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博物馆
10550300000027

第27章 海岸

一提起海岸,人们便会想到悬崖、沙滩,想到白沫飞溅、惊涛拍岸,想到一轮赤红的太阳从靛蓝的海面升起的壮观景象。

那么海岸是什么?通俗地说,海岸是临接海水的陆地部分。进一步说,海岸是海岸线上边很狭窄的那一带陆地。总之,海岸是把陆地与海洋分开同时又把陆地与海洋连接起来的海陆之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但是,它不是一条海洋与陆地的固定不变的分界线,而是在潮汐、波浪等因素作用下,每天都在发生变动的一个地带。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时代,当地球形成,海洋出现,海岸也就诞生了。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变化,才形成今天的模样。

说到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下海岸线的形成。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交汇的地带,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影响的叠合地带。世界海洋面积巨大,岛屿分布星罗棋布,就造成了海岸曲折复杂。在海浪、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海岸线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红树林海岸

一般而言,有了美丽的海岸,海滩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海滩通常在海岸地段,是由波浪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海滩可由泥、沙、石子这些沉积物组成,也可以由它们混合组成。在海浪的撞击下,海岸的部分岩石裂开,落下一块块大圆石。大圆石裂成小圆石,接着变成碎石,最后散成细细的沙子。海浪冲刷海岸时,常常将沙粒、碎石等带到海边,这些沉淀物慢慢在海边铺开,有的还变成了沙滩。

知道了海岸的基本构成,了解海岸的地貌特征也同样重要。世界各地海岸的形态千差万别,有的海岸陡峭曲折,有的海岸则比较平缓。海岸的升降运动是造成这种形态的主要原因。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有的海岸发生下沉,海水漫上大陆,淹没平原、河谷、山沟,使从前的高山峻岭变成海滨的悬崖峭壁,形成了险峻的深水港湾。与此相反,有的海岸地势升高,潮位线就会后退,一部分浅海沙滩就会升出水面,从而形成平缓的海岸。所以海岸的地貌也是千姿百态,类型多种多样的。我们根据海岸动态可分为堆积海岸和侵蚀性海岸;根据地质构造划分为上升海岸和下降海岸;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可把海岸分为岩石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

这其中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的划分应引起我们的格外重视。

就岩石海岸而言,构成海岸的岩石种类是决定海岸地形的主要因素。坚硬的岩石,例如花岗岩、玄武岩和某些砂岩,比较能够抵抗海水的侵蚀,所以往往形成高峻的海岬和坚固的悬崖,使植物得以附着在上面生长;砂砾海岸包括砂质海岸和砾石海岸。砂质海岸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沿岸的海湾。山地、丘陵腹地发源的河流,携带大量的粗砂、细砂入海,除在河口沉积形成拦门沙外,随海流扩散的漂砂在海湾里沉积成砂砾海岸。而潮滩上下堆积大量碎玉般石块的海岸称为卵石海岸。它在我国分布较广,多在背靠山地的海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广西及海南都有这种海岸分布。辽东半岛西南端的老铁山沿海断续分布着以石英岩为主的卵石海岸。在山东半岛,许多突出的岬角附近都有卵石海岸出现;淤泥质海岸是由淤泥或参杂粉沙的淤泥组成,多分布在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入海口沿岸。西欧的荷兰和中国的渤海湾沿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是由耐盐的红树林植物群落构成的海岸。红树林分布在低平的堆积海岸的潮间带泥滩上,特别在背风浪的河口、海湾与沙坝后侧的泻湖内最易发育。它常常沿河口、潮水沟道向内陆深入数千米。

更为让人惊奇的就是晶莹洁白的冰雪海岸。在遥远的南极和北极,映入眼帘的是茫茫的冰盖和雪原,那里是冰雪世界。南极洲和北冰洋的海岸十分奇特,在那里很难见到泥沙、岩石,连绵不绝的是由晶莹、洁白、纯净的冰雪组成的海岸。

人工海岸

除此以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驾驭、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人工海岸,即改变原有自然状态完全由人工建设的海岸,规模越来越大。盐场海堤成为雄伟的人工海岸;大规模的海水养殖业也使海岸的面貌发生巨变;海港码头,也是典型的人工海岸;围海造地在我国同样有悠久的历史,为工业用地和城建用地而围海也要先修建拦海大坝,形成人工海岸。

现代社会,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临近海岸的地带,他们创造着60%以上的物质财富。因此可以说海岸是人类繁衍、生活,从事劳动、生产的重要地区。亿万人在海岸地带生息,与海岸相依相伴;同时美丽富绕的海岸使亿万人民和沿岸国家、地区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和繁荣。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海岸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人们在海岸边建造旅馆,乱扔杂物,把石油和垃圾倾倒在沿岸的海水中,使海滩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旅游区的噪声和强光扰乱了栖居在海滩上的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环境……所有的这一切问题,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保护我们的海岸,保护我们的家园,将成为我们人类时刻不能松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