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饮食密码
10546900000002

第2章 绪论

一、战胜糖尿病的最有效手段--合理膳食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或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而致使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发生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如果糖尿病患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可并发心血管、肾脏、眼部等慢性疾病。现如今,糖尿病已发展成为除心血管、肿瘤以外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血糖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的饮食,而合理饮食或者说饮食的质和量对糖尿病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合理膳食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最基本方法,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合理膳食可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可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改善整体的健康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长期以来,如何合理的饮食一直是困扰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因此,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浅谈糖尿病的合理膳食的原则及方法,旨在为解决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饮食问题提供帮助。

(一)应当合理控制每日的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一日总热量的摄入标准要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体重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十分重要,肥胖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消瘦患者对疾病抵抗力下降,二者均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简单测量理想体重的方法:

实际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千克)

糖尿病患者一日总热量的摄入应同患者的年龄、体型、体力活动、糖尿病病程、睡前是否加餐等因素综合考虑。

比如体力运动:在最理想状态,即休息状态下,患者要按照每日每千克体重104.5千焦(25千卡)来计算。但生活中,人们不可能总是处于休息状态,于是就有了一个体力活动问题,对于从事轻体力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按照每日每千克摄入125~145千焦(30~35千卡)来要求自己;而从事中度体力运动者,每日每千克体重要摄入145~167千焦(35~40千卡);从事重度体力运动的患者要按照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167~188千焦(40~45千卡)热量来计算。(以上所说的热量要求都是针对从事体力活动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摄入的热量而言的。)

总之,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仅不能超标,而且还要达标,热能的多或少均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二)膳食结构应合理

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对糖尿病患者长期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糖尿病饮食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即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50%以上,脂肪供热的比例不能超过30%。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改善糖耐量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有益处。

依大体情况来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如下几点:

1.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食物也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另外,因单糖或双糖直接吸收入血,可使病情加重,故单糖或双糖类食品应少食或禁忌。

2.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应以其产生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5%~30%或更低为宜;胆固醇的摄入以低于300 mg为宜;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其产生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2%~20%为宜,其中至少1/3为动物类优质蛋白和大豆蛋白。其中,蛋白质摄入标准为:成人患者为1 g/(kg·d),孕妇、哺乳妇女为1.5 g/(kg·d),儿童为2~3 g/(kg·d)。

3.食物选择要分清主次。谷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提倡多用粗粮、杂粮代替部分米面;肉类食品少食肥肉、内脏等;奶制品应每日250~500 ml;蔬菜类中胡萝卜、蒜苗、豌豆、毛豆等热量较高,土豆、山药、芋头等含碳水化合物较高,其他蔬菜可任意食用;水果类,红枣、香蕉、柿子、红果等含糖高的水果或干果应限量使用,水果含有一定的单糖或双糖,橘子、梨、苹果按150~200 g换成25 g主食选用。

4.应少食多餐。每日至少保证三餐,按早、午、晚餐各1/3的热量,或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的热量来安排一日的总热量。在确定每日总热量的情况下,尽量的多餐(5到6次)对保持血糖的稳定大有好处。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器官及各项机能都已经慢慢衰退甚至衰竭,加之活动量减少,耐受低血糖的能力较年轻患者较差。因此,少量进餐可避免饮食数量超过胰岛的负担而使血糖升得过高,定时多餐又可预防出现低血糖,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进而保证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糖尿病的食谱设计

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下,所含蛋白质、糖、脂肪、热量相似,不同类食物在相同重量时提供的热量有时也相同,同类或不同类食物可进行食物交换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简便地设计一日食谱以方便日常生活。

下面以一位总热量摄入在1650千卡以内的患者为例,设计一天的食谱;

1.早餐要吃好:一碗麦片粥(50克),一个鸡蛋(60克),一份凉拌卷心菜(含卷心菜50克,植物油0.5克),一个橘子(200克)。

2.上午加餐:一杯牛奶(250毫升),2片面包(50克)。

3.午餐要吃饱:一碗米饭(100克),一份鲫鱼豆腐汤(含鲫鱼200克,豆腐100克),素烧茄子(含茄子100克,植物油3克),醋溜白菜(含白菜100克,植物油2克),凉拌芦笋(含芦笋50克,植物油0.5克)。

4.下午加餐:一个苹果(大概200克)。

5.晚餐要吃少:一个馒头(200克),一份紫菜蛋花汤(含紫菜5克,鸡蛋60克),一份香菇烩丝瓜(含香菇45克,丝瓜50克,植物油2克),素炒芥蓝(含芥蓝100克,植物油2克)。

6.就寝前一个半小时加餐:一杯250毫升的牛奶。

以上食物的总热量合计约为1620千卡,加上各类调味品提供的热量,基本可将一天的热量控制在1650千卡。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饮食治疗也须维持终生。随着病程、体重和血糖的改变,饮食也要随之调整,并且在饮食治疗的同时,还要结合病情,做些适当的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对制订的食谱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掌握其灵活性,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喜好,享受常人般的幸福生活。

二、糖友四季饮食调养

我国古典医著《黄帝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指出了四季调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患难与共者更需强调四季调养,才有可能带病长寿。糖尿病的变化与季节密切相关,血糖在冬季会升高,在夏季又相对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来更好地确定养生的内容和方法,这对于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

一、春季调养

春季,因气候温和,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起来。然而,"百草回芽,百病发作",糖尿病患者在春季应注意预防外感和调摄情志。像感冒发烧这种可能会因外感原因导致的疾病可使患者原来控制很好的血糖突然上升,继而加重感冒病情。因此患者在春季必须注意:

1.衣着要适中,"春捂秋冻";

2.加强运动,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如慢跑、散步、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等,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适当服用人参类滋补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糖尿病症状;还可以用板蓝根、苍术、生甘草等清热辟邪的中药煎服,预防感冒。还可服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以畅达情志。

"春令之气生发舒畅",但若肝之阳气生发太过,表现为肝阳上亢时,则易致血糖上升,高血糖又易使病人更加忧虑、烦躁、易怒。春之时,心胸开阔,精神乐观,有利于肝脏调达舒畅,疏泄功能正常。

病人可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心境:1.外出郊游,观景赏花,心旷神怡,有利于降低血糖;2.保持家庭和睦,以疏肝解郁。

此外,在春季,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到庭院或公园中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盎然,畅达无郁。春季生发是大自然的主气,人体应随着主气而摄神,使情志畅达,这样才能使精神旺盛,血糖稳定。

二、夏季调养

夏季炎热,人体阳气最易发泄,是血糖最易控制的季节。病人应抓紧时机治疗。闷热的季节人们出汗多,小便减少,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膀胱炎就会加重;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也容易引起心脑血管问题。因此,夏季患者要时刻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预防消化道疾病及皮肤病的感染,注意运动意外,还应合理安排饮食起居。正常人在夏季尚且"无病三分虚",糖尿病人更应注意夏日进补和加强锻炼。

1.药补:服用黄芪、人参、西洋参等,可补气止汗,生津止渴,补虚健脾。糖尿病人服之除可减少乏力、恢复元气外,还可控制血糖,但忌用纯阳之品,如鹿茸、肉桂、附子等,以免虚火上炎。

2.饮食调补:菜肴应以清淡为主,凉拌蔬菜、瘦肉、鸡肉、鱼、虾等,均是食补佳品;油腻、烧烤及生冷、冰冻饮料应少用,以防脾气壅滞,湿热内生。

3.运动保健: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使气血流通,强身健体,达到辅助控制血糖的目的。

夏日睡眠应"晚睡早起,无厌于日"。晚睡可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起可顺应阳气之盛,有利于情绪调畅,降低血糖。中午应适当休息,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

三、秋季调养

秋天气候骤变,患者情志不稳,糖尿病人血糖会随多变的天气上下波动。患者在立秋之后,要注意节气的变化,认真做好保健工作,为顺利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秋季时,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调节情志:中老年患者在秋季容易产生凄凉灰心之感,情志调节贵在解郁散结。患者应静思收获的喜悦,培养乐观的情绪,莫因疾病缠身而忧郁生火,导致秋燥火旺,血糖波动,不易控制。

2.药补:秋风强劲,万物干燥,人体也感到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糖尿病本身又与燥热相关,因此预防秋燥十分重要,可服用麦冬,以养阴润燥,清心除烦,益胃生津,还可促进胰岛细胞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麦冬还有补心作用,尤对糖尿病合并心脏病者有益。

3.运动保健: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整个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人们应早睡早起,保持情志安宁,切忌暴燥急怒,注意收敛神气,不让情志外弛,可选择有"调气、调神"作用的气功进行锻炼,使人体上下之气贯通,以增强肺脏功能,免除秋燥之气对人体的侵袭。

糖尿病患者血糖在秋季最易升高,若不重视调摄,病情必定加重。这是必须要引起糖尿病患者注意的。

四、冬季调养

《孝经纬》曰:"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冬季,自然界一切生物代谢相对减缓,以各种方式养精蓄锐,以待来年的蓬勃生机,人体也一样。《素问?四季调神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就是说,人体必须在冬季主动避寒就湿,敛阳护阴,保持肌体阴阳相对平衡。

1.患者应注意要早睡晚起。中医认为,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可养人体阴气。人体内阴气多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就大大降低,方便了一些疾病的进入与侵袭。

2.居室内要保持温暖,还要注意空气清新流通。要提前做好御寒准备,安全地避开"寒流的袭击",及时添加衣服,适时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预防感冒是糖尿病人冬季永恒的主题,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此外,应注意皮肤、尿路感染等。

3.性生活必须节制。以固****,滋育阳气,有节制的性生活可以预防疾病,提高机体较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4.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的喜、怒和悲伤,会使情绪出现波动,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因此,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总之,四季调养要从整体观出发。春之养生,有利于夏长;夏之养长,有利于秋收;秋之养收,有利于冬藏;冬之养藏,有利于春生。《内经》强调:"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掌握四季调养法,对预防血糖波动的确有重要作用。

三、糖尿病饮食十大误区

现在,饮食疗法作为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已经被很多糖尿病友所认可和接受,但还是有一些病友在认识观念上存在着很多误区,这样一来就对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造成了一定影响。下面,我们指出饮食疗法常见的10个误区,希望对广大糖尿病友有所指导。

误区一:饥饿治疗法

饮食治疗对于糖尿病友来说是最方便和最易掌握的,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合理的饮食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糖、控制病情,所以,饮食疗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饮食治疗≠饥饿疗法,如果每天进食量太少,不仅容易出现低血糖,而且还会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因此,科学的饮食疗法应保持膳食平衡,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适当地控制进食量,并注意营养平衡和膳食多样化,而不是一味地饿肚子,过于控制进食量。

误区二:过度限水

糖尿病人往往有口渴、多饮现象,这其实是人体对高血糖及体内缺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糖尿病人严重失水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将会进一步加重高血糖及体内高渗状态,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严重者会发生高血糖非酮症昏迷而危及生命。故糖尿病患者只要没有心、肾性疾患,就不要盲目限制饮水,每天进水量至少应达到1500~2000亳升。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小便量越多,反而越应该多补充水分,盲目过度限水会导致机体脱水、血黏度及血糖增高。

误区三:少吃主食,副食不限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是糖尿病饮食疗法的首要原则,也就是说不仅要控制主食的量,副食的量也不能忽视。不能因为副食含糖少,就任意的多吃。虽然说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副食所含的热量也不能小觑。这是因为,副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有相当一部分也会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副食吃得太多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有些糖尿病友以吃花生、瓜子来减轻饥饿感。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像花生、瓜子之类的干果和坚果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从热量的角度来讲,100克坚果等同于200克主食,30粒花生米也相当于10克植物油。因此,对于坚果类的食物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随便吃。

误区四:为求限食,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无论是对于正常人还是糖尿病人都是不健康的做法,同时不吃早餐也违背了糖尿病饮食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如果不吃早餐,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如此一来,病人中餐的进食量势必增加,从而使餐后血糖明显升高,造成血糖的大起大落,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糖尿病人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必要时,还需在三餐之外加餐。这里的加餐不等于增加全天的总热量,只是在全天的总热量中分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两餐之间或是临睡前的加餐。睡前的加餐可以选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因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较慢,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

误区五:水果含糖多,绝对不能吃

水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是果糖、少量葡萄糖及蔗糖,而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与,而影响血糖的主要成分是水果中的葡萄糖的含量。且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这些对糖尿病人都是有益的。因此,糖尿病人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可以少量进食水果,不必对水果"一棒子打死"。

各种水果的糖分是有区别的,西瓜含糖最低约为4%,枣、甘蔗、山楂较高约为20%。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适当进食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是允许的,但要放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并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当然,在血糖不稳定时不宜进食水果,此时可将西红柿、黄瓜等作水果吃。

误区六:吃干喝稀一个样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人食用等量大米做成的干饭或稀饭,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喝稀饭的病人餐后血糖显著升高。这是因为稀饭很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胃排空时间比较短,故餐后血糖上升得较快、较高。相比之下,干饭消化、吸收及排空较慢,因而餐后血糖上升得较缓、较低。糖尿病人早、午餐前的血糖处于一天当中较难控制的时段,如果早餐坚持吃干饭,将有助于此间的血糖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全天血糖的控制。所以,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友应改变喝稀饭的习惯。

误区七:"无糖"食品多吃无妨

有些患者看到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打着不含糖的字眼,就认为这种食品可以随便吃,不需要节制。事实上,所谓的"无糖食品"只不过是不含蔗糖而已,有些则是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这些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热量。但是,"无糖食品"毕竟都是淀粉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多了同样会升高血糖。因此,不可完全相信"无糖"食品的效果,吃无糖食品还是要谨慎些为好。

误区八: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

有些糖尿病友往往在一些药物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而改用胰岛素治疗,他们将胰岛素当做是糖尿病的最有效克星,认为有了胰岛素就万事大吉,不需要再有什么顾虑了。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不但需要配合营养治疗,而且非常必要。

事实上,无论病情如何,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都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因为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只有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

误区九: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多吃粗粮确实有益于缓解、控制病情,但一点细粮也不吃又是矫枉过正了。事实上,就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言,面粉、大米、小米及玉米等主食相差无几,但由于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同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血糖升高的程度有一定差异。如进食100克玉米,其80%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血糖;而食用同等量的面粉,则90%转化为血糖,即两者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因此,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

糖尿病友应根据自身情况择量食用粗、细粮,千万不要认为粗粮就可以无限制地多吃,粗粮吃多了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对身体不利。所以,饮食应该适度、平衡,选择主食也要粗细搭配。

误区十:不讲究烹饪方法

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人对"吃什么"以及"吃多少"都很在意,但对"怎么吃",即对菜的烹饪方法却不那么讲究。其实,后者也是饮食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制作菜肴的过程中如果烹饪方法不得当,在菜肴中加入了大量的油、淀粉、调味品,无形中就会增加菜的热量,不利于血糖控制。建议糖尿病人尽量采取凉拌、清蒸、水煮,尽量避免煎炒、油炸及用淀粉挂糊等烹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