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10546300000027

第27章 假道伐虢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译文】

处在敌我两大强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以武力胁迫它屈从时,我方应凭借强势,立即派兵前去援救,并借机渗透自己的势力。对于这种处在困境中的国家,只做空口允诺,却无实际行动,是不能取得对方信任的。

【计名由来】

假道伐虢,事出《左传·僖公》中的两章。事情是这样的: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想要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为此,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意思是说,请你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去收买虞国的国君,然后向虞国借道去攻伐虢国,事情就可以成功。晋献公说:“这两件东西都是我的宝贝,怎么舍得送给别人呢?”荀息说:“如果能够使虞国借道给晋国去攻伐虢国,那么将来虞国也会归我晋国所有的。那时,你的宝物放在虞国的府库里,不就等于放在晋国的府库里么?”晋献公听荀息说得有理,便采用了他的计谋。虞公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阻,接受了晋国的要求,借道给晋国,为晋国攻占虢国的国都下阳提供了便利。这是晋献公十九年(前658)的事。过了3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大臣宫之奇再次劝说虞公不要受骗。他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会跟着灭亡。好比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一样,唇亡则齿寒。”但虞公仍然不肯听,并说,晋国和虞国都属姬姓,是同宗关系,晋国是不会加害虞国的。宫之奇见虞公如此执迷不悟,预见到虞国必亡,便携家眷避难去了。后来,果然不出宫之奇所料,晋灭虢之后,在回师途中灭掉了虞国,虞公及其家室全都成为了俘虏。

【古今战例】

楚文王假道灭蔡

东周初期,各诸侯国都乘机扩张势力。楚文王时,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各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蔡国是当时的小国,与齐国联姻,认为自己有靠山,因此不买楚国的账。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

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蔡侯、息侯娶的都是陈国女人,经常往来。但是,有一次息侯的夫人路过蔡国时,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之后,大骂蔡侯不义。息侯因此对蔡侯有一肚子怨气。

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认为灭蔡的时机已到,遂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想借刀杀人,便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假意伐息,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必定会发兵救息。这样,楚、息合兵,蔡国必败。楚文王一听,何乐而不为?他立即调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国求援的请求,马上发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国城下,息侯竟城门紧闭,蔡侯知道中计,急欲退兵,但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侯围困起来,终于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后,内心十分痛恨息侯,就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一个绝代佳人。”他想以此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打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来到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尊夫人来敬我一杯酒呀?”息侯无奈,只得让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见息妫果然天姿国色,马上魂不附体,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其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在暗中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息侯害人害己,他主动借道给楚国,帮楚国灭蔡,虽然给自己报了私仇,但没有料到,楚国竟不伤一兵一卒,顺手将自己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