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只做简单的事
10541900000085

第85章 “早睡早起”原则

低年级学生一般都在晚间8点睡觉,早晨6点起床(在假期中,睡觉和起床时间都延后1小时);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9点睡,5点半起床(假期中,作息制度要根据生活、劳动和休息条件有所改变,但早起原则坚持不变)。学生在盥洗、早操与早餐(这一切总共不超过20分钟)之后,便开始学习劳动。在去学校之前的1.5小时至2小时内(住址离学校近的则有2.5小时)做家庭作业。这样一来,工作日便从最难的工作开始。完成家庭作业的主要劳动方式不是背诵,而是阅读、思考、分析事实。绝大多数家庭作业同创造性劳动结合在一起。清晨,是从事这种劳动的最好时刻。在工作日以后的时间要逐渐降低劳动的强度。

——摘自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第169页

这里告诉我们这样几个信息:一是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要固定下来,不要轻易改变。这样有利于小朋友身体的健康发育,更有利于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来学习,而不至于在上课时打瞌睡和无精打采。还可以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而好习惯是要受益终生的。这里的“早睡早起”原则,体现得非常清楚。只有做到了早睡,才能保证早起,而那种迟睡是不可能保证早起的。早起,对于孩子们来讲,确实是一次次艰难的意志品质较量的过程。要保持下去,并形成习惯,是需要很大耐心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能做到早起,那对于什么样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和战胜的。我想,帕夫雷什中学让孩子们坚持的“早睡早起”原则,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意志品质的磨砺,而这一点,则是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的。特别是对于假期中学生的“早睡早起”习惯,要求不严格,落实不好。这样就造成孩子习惯坚持中出现反复性。二是家庭作业放在早上做,而非晚上。这一点正好与我们相反。我们是放在晚上,而非早上。帕夫雷什中学放在早上,也有其理由:一是晚上经过一天的学习劳动,已经很疲劳,学习效率不高。二是放在早上,经过一夜近十个小时的休整与能量补充,孩子们的精力充沛而旺盛。这时候用一小时可以完成晚上两小时甚至是三小时四小时的功课。从效率上而言,这段时间是极高的。另外,我想放在早上还有一条好处就是可以督促学生早起。因为晚上没完成作业,第二天要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早上就得早起来完成作业。这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另外,我还要再补加一点,就是在白天,下课后的十分钟,一定要把学生从教室里请出来。让他们到户外活动一下,让他们借机吸一点新鲜的空气,调节一下脑子。我们发现,有时教师会拖堂,占用学生一部分时间。有些老师虽然不拖堂,但在下课时又在黑板上抄了很多的练习题,下节课的老师又要用黑板,所以学生只好赶着抄题,而没有机会走出教室。有些学生呢,还不愿意走出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十分钟,完全应该交给学生,让他们与自然界及新鲜的空气亲密接触。这样做,不仅能保证学生有一个好视力,而且还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精力上好下一节课。要落实这一好习惯,就需要靠前后两节课的教师、学生、班主任三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