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10546300000014

第14章 李代桃僵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文】

当战争局势发展到必然要有所损失的时候,要牺牲局部利益,来增强整个战局的优势。

【计名由来】

本计语出《乐府诗集·鸡鸣》。诗中说:“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林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此诗的原意是比喻兄弟间休戚与共的情谊,后泛指借助某种手段,损失、牺牲某一事物,来换取另一事物的安全、成功,即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转危为安的策略。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的南坡之战,曹军故意沿途抛弃粮食、衣物,使袁军竞相争夺,一时阵势大乱,曹军乘势反击,获取大胜。这就是运用了此计。

【古今战例】

孙膑李代桃僵胜魏军

孙膑围攻魏国都城时,魏军分为左、中、右3个纵队。左队最强,中队一般,右队最弱。齐将田忌想用赛马的方法将自己的军队也分成强、中强、弱3队,作战时,用自己的弱队去攻击敌人的强队,用自己的强队和中强队去攻击敌人的中强队和弱队。孙膑不认同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次战争不能满足于二比一取胜,而是要以最小的损失,去打败总体上处于优势的魏军。他建议用自己的弱队去攻击敌人的强队,用自己的中强队攻击敌人的中强队,以造成一个纵队敌军占优势,一个纵队势均力敌的局面,但事实上这两个纵队都只是为了暂时牵制敌人。与此同时,他亲自率领强队闪电般去攻击敌军的弱队。在迅速取得胜利之后,转而增援自己的中强队,与之一起打败敌人中的中强队。然后,强队、中强队再与弱队会合,共同歼灭敌军的强队。孙膑就这样以弱队、中强队暂时“李代桃僵”,使齐军处于战斗中的绝对优势,从而保证了齐军桂陵之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