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10546300000044

第44章 势篇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管理人数众多的军队,能够像管理人数很少的军队那样应付自如,是由于军队编制和组织的合理;指挥大部队作战,能够像指挥小部队作战那样得心应手,是由于旗帜鲜明、鼓角响亮,通讯联络畅通;能使全军在遭受敌人进攻时不致失败,关键在于“奇正”战术的运用要随机应变;指挥军队进攻敌人,就像用坚硬的石头砸鸟蛋那样,关键是避实击虚策略的正确运用。

一般成功的战争,总是以“正”兵迎敌,以“奇”兵取胜。善于用奇兵取胜的将帅,他的战术变化,就好像天地的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河的流水一样,永不停止。

周而复始,这是日月运行的规律;衰而复盛,这是四季更换的法则。音调不过五种(宫、商、角、徴、羽),但五音的变化可以组成各种各样听之不尽的乐曲;颜色不过五种(青、赤、黄、白、黑),但五色的配合可以绘出多姿多彩看不完的图画;味道不过五种(辛、酸、咸、甜、苦),但五味的调和可以做出有滋有味尝不遍的佳肴;作战的战术方法不过“奇”(特殊战术,出奇制胜)和“正”(常规战术,按部就班)两种,但奇正的变化无穷无尽,不可胜数。奇与正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圈旋转那样,无头无尾,无始无终,谁又能使它穷尽呢?

湍急的水流迅猛奔泻,以至于石头也随之漂浮移动,那是由于水势强大的原因;凶猛的雕鹰奋猛搏击,以至于能捕杀雀鸟,那是由于掌握了时机节奏的缘故。因此,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总是险峻逼人,发起攻击的时机节奏总是急促迅捷。这样的险势就像张满了的弩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样的短节就像用手扣动扳机一样,一触即发。

战旗纷飞,人马混杂,在混乱中指挥战斗,必须保证自己的军队整齐不乱;兵如潮涌,混沌不清,要使自己的军队阵形周密而立于不败之地。向敌人显示混乱的假象,要建立在自己的军队有严密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之上;向敌人显示怯懦,是由于本军将士有勇敢的素质;向敌人显示弱小,是由于自己拥有强大的实力。严整或者混乱,是军队组织编制好坏的问题;勇敢或者怯懦,是士兵素质态势的外在表现;强大或者弱小,是军事实力大小的显现。

所以,善于调动敌军的将帅,用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就会被牵着鼻子走;用好处引诱敌人,敌人就会上当前来夺取。用利益来引诱调动敌人,并以重兵等待敌人,伺机聚而歼之。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注意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必胜条件,而从不对部属求全责备,因此他们能够很好地选择适当人才,利用和创造必胜的态势。

能够充分利用必胜态势的人,他们指挥兵士参与战斗就像转动木料、石头一样运用自如。木料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不动,放在险峻陡峭的地方就会滚动;方形的木石容易稳定静止,圆形的木石则滚动自如。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放在万丈高山上一样,随时可以翻滚而下,其能量势不可挡,坚不可摧。这就是所谓的“势”——一切有利因素表现出来的必胜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