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10552600000011

第11章 这样做孩子准会说”妈妈我饿“

让孩子说”饿“是孩子大口吃饭的法宝,”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生理学家研究发现,饥饿感并不仅仅来自于胃,由于胃排空造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神经。他们从实验中发现,动物在切除了支配胃的神经后仍然有饥饿感并具有摄食行为,同时还观察到胃被大部分切除的病人,与正常人的饥饿感一样,这说明胃对饥饿感没有直接影响。因此,让孩子找到饥饿感也并非”孩子不吃饭,饿三天准吃“这么简单。

孩子不爱吃饭虽然有多种原因,妈妈也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够津津有味地吃饭,自己的孩子吃饭怎么这么费劲呢?甚至出现偏食、拒食的现象?

这就是您的教养方法有问题了,虽然每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如果您总是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吃,而不是去考虑孩子的感受,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吃饭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孩子不仅失去吃饭的心情,同时也失去饥饿感。

的确,眼下最迫切的事情莫过于让孩子找到饥饿感了,可是当孩子好不容易找到饥饿感时,现在回想一下,您又会拿什么给孩子充饥呢?在非用餐时间,巧克力、蛋糕和小零嘴是不是您的选择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孩子在满足了甜味的渴求之外,同时也”填饱“了他们的胃,孩子自然就不会好好吃饭了。

其次,如果孩子因没有好好吃正餐而引起饭后饥饿时,您是不是再次以点心、糖果让孩子充饥呢?如此本末倒置,并且形成恶性循环,那孩子在正餐时没有胃口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所以,不当的饮食习惯是引导孩子找不到饥饿感的最大障碍。

另外,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很多孩子都很”宅“,现代家庭受居住环境的限制,很多孩子都”宅“在家里,孩子体力消耗不够,相互交际不如过去频繁。很多孩子还沉溺于电视、电脑游戏,被困于小小的空间之中,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无法完成高能消耗,自然就不易产生饥饿感。那怎么让孩子找到饥饿感呢?

应对策略

1、到医院看医生

当您确定孩子进食偏少、偏食时,可带孩子去儿科门诊检查一下,测一下孩子的微量元素,看看孩子是不是存在由于缺锌、铁、钙或因贫血、胃病、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消化功能降低而影响食欲的情况。

2、给孩子零食要合理

很多家长都比较注意在吃饭前不能给孩子吃太多零食,同样,饭后也不能给孩子吃太多零食,因为孩子都很聪明,他们很容易从日常生活中总结经验,当孩子知道即使吃饭时不好好吃饭,饭后家长也会给零食,自己也不会饿到的话,吃正餐的动力就会降低。另外,即使是”计划“中给的零食,味道也不能太重,比如很多调味酸乳饮品、糖果等,因为味道太重、太杂的零食会让孩子的味觉迟钝,对口味比较淡的饭菜引不起胃口。

3、增强运动

运动不仅有利于食物在胃里的排空,食物消化得更快,同时可以让孩子的新陈代谢更旺盛,身体和心理状态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要有度,不能让孩子一次玩得太久、太累,否则在孩子吃饭时就没有精神,只想睡觉了。要让孩子在吃饭前一刻钟到半小时停止或减少运动,以便让身体恢复平静,使血液可以更好得供应消化系统。

经验分享

让孩子找到饥饿感,在饮食上也可以调节,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种有助于孩子开胃消食的食疗方法:

番茄排骨汤

材料:排骨500克,番茄100克,土豆100克,红萝卜50克,椰菜50克,姜片10克,葱少许,番茄沙司50克,盐,味精适量,水适量。

做法:1、土豆蒸熟去皮、切片;椰菜、番茄、红萝卜切片;2、排骨焯水后煲汤,约3小时;3、用沸水滚熟红萝卜、椰菜、番茄、土豆片;4、排骨汤内调入番茄沙司、盐、味精等调料,调好后放入熟的番茄片等蔬菜配料,便成酸甜可口的番茄排骨汤。

营养分析:酸酸甜甜的番茄可以帮助孩子开胃。排骨与蔬菜的搭配,也能均衡孩子的膳食结构。

萝卜虾汤

材料:青萝卜一个,河虾数只,粉丝少许,葱花、盐、鸡精适量。

做法:1、萝卜切成丝;2、锅里上油,油热后加入葱花煸炒出香味后,加入萝卜丝翻炒,然后加适量水;3、水开后加入河虾、粉丝,粉丝快熟时,加入适量盐、鸡精调味出锅即可。

营养分析:萝卜有调理脾胃之功效,而虾富含蛋白质,适合孩子们的口味。

温馨提示

各位家长需要谨记的两个时间点:1、根据零食的特点,控制摄入时间和量,保证在饭前后1~2小时不能吃可能影响食欲的零食;2、饭后半小时内适当休息,1小时内不能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影响消化,如果搞坏肠胃,自然也会影响到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