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10564800000026

第26章 爱的空间里月明风清——常和父母聊天

成长总要伴随着改变,比如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从我们不赖在父母怀里开始,距离正渐渐拉开。后来我们不习惯在父母面前说心里话,不喜欢听他们的唠叨,却愿意和朋友促膝长谈,在日记里写下长篇累牍的心事。时间久了,才发现自己和父母的疏远。我们努力地建立起自己的空间,也就意味着父母的世界开始残缺。他们虽然期待孩子长大,一旦孩子真的长大了,他们会感到失落。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矛盾心情,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深谙其中的味道。父母也经历过成长,他们理解孩子,不会有过多的苛求。但无论父母还是孩子,心中都有一种渴望,渴望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回到最初的融洽。与父母交流意见,会在无形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是一种很不错的沟通方式。聊天几乎不受什么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自然亲切的氛围中,就能完成一次深入的沟通。有人说,孩子每天和父母聊天五分钟,不仅能促进情感交流,还能使人心情愉快,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有位著名的艺人在接受访谈时说,由于工作原因他很少在家,为了保持和女儿的亲密关系,他只要回家就和女儿聊天,最短半小时,告诉对方在分开的这段时间里自己都做了什么。这种聊天就像在填补感情上的空白,不让亲情有疏远的机会。和父母聊天的机会很多,我们也可以主动去创造一些适合聊天的氛围。在母亲做饭的时候,过去给母亲帮忙,一边择菜一边拉家常,这种氛围轻松而随便;早晨陪父亲去跑步,休息的时候聊几句,心里会充满活力和朝气;最好能经常拉上一家人去散步,走在“吹面不寒”的轻风里,用渐渐平静下来的心品味这一刻,有花有草,有说有笑,或许会在一瞬间有所领悟:原来这就是生活,是幸福的本来面貌。和父母聊的,可以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家人之间无所顾忌,打开话匣子,只管信马游缰好了。父母最关心的始终是孩子,要常和他们说说学校的情况,让他们知道自己在生活、学习、思想上的进展;和他们聊聊你的偶像,你喜欢的歌星,让他们更接近你的世界;在翻看旧照片的时候听父母讲讲他们年轻时的往事,在悠悠的时空隧道里漫游,和他们一起怀念逝去的时光;最重要的,我们要关注父母的健康。要留心父母的生活起居,经常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父母整天忙碌,对自己的身体并不在意,作为孩子,我们要学会体贴、照顾父母。父母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常和父母聊天,像小时候躺在父母怀里那样,把心靠在父母的心上。成长也好,改变也好,有了理解和关爱,任何隔膜都不能在我们心里扎根,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烟消云散,留下一个月明风清的美好空间。谎言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初看时觉得很有意思,看完后却是一阵心酸。一天,正准备去上班的儿子接到母亲的电话。“听着,孩子。我不想让你难过,但我必须告诉你我和你爸的决定,我们决定离婚了。我跟他一起生活快三十年了,我受够了,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母亲悲哀又坚决地说。“别这样,妈妈!”儿子急切地喊道,“不要冲动,一切等我回去再作决定,我这个周末一定回去。”挂了电话,他又马上打给在另一个城市读书的弟弟,弟弟前几天告诉他暑假不回家了,要和同学去旅游。“你要冷静,听着,爸妈要离婚了,怎么办?”“我的天!这怎么可能?”弟弟吼了起来,“得回去阻止他们,哥。”兄弟俩决定周末回家,弟弟不放心,又拨通家里的电话。这次接电话的是父亲。弟弟的声音如潮水般,凶猛地冲击着父亲的耳膜,主题是:不能离婚,我们周末回家。父亲放下电话,转过身既开心又忧虑地说:“好了,他们可以回来过中秋节了。可是,下次我们该怎么说?”这个故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父母们的孤独。“下次我们该怎么说?”你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心酸了吗?

不要让自己的父母感到孤独,在家的时候常和他们聊聊天,离家时记得常写信、常打电话,能回家就尽量回家,做到了这些,也就学会了感恩。常和父母聊天,把你的心靠在父母的心上。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说古论今,在起伏的笑声里,去感受那份人间温情。

成长的路上磕磕绊绊,总要伴随着对父母的反抗和挣脱,好像不如此不足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曾经以为“横眉冷对”父母的时刻自己很勇敢,终于离开家,经历的人生第一味便是苦涩。当那些被我们当做“耳旁风”的教导在现实中一一验证之后,才突然醒悟:当年的自己是多么荒唐,竟那样理直气壮地伤害父母。也只有在这时,“感恩”两个字才有了真正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