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10548200000060

第60章 手机

手机就是手提式电话机的简称,或称移动电话,香港地区也称行动电话,是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话。

手机的问世

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是当时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1973年4月的一天,他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电话,正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对他说:‘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现在已经遍及各地,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由于手机摆脱了电话线的限制,很受人们的欢迎,可在当时手机的生产却遭到了限制,直到10年后这种通信设备才开始进行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很快便风靡全球,库帕也因此被称为“手机之父”。

不同的手机样式

手机的类型顾名思义就是指手机的外在形式,现在比较常用的手机可分为折叠式(单屏、双屏)、直立式、滑盖式、旋转式等几类。

手机的发展

手机现在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到2004年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3亿,全球手机用户更达到13亿。

回忆170多年前,美国画家莫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并发明了“莫尔斯电码”,发出了第一份电报。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而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把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阐述。60多年以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

1973年4月,手机的发明者马丁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与别人开始通话。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里,重量达3千克。

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与“肩背电话”相比,它显得轻巧得多,而且容易携带。尽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的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除了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外,现代手机已经越来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外,新型的手机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信息,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甚至可以看电影!这是最初的手机发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信技术方面,现代手机也有着明显的进步。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用户的手机。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手机的CDMA技术应运而生。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

手机发展的历史不仅代表着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从模拟到GSM、从GSM到GPRS、从单频到双频、从英文菜单到中文输入、从语音到短信……手机发展的速度与日剧增。中文输入的出现在手机历史上,特别是中国的手机史上起着分界点的作用。手机每一项新功能的出现,都代表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手机造成的危害

移动电话的问世,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人们蒙上一层电磁辐射的阴影。对于手机电磁波的危害,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手机会引发爆炸事故:如果手机用户在有较大挥发性气体的加油站附近拨打电话,加油站的某些设备就有可能和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产生简谐共振现象,这种共振现象产生的热量会使加油站的空气中所含的大量挥发性气体发生爆炸。

2.车祸:在意大利,每年发生的车祸高达22万起,平均每年有6500人在车祸中丧生,25万人终身残废。在肇事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使用手机。

3.造成新型污染:据研究机构发表报告,手机的原料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如砷、镉、铅和阻热化学物。如果将废弃的手机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掩埋或送入焚烧炉,必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4.造成飞机失事: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作出了禁止旅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在美国曾发生过一起因在飞机上接听手机导致飞机坠毁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