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雪来临前的准备
(1)最好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造成伤害。
(3)对于非机动车而言,应给轮胎少量放气,可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确保行驶安全。
(4)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
(6)驾驶车辆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急踩刹车。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安装防滑链,佩戴有色眼镜。
(7)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发生连环撞车事故。
(8)一旦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向电力部门报告,迅速处理。
2.雪天安全行车措施
冰雪寒冬临近,对于雪天行车的一些技巧,交警提出以下贴心提示:
(1)要遵法安全行车
在雪天驾驶时与周边车辆保持一定车距是确保安全的前提。从主观上来说,要集中精力驾车,遵章守法、安全礼让、适速行驶车辆,不超载、不超速行驶、不违法超车、不空档滑行是保安全的关键。
(2)要用技巧驾驶
起步、行车要合理使用档位,慢抬离合器,轻加油,平稳起步;双手握稳方向盘,轻(慢)打方向,尽量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车辆在正常行驶中,严禁突然加油、收油、猛打方向、猛踏刹车,因为这样极易引发事故。
(3)遇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有障碍或转弯时提前减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换低速档控制车速,轻踩刹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侧滑或跑偏时,要及时减油,同时往侧滑方向打轮,轻点刹车,以调正车身;突遇障碍物,要踏死刹车不松开,掌握好行驶方向,尽量使车轮推着事故物件前移,以免车轮转动轧过事故物件,造成更大伤害;驾驶机动车时要尽量远离自行车,以防其滑倒发生事故。
3.农业生产防雪灾措施
(1)及早地采取有效防冻措施,抵御强低温对越冬作物的侵袭,尤其是要防止持续低温对旺苗、弱苗的危害。
(2)加强对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避免连阴雨雪、低温天气的危害。在雪后,应该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塑料薄膜压力,还有利于增温透光;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各类冬季蔬菜、瓜果的储存管理。
(3)要趁雨雪间隙及时做好“三沟”的清理工作,降湿排涝,以防连阴雨雪天气造成田间长期积水,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中耕松土,铲除杂草,提高其抗寒能力,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及时给作物盖土,提高御寒能力,若能用猪牛粪等有机肥覆盖,保苗越冬效果更好。
(5)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保障蔬菜的正常供应。
4.必知的雪灾常识
首先,要了解信息,防寒保暖,注意安全。
要注意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要准备好融雪、扫雪工具和设备;车辆尽量不要外出;要了解机场、高速公路、码头、车站的停航或者关闭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要储备食物和水;要远离不结实、危险的建筑物;及早地为牲畜准备好粮草,并且将野外放牧的牲畜收回;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
一旦发生雪灾,无需恐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要做好道路扫雪和融雪工作,居民和商铺也要积极配合,“各人自扫门前雪”是必要的;外出时要采取防寒和保暖措施,在冰冻严重的南方,尽量别穿硬底鞋和光滑底的鞋,给鞋套上旧棉袜,是很多人在防冰雪灾害中摸索出来的好办法;驾车出行,慢速、主动避让、保持车距、少踩刹车、服从交警指挥和注意看道路安全提示是关键;给非机动车轮胎放少些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摩擦力,防滑止溜。
如果遭遇了暴风雪突袭,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要特别注意远离广告牌、临时建筑物、大树、电线杆和高压线塔架;路过桥下、屋檐等处,要小心观察或者干脆绕道走,因为从上面掉落的冰凌,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杀伤力不次于刀剑。
其次,应对雪灾天气必须特别注重膳食营养。
对于人体而言,寒冷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会影响到机体激素调节,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分解加快,特别是脂肪代谢加速分解;第二,还会影响到机体的消化系统,使得人体的食欲以及消化吸收功能突然提高;其三,影响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会相应增多,这样一来,钙、钾、钠等矿物质的流失也随即增多。
所以,这些人体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调节,以防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上述一些生理变化而产生不适症状,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摄入一些御寒食物
在萧条的冬季,人们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明显感到身体不适,甚至还会有人因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由此看来,冬季的时候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机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在冬季宜吃一些性温热御寒并有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2)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
通常情况下,冬季寒冷干燥,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会消耗很多的能量,所以一定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所以尽量多吃一些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相对而言,要特别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应增加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应多放些烹调油等。
(3)补充必要的蛋氨酸
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以给人体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会增加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脂肪代谢也会相应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如此看来,在冬季应尽量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4)增加富含维生素类食物的摄入量
寒冷的气候,能够加强人体氧化产热,致使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如果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因为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所以要多吃一些这类食物。
(5)补充适量的矿物质
人体的抗寒能力与机体摄入矿物质的量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钙在人体内的含量,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多摄入一些钙,可提高机体的抗寒力。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都是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此外,食盐对人体御寒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增强人体的产热功能。因此,在冬季调味多以重味辛热为主,不过也应适可而止,不可过咸,每日摄盐量以6克为宜。
(6)注重热食
为了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寒冷环境,尽量多吃热饭热菜,用餐的时候要趁热进食,以摄入更多的能量御寒。餐桌上应以热菜、热汤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食欲,亦可消除寒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