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10541300000025

第25章 鼓励、允许、和禁止

个体案例

阿媛的学习一向很主动,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可是阿媛的心里也有疑问,有一天,她问妈咪:“为什么班上有同学自己不做作业,到了学校借我的作业抄呢?”

妈咪反问阿媛:“那你为什么愿意借给他们抄呢?”

阿媛想了想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他们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要借给他们啊。”

妈咪觉得阿媛的想法很幼稚,想着只要自己的女儿不抄作业就可以了,没必要让女儿为此跟朋友“翻脸”,反正抄作业的孩子会“自食其果”,就说:“对呀,好朋友之间就该互相帮助。”

妈咪没曾想自己的一句话,居然让阿媛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妈咪也被请到了学校。原来,阿媛考试的时候因为有不会的地方,于是抄袭了旁边的同学,阿媛还理直气壮的跟老师说:“妈咪说了,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我平时给朋友借了作业抄,考试的时候朋友也应该给我抄,我们互帮互助。”

案例分析

孩子不听话很让父母头痛,可是孩子太听话,或者会错了父母的意,难道就是好事吗?阿媛的妈咪只想到自己的孩子没犯错,所以用赞同了阿媛把自己作业借给朋友抄的错误行为,而正是妈咪的“默许”让阿媛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再不是看一眼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童话世界。期间的是非对错,有时候成年人都难以辨别,再别说孩子了。

阿媛的妈咪应该告诉她,帮助朋友是对的,但是借作业抄不是帮助,而是害了朋友,对于这样的帮助,妈咪应该禁止,而非首肯。父母的模棱两可,是非不明的指导,会让孩子摸不清楚方向,因此而犯下错误。

父母不要以为很多道理跟孩子讲不通,就选择不跟孩子讲,或是含混带过。这样只能让孩子更迷茫;父母也不能认为孩子不懂事,只要说“不”,就能禁止孩子越雷池;父母更不能在自己都没搞清楚状况的前提下,就乱指挥孩子……父母种种不负责任的语言,会让孩子深受其害。

这些惨痛的经验,正是因为孩子太“听话”造成的:

父母禁止孩子跟陌生人说话,后果就是孩子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不肯回应门外的消防队员,被活活烧死;父母不允许孩子考试不及格,后果则是孩子拿到成绩后自杀身亡;父母在假期把孩子锁在家里,不允许孩子迈出大门一步,孩子就选择了跳窗……

所以要想孩子真正的好,父母就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把问题想的全面一点,给孩子的指导细致一点,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呵护明明白白的长大。

亲子指导

鼓励——孩子做的好的地方都值得父母鼓励,鼓励的原则就在于父母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们很高兴。”但是鼓励的意义不仅仅在此,有时候鼓励也可以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比如“妈咪很爱你,但是你这样做可不太好。”“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你的出发点是对的,可……”先扬后抑的鼓励也是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常用的妙招。需要注意的是,鼓励的语言一定是诚恳的,孩子才能接受肯定并发自内心的接受之后的批评。

允许——是人都有欲望都有懒惰都有人性的弱点,但却无法忽视。所以父母的允许就是教育纪律中最具有弹性的部分。

告诉你的孩子:允许你有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但是你要懂得控制;允许你做的不够好,但是前提是你已经尽力;允许你犯错,但是你不可以不吸取教训;允许你有欲望,但是你要懂得是非;允许你有偷懒的时候,但是你不能长此以往……

禁止——一切不符合法律、道德、严重影响他人的行为,就是该被禁止的。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尚小,就不告诉他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时也应该及早的告诉孩子那些是危险的,是严重伤害身心健康的。父母在给孩子下达“禁止”令的时候,语气和表情一定要严肃,要让孩子知道后果,比如电源开关不能玩;任何时候都不能主动攻击他人;不能在公共场合打闹……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吃点“小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