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
10558700000005

第5章 2个月宝宝的喂养方案

一、爱活动的第2个月

1、宝宝特点:变得爱玩爱动了

体格变化: 体重范围在3.5~6.8千克;身高53~63厘米,头围39厘米。本月宝宝的体重将增加0.7~0.9千克,身长将增加2。5~4厘米。

睡眠情况: 宝宝觉醒的时间长了,睡眠时间相对缩短了。每天睡16~22小时,每小时平均有3~7分钟处于清醒状态。

感知觉发育:眼球的转动越来越灵活,注意的时间也逐渐延长。能够转头寻找声源。

动作发展: 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语言和情感:会对爸爸妈妈回报以微笑,还会手舞足蹈,表现出兴奋的样子。会发出“呃”“啊”的声音,这是一种发音练习。

2、养育重点:让宝宝逐渐形成生活规律

喂养:每天喝奶应分7~8次喂,按体重算,每日奶量应该为每千克体重110~120毫升。

护理:这个月宝宝可能会出现湿疹,注意做好清洁与皮肤养护。

活动:天气好时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看周围环境,进行适当的日光浴。

游戏: 悬吊鲜艳、能动的玩具,给宝宝看、触摸、抓握。在不同方位用不同的声音训练宝宝的听觉。

沟通: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逗乐,让宝宝醒的时候时常处在快乐中。

二、第2个月的喂养

1、本月喂养要点

本月, 宝宝在吃奶方面的个性更加明显了,宝宝的情绪、动作也能反映出他是否要继续喝奶,妈妈最好细心观察摸索出宝宝的奶量,并根据宝宝的需要进行喂养。喂养时切勿照本宣科,否则你的宝宝要么会吃不饱,要么会吃得太多造成积食,还可能会引起小儿厌食。

妈妈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大便情况、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宝宝的精神状态等,看你的喂养是否恰当。

2、宝宝的喂养安排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喂配方奶的婴儿需要更多次哺喂,因为他们吸收得更快。到1个月左右,宝宝通常每3个小时吃一次奶,而到了2~3个月时大约每4个小时吃一次。然而,每个婴儿的喂养情况又各不相同,因为每一个婴儿都有自己的需要和食量。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全天奶量一般在500~750毫升,按每天喂6次计算,每次喂75~125毫升。

白天在两次喂奶中间,应给宝宝加喂白开水或蔬菜水、鲜果汁水,每次25~30毫升。宝宝1个月后,就要注意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除了常抱婴儿到室外晒太阳外,应每天给宝宝加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浓缩鱼肝油滴剂。从每天1滴开始逐渐增加。

混合喂养

无论选择哪种混合喂养的方法,到第2个月以后就要让宝宝慢慢适应定时定量的喂养。

3 、巧妈妈新招: 自制蔬果汁

由于各种乳类维生素C的含量都不多,所以菜水与鲜果汁就成了给婴儿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的最好食品。给宝宝喝的果汁、菜水最好亲自做。

鲜果汁:可将橘子、广柑等水果洗净去皮,用压果汁机加工后去渣加水和少量白糖,放入奶瓶中喂孩子。

番茄汁: 将熟透的番茄洗净、放在开水中烫一下,去皮切碎,放在榨汁机中用力挤压,使鲜汁流出,加少许白糖和水,放入奶瓶中喂孩子喝。

菜水:取少许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白菜等,洗净切碎,放入小锅中,放少量水煮沸, 再煮3 ~ 5 分钟,菠菜可少煮一会儿,胡萝卜可多煮一会儿。放置不烫手时,将汁倒出,加少量白糖,放入奶瓶给孩子食用。

给宝宝饮用果汁、菜汁时, 开始时量要小, 加水要多,等孩子适应之后,逐渐增加浓度。

三、喂养中的注意事项

1、及时补充营养物质

无论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从第4周起就应加添维生素D,每日服维生素D应该达到400国际单位。还可以在两次喂奶间加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汁或果蔬汁,如纯鲜苹果汁、纯鲜橙汁、纯苹果胡萝卜汁等,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C能更好地促进铁在肠道吸收,防止宝宝发生贫血。

哺乳妈妈每天可补充钙元素600~800毫克,维生素D200~400国际单位,服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片每天1片。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锌、铁、碘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2、坚持母乳喂养

宝宝满月后, 妈妈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乳量有所增加,孩子所需乳量也不断增加,吸吮力增强,乳头大小已经适宜孩子,母亲喂奶姿势也比较自然了,这就进入了良性喂养阶段。尽管如此,混合喂养儿往往就是在这个月产生的。当妈妈认为宝宝吃不饱,要添加配方奶时,要向儿科医生咨询,请医生判断是否真的吃不饱。

在1~2个月中,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会生病。尽管也可能会出现稀便、大便每天7~8次、吐奶、湿疹等情况,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就不必担心。

3、别让宝宝吃过量

这个时期, 人工喂养最重要的是不要使宝宝吃过量,以免加重肾脏、消化器官的负担。食量过大的宝宝,每顿奶量最好也不要超过150毫升。如果宝宝好像还没有吃饱并啼哭时,可让宝宝喝3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可适量加一些白糖或蜂蜜。在用奶粉冲调牛奶时不要再加糖。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每天大便3~4次,只要精神好,也不用担心。

四、常见问题答疑

1、有湿疹的宝宝如何喂养

宝宝出现湿疹, 在排除了因穿化纤衣服、使用刺激性洗涤用品及环境湿热所致过敏等原因后,应注意饮食问题。纯母乳喂养的情况,要确定妈妈是不是吃了某些易过敏的食物,如发现妈妈吃了牛奶、海鲜、香菇、竹笋、洋葱、芥菜、南瓜、雪里蕻等任一种食物后,宝宝湿疹加重,则应尽量少吃或忌吃该食物。用鲜牛奶喂养时,可将牛奶煮沸2次后再喂孩子,或改用配方奶粉,如果没有改善,宜改用不含牛奶的代乳品喂养。

2、什么时候开始让宝宝喝果汁

宝宝1个多月时就可以一点一点地给他喂些果汁了。这么做时,对营养的考虑只是一个小方面,因为一般喝母乳的宝宝不会缺维生素C,混合喂养或者纯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服用了复合维生素液,也不用怕缺维C。此时喂果汁没有坏影响,不仅如此,这个时期宝宝的乐趣主要通过味觉来感受,给宝宝吃果汁这样香香甜甜的食物,会让他体验人生的乐趣。特别是大便比较干的宝宝,加了果汁,硬便也会轻松地排出来。

果汁可以稀释了喂,如果宝宝喜欢喝,可以一天喂2次,再慢慢加量。但2个月时一次喂的量不要超过50毫升。

3、奶瓶喂养,如何预防宝宝“地包天”

用奶瓶喂养的宝宝, 可能有“地包天”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父母在喂养宝宝时忽视了喂养的姿势。在用奶瓶喂奶时,若是经常将奶瓶压着婴儿的下颌骨,或让婴儿去够奶瓶,而使下颂骨拼命往前伸,久而久之,下颌骨的发育会出现异常,而形成“地包天”或上颁骨前突。正确的喂奶姿势应当是将婴儿自然地斜抱在自己怀里,最好成45度角,奶瓶方向尽可能与婴儿面部成90度角,奶瓶就不会压着婴儿的下颌骨。

4、宝宝小便次数减少是为什么

新生宝宝小便次数频繁,几乎十几分钟就会尿湿一次。可是进入第2个月以后的宝宝排尿次数却逐渐在减少。爸爸妈妈就很担心,是不是喂养有什么不对呢?

其实, 这多半是因为宝宝逐渐长大了,膀胱也比原来大了,能更多更久地储存尿液了。现在宝宝不尿则已,一尿甚至能把褥子都尿湿。

但小便次数少, 也有可能是缺水。夏季是易缺水的时节, 此时如果又发现宝宝不但尿的次数减少, 而且每次尿量也不多, 嘴唇还可能发干, 这就证明缺水了, 应该赶紧补水。

5、宝宝吃多了会有什么反应

吃得过多的宝宝是会给妈妈发出信号的,但没有经验的妈妈却难以分辨的。究竟哪些现象说明宝宝吃撑了呢?一种情况是,宝宝吃撑后会哭闹,不睡觉,即使睡也会很短,大便次数增多,稀,有奶瓣,严重时出现血块, 宝宝舌苔发白,每隔2~3小时就大哭。妈妈通常会认为宝宝这样是没吃饱,或以为宝宝脾气坏,于是要么就给宝宝不停喂奶,要么给宝宝吃安神药,宝宝却并未因此好转。还有一种吃多了的宝宝,他们可以连续几小时不吃奶,妈妈还以为是奶粉不对劲,于是频繁地换奶粉。事实上,你的宝宝在出现以上现象时,应该考虑他是不是吃得太多了。

6、母乳不足有哪些类型

母乳不足的类型很多,每一种情况下所应采用的混合喂养亦有不同,妈妈如能尽早学会分辨,会更有针对性地定出宝宝所需要的喂养方式。

总体上,妈妈母乳不足的情况有4种类型有:

(1)母乳约隔3小时分泌一次,每次的数量略显不足。这种情况可采取补授法,即每次喂完母乳,再补牛奶。

(2)母乳早、晚分泌顺畅,但白天几乎没有。妈妈可早晚喂母乳,白天喂牛奶。

(3)虽有母乳,但数量稀少仅够当点心而已。这是很明显的母乳量不足,为了婴儿的健康起见,最好把少量的母乳当点心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