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博物馆
10550300000033

第33章 海浪

海浪就像是大海跳动的“脉搏”,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平静时,微波荡漾,浪花轻轻拍打着海岸;“发怒”时,波涛汹涌,巨浪击岸,浪花飞溅,发出雷鸣般响声。正因为有了海浪,大海才显得生机勃勃,令人神往。

而最初,一朵朵美丽的、小小的浪花,就像大海上的精灵。它是由水薄膜隔开的气泡组成的。在淡水中气泡相互靠近、融合,而在咸水中气泡相互排斥、分离。在咸水中形成的气泡比淡水中更细小,存在的时间也更长些。气泡上升到海面时破裂,并将咸水珠抛到比气泡直径大千倍的高处,于是就产生了浪花。

海浪其实这一切都是风在推波助澜,海浪是风在海洋中造成的波浪,包括风浪、涌浪和海洋近岸波等。通常它们的波长为几十厘米至几百米,周期为0.5~25秒,波高几厘米至20多米,特殊隋况下波高可超过30米。

首先是风浪。人们常说“无风不起浪”,风直接推动着海浪,同时出现许多高低长短不等的波浪,波面较陡,波峰附近常有浪花或大片泡沫,这就是风浪的形成。

其次是涌浪。风浪传播到风区以外的海域中所表现的波浪便是涌浪。它具有较规则的外形,排列比较整齐,波峰线较长,波面较平滑,略近似正弦波。在传播中因海水的内摩擦作用,使能量不断减小而逐渐减弱。

最后的是海洋近岸波。它是风浪或涌浪传播到海岸附近,受地形的作用改变波动性质的海浪。随海水变浅,其传播速度变小,使波峰线弯转,渐渐和等深线平行,波长和波速减小。在传播过程中波形不断变化,波峰前侧不断变陡,后侧不断变得平缓,波面变得很不对称,以至于发生倒卷破碎现象,且在岸边形成水体向前流动的现象。一般,海浪冲击陡峭的岩岸,在斜斜的砂砾或泥质的海岸边形成卷波或崩波。

虽然海浪很常见,但它对海上航行、海洋渔业、海战都有很大的影响。海浪能改变舰船的航向、航速,甚至产生船身共振使船体断裂,破坏海港码头、水下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影响雷达的使用、水上飞机和舰载机的起降、水雷布放、扫雷、海上补给、舰载武器使用和海上救生打捞等。

不仅如此,海浪中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据测试,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达每平方米20~30吨。当海浪波高3米时,10平方千米海面的海浪所具有的波浪能,就相当于我国新安江水电站所具有的电能——66万千瓦。虽然海浪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对于广阔的大海来说它仍然是渺小的。比如说一个波高为10米,波长为200米的波浪,在200米深处,它的振幅减小到10毫米,也就是说海面上波高为10米的巨浪,到200米深处只不过引起2厘米的波动而已。所以尽管海面上会出现惊涛骇浪,但在大洋的深处,仍然是一个平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