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16

第16章 别让哭闹成为孩子的”武器“

把哭闹当武器,这是很多孩子惯用的伎俩,关于应对之策家长也有很多,有的家长主张给孩子讲道理;有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惩罚,例如罚站;其中最受家长推崇的恐怕就是”冷处理“了。有的妈妈直接把哭闹的孩子搁置一边,不去理睬,或者妈妈干脆离开,让孩子从妈妈的行动中体会和总结经验。

孩子哭闹的确很令家长头疼,办法和道理很多妈妈也都知道,可是当具体面对的时候,看到可怜兮兮的孩子,很多妈妈往往就会心软了。一边满足孩子的要求,一边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下次不管他怎么哭,绝不能这样了“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其实,孩子在用哭闹当武器的过程中,也在经受和体验着痛苦、委屈,并往往会伴随着不良情绪。虽然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但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如果家长的行为有些过激,对孩子大打出手,难免会让孩子产生家长对自己很冷酷、不爱自己、孤独等负面的感觉。而对于性格倔强的孩子,面对家长对自己的惩罚,也许更加燃起了他们的”斗志“,会直接和家长对着干。所以,如果家长不能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话,极有可能会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病人去看医生,结果一诊断,患的是偏头痛。于是医生就像往常一样开了药方,让病人去抓药。过了一段时间,病人又来找医生,说头还是痛。医生就觉得奇怪,于是就把药量加大,给他重新开了药方。又过了些天,病人又来找医生,说您怎么搞的,那药吃了一点都不管用,还是头痛。这回医生就对病人说,这样吧,您带我去您家里看一下。然后医生到病人家里一看,原来就在病人睡觉的地方,正好有道墙缝吹着病人睡觉时的脑袋。病因找到了,自然头也就不再疼了。

中医在对待疾病的问题上,就特别强调要”防患于未然“。人们也常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同样,对孩子哭闹的问题上,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在先,家长要学会怎么不让孩子用哭闹做”武器“。

应对策略

1、家长要学会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的孩子遇到问题时,首先就会哭闹,而不是先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很多事情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而不仅仅是哭闹。

其次,为了避免孩子哭闹,家长要对孩子的正当需求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不要让孩子无谓的哭闹,如果孩子一旦形成了爱哭闹的习惯,纠正起来就远比建立好习惯困难得多。

再次,家长善于观察和理解孩子的情绪,每个孩子动手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任务或玩具太复杂,孩子会因完不成而感到沮丧,您可以把任务安排得简单一些。避免孩子过分疲劳和兴奋,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低,家长要尽量使孩子处于平静的状态。

2、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满足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鼓励孩子通过开动脑筋自己来完成,但是刚开始时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提示和启发,让孩子看到您是怎么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有时候家长的寥寥数语、关键性的提示,足以缓和孩子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哭闹是因紧张而引起的。

另外,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妈妈可以主动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亲吻,而不是当孩子用哭闹来向妈妈提出要求时,您才来满足孩子,不要让孩子养成用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3、预先申明

孩子哭闹耍赖,很多时候是因为您那边没有规矩,在孩子心里没有做事原则,您可以给孩子定个规矩,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理。比如,您可以和孩子做一个约定:早上妈妈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弃早餐,因为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一旦孩子赖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诉他:对不起,宝宝,我们有约在先,不能随意破坏。

当孩子形成了这种观念,就会乖乖地服从,因为他们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也就放弃了哭闹。

经验分享

蓉蓉妈妈如是说:爱哭的孩子,往往是以”哭“声告急,遇到难事或者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有这样的表现。作为家长应常给孩子讲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比如:”你想干什么吗?先问问家长行不行“”你想用别人的东西,要和人家打招呼,不能上来就抢“”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是好孩子“渐渐地您就会发现,孩子在干什么的时候,会跑过去问您:”我想要骑车行吗?“”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吗?“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养成这种用商量的口气和别人讲话的习惯,慢慢的,孩子的心态将会变得平静很多。

家长还要注意引导孩子有什么事要说清楚的习惯。告诉孩子只有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并表达清楚了,别人才会明白他的需求,甚至可以告诉他,如果只哭不说话,别人就可以对他不理睬。当然,最好是家长多和孩子交流,看看孩子到底有什么要求,让孩子渐渐地形成用语言表达请求与愿望的能力,从而培养孩子活泼开朗,落落大方的性格。只有等孩子明白了道理之后,他们也就不会用哭闹来作为武器了。

温馨提示

避免孩子出现”用哭来做武器“的情况,操作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是哪种情况,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所有成员对待孩子的方法和态度要一致。如果不一致,孩子就会分家长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利于孩子坏习惯的改正和好习惯的培养。另外,一定要坚持,一个习惯的养成要3个月,一个坏习惯的纠正往往会更长。什么方法都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行为会反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反复,所以家长的坚持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