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10546300000028

第28章 偷梁换柱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

设法频繁地改变敌方的阵势,借机调开它的精锐主力,等其自行颓败之时,就乘机前去攻打。这跟控制了车轮,就能够掌握车体的运行的道理是一样的。

【计名由来】

偷梁换柱,原是一句成语。一般认为,它是来自于商纣王“偷梁换柱”的传说。据传:商纣王的父亲帝乙,有一次领着纣王及文武百官游览御花园,欣赏牡丹花。行至飞云阁处,忽见阁上塌陷一梁,心中很不高兴。纣王见状,竟凭其力大无比,“偷梁换柱”,把一座飞云阁修好了。又《红楼梦》第九十七回:王熙凤设计以薛宝钗冒充林黛玉与贾宝玉成婚时,也有“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计”一句。

按照前人的解释,此计的本意是:在同友军一道作战时,乘友军战斗失利之机,将其主力合并过来,加以控制。但有人认为,此计也可理解为:在与敌军作战时,应设法将其主力调开,然后抓住其弱点,进行攻击,战而胜之。同时还有人认为,此计运用于政治斗争中,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包计”相同。

【古今战例】

郑庄公计兼三国之师

周桓王三年(前715),郑庄公假托周天子之命,纠合齐、鲁两国兵马前往攻打宋国。宋殇公听说郑、齐、鲁3国兵马入境,大惊失色,紧急召见司马孔父嘉问计。孔父嘉道:“我已派人打听清楚,周天子并无讨伐宋国之意,齐、鲁两国是受到郑庄公的欺骗才出兵的。现在3国合兵而来,其锋甚锐,万不可与它正面争战,惟有一计,方可使郑军不战而退。”殇公说:“郑国明知今日攻宋,有利可得,怎会轻易退兵呢?”孔父嘉说:“郑公亲自出马,领兵攻打宋国,其国内防守必然空虚,所以,只要我们以重金收买卫国,要卫国联合蔡国,以轻兵袭击郑国本土,威胁郑都荥阳。如此一来,郑庄公自然就会退兵回援了;而郑兵一退,便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齐、鲁两国兵马也不会再独自留下为郑国卖命了。”宋殇公采纳了孔父嘉的计策,并立即要他挑选200辆兵车,带上黄金、白璧、绸缎,连夜赶往卫国,请求卫国联合蔡国出兵袭击郑国。卫宣公接受了宋国的礼物,果真派右宰丑领兵与孔父嘉会合,经由间道,出其不意,直逼郑都荥阳城下,郑世子忽和大夫祭足急忙传令守城。这时,宋、卫的兵马已在郑都城外大肆抢掠,掳去了大量的人畜辎重;接着,右宰丑便要趁势攻城。孔父嘉说:“我们袭击荥阳得手,只是乘其不备,应该得利便止;如果继续留下攻城,郑公回兵救援之时,将会对我们形成内外夹攻之势,那就相当危险了,不如就此借道戴国,胜利回师。我估计当我军离开这里时,郑公的兵马也该从宋国撤退了。”于是,按照孔父嘉的布置,宋、卫两国兵马向戴国进发,想从戴国假道。却不料,戴国国君误以为宋、卫兵马是来攻打戴国的,便关上城门死守。孔父嘉大怒之下,下令攻城,但屡攻不下。

却说郑庄公领兵攻打宋国,本来是很顺利的。郑军大将颖考叔已攻破郜城,公孙阏已攻破防城,分别向郑庄公大营告捷。郑军正想乘胜挺进之时,不料忽然接到世子忽从国内送来的告急文书,说是宋、卫两国兵马正进逼郑都。这时,庄公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十分焦虑,遂命传令班师。当大军回至半路时,又收到国内送来军报,说是宋、卫军马已撤离荥阳城外,向戴国方向去了。

庄公听到这一情报后,想了一下,即刻令颖考叔、高渠弥、公孙阏、公子吕等4将,兵分4队,偃旗息鼓,转道向戴国进发……

再说孔父嘉、右宰丑率领宋、卫联军进攻戴国,又得到蔡国领兵相助,满以为一举成功,却忽然接到探报说,郑国上将公子吕领兵救戴,已在离城50里处下寨。而戴君得知郑兵来救,已经打开城门将郑军接进城内去了。这时,孔父嘉便对右宰丑说:“现在戴国有了帮手,他们必定会合兵向我军求战,你我何不站在壁垒之上,观察城内动静,也好有所准备。”于是孔、丑二将便一起登上壁垒,仔细观察城内情形,面对城内指手画脚。正在说话间,忽听一阵连珠炮响,城上一时竟遍插郑军旗号,郑将公子吕全身披挂,站在城楼之上,大声叫道:“多谢二位将军费力,我们已经取得戴城了。”原来这是郑庄公设的“偷梁换柱”计:假意要公子吕领兵救戴,其实庄公就坐在戎车之中,只等进了城,便就势并了戴国之军,将戴君俘虏了。孔父嘉在城外见庄公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戴城,一时气愤填胸,决心要与庄公决一死战。当他正在心中筹划之时,忽报:城中派人来下战书。孔父嘉当即批复来日决战,并约会卫、蔡两国,3路军马齐退20里,以防自相冲突;由孔父嘉领军居中,蔡、卫军分列左右,3支军队相距不过3里。这样部署之后,各军遵令行动。刚把寨营安好,忽听寨后一声炮响,火光接天,表明是郑兵到了,孔父嘉才要出寨迎战,火光却又熄灭了,待要回营,左边炮声又响,又是火光不绝。刚要看个究竟,却见左边火光已灭,右边火光又起。孔父嘉认为这是庄公使用的疑兵计,便命令全军不许乱动!不一会儿,左边火光又起了,而且喊声震天,探马来报,说是左营蔡军被劫。孔父嘉正想前往营救,忽然右边火光再起,一时闹不清是哪家人马,孔父嘉只得继续挥军向左,慌忙间迷失了方向,遇上一队兵马便互相厮杀起来。后来才发现对方是卫国人马,于是两军合在一起,赶回中营,谁知中营却已被郑将高渠弥占领,且左有公孙阏,右有颖考叔领兵杀到,一直杀到天亮,孔父嘉无心恋战,夺路而走,遇上高渠弥,又杀了一阵,孔父嘉弃车徒步,跟随的只有20余人,右宰丑阵亡,余下的3国兵马辎重,全被郑军俘获。就这样,郑庄公用“偷梁换柱”之计既得了戴城,又兼了宋、卫、蔡3国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