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13

第13章 吃饭也要遵守”游戏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这个道理用来解决孩子不爱吃饭这个问题照样行得通。孩子最初的自我控制,是在外界纪律的制约和成人语言的影响下,从遵守规则开始的。因此,您应在家中为孩子制定一些规则,诸如饮食、作息、行为和品德规则。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太重视对孩子制定规矩,就算给孩子设立了规矩,实行起来也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那种常立志而不是立常志的做法比较多见。

朵朵每次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在一个地方,2岁时还要大人端着饭碗满屋子追着喂。现在3岁了,还是不能固定在餐桌旁吃一顿完整的饭:一会跑到客厅里去看两眼电视,一会站起来看看别人的饭碗,一会又要摆弄一下她的玩具。而且朵朵还有挑食的毛病,自己没有见过的不愿意去尝试,碰到自己喜欢吃的,就会因吃得太多,而引起不舒服。朵朵的妈妈也知道孩子这样做不太合适,也经常给孩子制定些合理用餐的规矩,但是实行起来就没有什么力度了。

还有一些妈妈忙于工作,自己吃饭不定时,想吃便吃,孩子也跟着没有固定进餐时间。妈妈自身的饮食习惯不正确,为孩子树立了负面榜样以至于孩子也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用餐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身体健康发育的前提。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少吃零食,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进餐时保持安静等良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一、饮食定时定量有利于孩子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人的消化系统也是有”记忆“的,当您固定在每天的某个时间进食时,它们就会慢慢记下这个时间,等到了这个时间,它们就会准时地”迎接“食物的到来。因为人的消化器官受植物神经的调节,如果吃饭定时,人体则会形成时间条件反射,在食物未进入身体之前,消化器官的功能就开始逐渐增强—胃肠蠕动加快、消化腺产生更多的消化液等,从而可以对摄取的食物充分地消化、吸收。

二、进餐前半小时及进餐后1小时不宜做剧烈活动吃饭后马上运动,容易使消化器官的功能减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尤其是饭后剧烈活动有可能使孩子胃下垂。挑食和偏食不仅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发育,而且还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人的行为受心理的支配,如果孩子在吃饭时挑三拣四,也会影响孩子在对待其他问题上的做法。

三、细嚼慢咽

为了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还应教育孩子吃饭时细嚼慢咽。有些孩子进餐速度较快,长此以往影响胃的功能,不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细嚼慢咽还能减少饭量,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作用,同时能消除紧张情绪,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我们了解到这些饮食知识后,要想孩子身体好,必须从小为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给他定出进餐规矩。当规矩制定以后,怎么具体落实呢?

应对策略

1、让孩子自食其力

很多孩子不爱吃饭,是因为孩子吃饭很”被动“,每次孩子吃饭都是由家长来喂,如果家长怕孩子烫伤或者把衣服弄脏,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这样孩子就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吃饭的乐趣。其实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来吃饭。

2、让孩子坐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吃饭

给孩子固定的吃饭位置,不仅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更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适合孩子大小的餐椅,并让孩子来选择餐椅的样式和图案。在饭桌上,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关注,让他成为全桌人关注的焦点,当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安静地吃饭的样子,孩子也就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好好吃饭,同时,家长吃饭很香的样子也会感染孩子,增加孩子的食欲。

3、吃饭时间要有所限制

很多家长对孩子吃饭没有时间要求,有时候会把吃饭的时间拉得很长,有时吃一顿饭需要40分钟,这样就容易让孩子产生”吃饭不着急“的心理。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吃饭时的时间观念,比如,给孩子限定吃饭时间为20分钟,不管孩子吃多少,到时间了,家长就把饭菜收起来。我曾经让女儿在吃饭时和时间赛跑,例如,看看能不能在分针指到5之前,把饭吃完,如果在分针指到5之前你吃完了,你就赢了这场比赛,如果在分针指到5了,而你没有吃完,你就输了。家长不用给孩子什么奖品,仅仅”输赢“本身对孩子就非常重要了。

4、家长要以身作则固定三餐时间

吃饭前5~10分钟可以提醒孩子要准备吃饭了。如果孩子较大,还可以让他负责盛饭端菜和分碗筷,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到了吃饭时间,家庭成员配合营造愉快的就餐气氛,家长要给孩子好的示范,做出一个样子来,树立好的榜样,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您的用餐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经验分享

我让孩子从小把手露在袖子外边,让它好和外界有更多的接触,并且主动地训练孩子拿、抓、握的能力,孩子在6个月自己能单独坐的时候,我就给她买了小餐椅,当我们吃饭时,让她单独坐在餐椅里,给她一个小碗,让他和我们大人一起”吃饭“。当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能自己用勺子吃饭,在她2岁半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夹菜、吃面条,并能轻松地夹起花生米了。

孩子养成了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肠胃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也是为她上学做准备。平时不给孩子吃太多零食,吃饭要定时定量又要灵活掌握,如果孩子确实因为上一顿饭吃得太多,又没有太多的活动,下一顿就可以少吃一些,以免影响下一顿孩子的食欲,逐渐让孩子适应成人的饮食规律,利于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现在孩子上小学后,一天回家对我说:”妈妈,我们班老师批评某某上课吃零食了,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喜欢吃零食,老师说以后不许带零食到学校,她怎么那么爱吃零食呀?“是啊,良好的饮食规矩,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

温馨提示

如果孩子没有做到您制定的规矩,您可以通过具体事件让孩子体验因不按规则办事带来的”后果“。比如,吃饭慢了就没有时间去买自己最想要的玩具、错过看精彩动画片的时间,但不要体罚孩子。其次,您在执行规矩的时候,一定要对事不对人,表明您只是在维护规矩,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要遵守”游戏规则“的世界,让孩子从小就要有这样的意识,对他将来适应社会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