得一无是处,好像我不是他儿子,倒像路旁的一堆垃圾。走着走着,他觉得饿了。路旁的小餐馆里炒菜的香味扑面而来,他经不住诱惑走了进去。找个靠窗的位子坐定,他才猛然间想起自己没带钱。他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拿着菜单站在面前的老板,然后站起来,准备走人。“没带钱?”老板试探着问。他难堪地笑笑。“我请你吃碗面条吧,像你这样的大小伙子是不禁饿的,我儿子一回来就狼吞虎咽。坐下等着。”老板慷慨地说。他确实饿极了,想着以后再把钱送来,于是又坐下。一阵冷风吹进来,往外一看,竟然下起淅淅沥沥的雨。也好,更有理由留下了,他想。

吃完热乎乎的面条,地面已经湿了。他真心真意地对老板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老板说:“趁雨还不大,快回家吧,天要黑了,别让家里人担心。”老板的话像催化剂似的,在他心里起了一连串的“化学反应”,一碗面条都让他如此感激,而母亲给他做了这么多年饭他却没说过一声谢谢,还怨声不断,天天惹母亲生气。他一路跑回家,看到母亲正在门口张望,没打伞,衣服已经湿了。或许母亲只是出来看看,所以没拿伞,但出来以后她就忘了回去。他响亮地叫了声“妈,我饿坏了,饭好了吗?”“早好了,就等你回来。”母亲看他身上不太湿,知道他没淋雨,放心地笑了。父母的怒气像雪花,下得多,化得也快。不管他们嘴上怎么说,在他们心里,我们永远都是他们最爱的孩子。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察父母每句话背后的深意。棋盘上的人生父亲是个棋迷,他是在象棋的“熏陶”下长大的,经常在旁边看父亲一路“过关斩将”,他基本上就无师自通了。一天,他在外面把对手杀了个落花流水后,回到家非要和父亲交手,父亲也来了兴致,于是父子俩摆开了阵势。“我让你一车一炮。”父亲豪迈地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他满不在乎,当头一炮对准了父亲的中心大营。“好小子,一开始就来硬的。”父亲谈笑间就化解了他的第一拨攻势,几个回合下来,他已经损兵折将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谨慎,谨慎,再谨慎。”他告诫自己,可对手毕竟是父亲,他刚从那几个败将身上积累的制胜招数,在父亲面前根本没机会施展。正抓耳挠腮时,突然发现父亲的漏洞,他迅速拿起自己的车长驱直入,直导“黄龙”,嘴里大声喊着“将”。可谁知战“车”还没停稳,就被父亲凌空飞起的“骏马”踩在蹄下。他连忙说:“不算不算,重来。”“那怎么行,下棋要有棋风,悔棋算不得君子。”就这样,在痛失了车之后,他元气大伤,乱了阵脚。最后,他的将竟然被父亲的过河卒子逼得走投无路,只好缴械投降了。“儿子,你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吗?”父亲问。“技不如人呗。”

“这不是全部。你开始时急功近利,求胜心切,没有很好地排兵布阵,又不珍惜自己的一兵一卒,让他们‘阵亡’得没有价值;在失利的情况下自乱阵脚,不能仔细分析形式,失去了反击的机会;还有,你开始时轻敌,后来又轻视了最不该轻视的东西。”父亲说着举起那个过河卒,在他眼前晃了晃。然后拍拍他的肩,继续说,“想想吧,儿子。人生如棋,做人跟下棋一个样,好好想想,这些东西你以后用得着。”父亲站起身走了。他一直盯着那盘残局,回味着父亲的话。棋盘里蕴藏着微妙的人生。父母总是通过各种方式,费尽心机给我们启发和教导。我们应该铭记这些教导,走好自己的人生。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教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作为父母,他们最大的成功也许就是: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孩子。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很宽阔,容得下我一生的喜忧。任何时候,我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投奔,困了、累了、受伤了,就蜷缩在里面安睡。那个地方就是父母的怀抱——我生命的起点,灵魂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