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自然环境
10560500000001

第1章 从宏观上了解环境

1.你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吗?

地球作为全人类唯一的家园给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和生存所需要的环境。人类要想长期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就必然会与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此人们曾经花了数千年的时间去认识和了解它。

远古的时候,由于人们对自然知识认识的局限性,对人类所生活的环境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为,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对于当时还处在蒙昧时期的人类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合理的天地学说。但是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步认识到,客观现象是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去任意解释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大地是球体的猜测作出了正确的论证。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等现象得出地球是圆形的结论。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环绕地球环行一周,这为大地是球形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来到我国,介绍了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我国才有了“地球”这个名称。

提到自然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哪些内容呢?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这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话题。

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所指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在生物学当中,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

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与其周围的关系和条件。

对建筑学来说,是指室内条件和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

对企业和管理学来说,环境则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

对热力学来说,是指向所研究的系统提供热或吸收热的周围所有物体。

总之,环境就是具体存在物与周围或相关联系存在的关系与条件。

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认识地球,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人类生存与它发生着休戚相关的联系,为此我们必须去了解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我们通常说的环境是指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做了如下解释: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基础条件。

人类活动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环境反过来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其效应也是明显的。我们人类不同于其他的生物,我们可以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来影响环境,使自己的身体适应环境,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这种新的生存环境有可能更适合人类生存,但也有可能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工业垃圾、废气等有毒物质大量的产生,影响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动态环境体系。

2.什么叫环境资源,我国都有哪些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其实是指地理环境资源。主要指围绕人类的空气、陆地、水、能量和生命系统等资源的总和。与自然资源相比较,其特点相同,但范围较广,目前,大致可分为十大类:矿产、土地、草原、森林、生物、野生动植物、水、海洋、气候、风景。

那么如何来衡量环境的好坏呢?环境的质量,各个地区差别很大,衡量环境的好坏就是看环境的质量。而环境要素则是评定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中,环境不仅在总体上,而且环境内部的各种要素都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环境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是否适宜,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适宜,适宜程度怎么样等等,都反映了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环境质量的优劣是根据人类的某种要求而评定的。

我们所说的环境有很多类,比如我们评价一个地方的环境时,不仅仅要考虑这个地方的气候、绿化程度、城市规划等等,还要考虑这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应地,环境质量也分为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

社会环境质量包括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等状况。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同,社会环境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变化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犹如鱼和水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善待环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为470多万平方千米。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千米,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西南地区多山,气候多变,有着世界上的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这一地区多冰冻的荒地、沼泽和盐湖,人口稀少。东部地区是中国庞大的人口聚居地区。尽管也有高地,但该地区高度多在海拔400米以下。此处河流纵横交叉,孕育了大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是土地肥沃的农业地区。长江是中国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700条支流从昆仑山脉向东汇入长江,穿过中国中部,注入上海北部的太平洋入海口。中国西北部多高原,有大片沙漠盆地和山脉。由此往东是贯穿大戈壁。沙漠覆盖了中国27%的国土。由于在沙漠附近地区的过度砍伐和垦荒,中国沙漠面积以每年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递增。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升高,降水量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加。中国东北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潮湿,冬季漫长寒冷,年降水量不足750毫米。南部地区较潮湿,最南端亚热带气候明显,有季风降雨。西北地区土地贫瘠,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中国西部地区由于远离海洋且海拔较高,气候极端恶劣,降水量较少,西藏大部分地区一年有10个月有霜冻。

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导作物,也是中国人的主食,其他农作物如小麦、玉米、谷子、大麦、油菜、大豆等也是国家的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棉花、花生的主要生产国。中国有丰富的畜牧产品,此外我国的水产也是非常丰富的。

中国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有的矿产的产量居于世界前列,如煤炭、石墨,及钛和钨等有色金属。除了这些中国还盛产铁矿石、锡、铜、铝土。中国的铁矿石主要集中在东北部,该地区也是中国重工业的中心。

3.环境是怎么划分的?

前面讲过,环境习惯上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叫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自然地理学上,通常把这些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分别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如城市规划、农村基础建设、工矿区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变,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按照环境要素来进行分类,可以把环境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及生物环境。

通常,按照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范围、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等多层结构,而每一层包含各种不同的环境性质和要素,并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我国的自然环境都具有哪些特点?

我们知道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那么,自然环境具有哪些特点呢?

自然环境的特点主要有:

(1)季风气候影响显著。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季风环流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季风在一年当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亚热带地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南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0多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我国土地面积的25%。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分布着许多山脉和丘陵。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特征,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青藏高原的土壤、植被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类型,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显区别。而类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要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纬度地区那样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不大,所以生物种属特别繁多,地理形态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甚至在大兴安岭还可能见到。在现代土壤中也能找到反映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

(4)人类的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界原有的面貌。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开荒种植、砍伐森林、围湖造田、修塘筑堤、开河挖渠,在大地上开垦了十多亿亩农耕地,培育了许多农作物和牲畜品种,建成了都江堰、大运河等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近年来又修建了许多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运输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利效益。同时建造了大面积防风固沙林与海防林,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自然面貌发生着重大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生作用,自然环境的范围会逐渐扩大。然而,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空间是有限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不会自然增长的。

4.季风是怎么形成的?

花开花落,随着季节的变化,风向也随着季节的交替,有明显变化,这样的风称为“季风”。例如,在我国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吹偏北风,而夏季则多吹偏南风,这就是季风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么季风是如何形成的呢?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比热不同。在夏季,由于陆地比热小,经阳光照射后温度容易升高,因而气温比海洋高,温度高空气密度小,于是陆地上形成低气压;而凉爽的海洋上则形成高气压,因而夏季风就从南方海洋上高气压流向大陆低气压。所以,我国夏季风主要为偏南风。在冬季中,由于地面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少并向空间辐射散失的热量,因而大陆温度较低,形成冷高气压,而海洋上却依然温暖,形成暖低气压。所以,冬季风从内陆冷高压流向南方海洋的暖低压,就刮偏北风,这就是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通常情况下,有季风的地区都会出现雨季和旱季等季风气候。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时,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不断下沉,天气晴朗,形成旱季。

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其季风特征主要表现为存在两支主要的季风环流,即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并且它们的转换常有突变,中间的过渡期很短。一般来说,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风期,6~9月为夏季风时期,4~5月和10月为夏、冬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但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有所不同,因而季风的划分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

季风活动范围很广,它影响着占地球上1/4的面积和1/2人口的生活。西太平洋、南亚、东亚、非洲和澳大利亚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尤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为显著。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有小范围季风区,而欧洲和北美洲则没有明显的季风区,只出现一些季风的趋势和季风现象。

我国的季风每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在南海北部地区,中间经过3次北推和4个停留阶段,5月底至6月5~10日到达华南北部,6月底至7月初抵达长江流域,7月上旬中至20日,推进至黄河流域,7月底至8月10日前,北上至华北一带。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雨水时期基本一致,即课本上所讲的“雨热同期”,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但一年中气温变化较大,冬季气温低,且常伴有水旱灾害,容易造成农业减产。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显著,正是这样的夏季风,使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分布着众多著名的粮仓。

5.什么是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通常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构成生态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是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那么什么是生态呢?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态科学就是研究生态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之,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的。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许多人因而混用,严格来说,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我们才能称之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承载能力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许多自然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城市经济。

6.为什么说森林是人类的健康保护伞?

森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基础。地球上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约为43.21亿公顷,约占陆地面地的32.2%。人类生活不能没有森林,森林对人类和自然界有着极大的意义。

首先,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覆盖面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其次,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每立方米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每立方米3~4万个,而在林区每立方米仅有55个。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第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工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两三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缺氧几分钟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据测试,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千克氧气,排出0.9千克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总的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第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一项研究表明,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体就会有明显危害。

第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降低地面温度。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第六,森林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的功能。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第七,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工业生产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据资料记载,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第八,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科学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减少,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7.光合作用是怎么进行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很快也死了。

接着,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植物能够长时间地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

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正常地活着,这就是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利用叶绿素,某些细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具有贮存能力。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不可欠缺的。

光合作用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上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12亿~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据优势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8.你了解“湿地”吗?

湿地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是指水在环境和动植物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区域,其地下水通常接近或达到地表,或地表被浅水覆盖。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环境之一,它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无数的动植物种依靠湿地提供的水和初级生产力而生存。湿地养育了高度集中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无脊椎物种,也是植物遗传物质的重要储存地。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都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由于湿地具有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以下一到几个特征:①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②底层土主要是湿土;③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所接受。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水的来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湿土或水成土。

湿地基本分五大类: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

湿地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它和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在人类历史上,湿地往往是人类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如黄河流域孕育了华夏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孕育了印度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发祥于大河流域,这绝不是偶然的。

至于湿地的生态效益,那更是不可低估。湿地被人们誉为“大地之肾”,它能够分解净化污染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我们人类排放的许多污染物,在江河湖泊及沼泽的自净作用下,被分解为无害的物质;湿地可以调节气候,使气候温和湿润;湿地源源不断地补充着地下水,因为湿地本身就是水的载体;湿地能够抵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同时,湿地也是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繁衍栖息的乐园,我国的许多湿地,都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