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新一期《人民教育》(2010第21期)李帆采写的《珍视童年》有关滨海小学办学特色的报道,有很多共鸣处,现摘来赏之,以加深印象。
原文A:有人问孩子,你是怎样学会溜冰的,孩子回答说:“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就学会了。”
思,并涂鸦:你是怎么样背会那么多经典的?
答:背了就忘,忘了就背,慢慢就会了。
又问:你是怎样写好文章的?
答:读了就写,写了再读,读读写写,坚持下去,就会了。
原文B: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去指导学生如何解决,过何种生活。而要让孩子自己去“悟”,悟出人生的边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自主行进在不断纠错的路上。
思:活动体验是悟的过程。其实,读书更是一种悟的过程。读书读到与自己切身经历相似处,不妨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将文字揉碎、打磨、撕扯,展开联想,拨动琴弦,而引起共鸣,这就是作者立言的用意。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算高品位的读书,才算与作者相谋相知。否则,只是走马观花。
原文C:我只是一个沟通者,任何冲突和问题都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摸索,去适应。并于其中无声无息地构建起“自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心平气和的等待。
思:我想到了最近一次与春的谈话。我们谈到他的学习暂时处于最后一名,但他不以为然。我帮他找原因,他蜻蜓点水,将责任归结到上课没认真听。后来,我让他找优点。他思考片刻,无言以对。我盯着他看,他眼里突然泪花闪现,但没有滚出来。我帮他分析,前几天给白血病患者捐款没?他说捐了五元。我说你很有爱心嘛。这么大的优点怎么没找到?我又问你的朋友多不多?他说有五六个呢,关系非常铁。我说不错啊,这么多朋友,说明你的情商高。我说,你是和我谈过话的孩子中最开朗的一个,坦言直说,这叫做信任。这是第三个优点。第四个嘛,我说,我让你坐,你很谦虚,愿意站着听,这很懂礼节啊。春的脸上有了红光。这时,我让他找缺点,他说主要还是学习不好。我说,没关系,努力就行,就会进步。为了将来的立业、找对象、过日子,没有学习基础不行。像你这样长得帅气的小伙子,没知识,人家会看不起,叫花瓶。他笑着点头,表示同意。我说,从现在起,开始努力,上课认真听,就会赶上去,每次能进步一点就行。几分钟的谈话,我们创造了和谐的氛围,很轻松。带着我的祝愿,他走了。这个孩子以少有的成熟和老练,令班主任及家长头疼,两次找我帮忙做工作,到现在,我才完成这次作业,不知道是否及格。但给我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开朗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通过较高层次的点拨、提醒,他或许能找到自己的根,而绽放于那片属于自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