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10534700000034

第34章 其实你可以没那么多压力

在《景德传灯录》里,慧海禅师对有源禅师这样说道:“世间之人,虽然如我一样,饿了就吃饭,困了便休息,但他们吃饭时总要琢磨这、琢磨那;睡觉时,又在盘算这、盘算那,他们总要计较这么多事,活得可真累!”

通过这段话,我们大抵能想出为何自己心头有诸多压力了——所谓压力,与外部环境并没有多大关系,压力的源头就是我们自己。千般计较、万般盘算,有了妄念便也有了压力。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金刚经》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佛陀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也是有来有去、能坐能卧的。那么,这个人他并没有透彻理解我所说的道理。为什么呢?所谓如来,实在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处,所以才称之为如来。”

这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啊!无所从来,也无所去处,如来就那样很静很静地安住在一个世人难以领会到的境界中。也罢,难以领会,我们便不领会,不要因为想领会这样一个境界而生起执着。《金刚经》说,什么执着都不生起,什么挂碍便都不存在。不论你在做什么,也不论你的身份是什么,你都是圆融自在、宁静安详的。

在现代社会里,许多女性都身兼多种角色,在家庭中,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在社会上,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着各自的职责。身份的多样化,总是让女性们疲惫不堪,有许多女性朋友坦言自己的压力比男性都大。

其实,你可以不必有那么多压力——这并非是要我们不去努力工作,不去追求事业,把生活的压力全部转移到男人身上,而是我们可以通过智慧化解压力,就像我们化解心中的烦恼那样。

在《金刚经》中,须菩提和佛陀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颇值得我们思考再三。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金刚经》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是世间的善根男女,把三千大千世界碾碎成微小的尘埃,你觉得,这些微尘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说:“确实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很多,这是实际上存在的话,那么佛就不会说微尘很多了。这是为何呢?佛说微尘很多,其实并非是说真的有很多微尘,只是一个假名的微尘而已。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其实也并非实有,而是虚幻不实的,只是假名称作三千大千世界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也不过是一种真实的聚合而成的形相,所以只不过是假名为聚合的相状罢了。”

佛陀说:“须菩提,所谓的聚合而成的整体,这实际上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述的。但是一些凡俗之人,不能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偏偏要对这聚合而成的整体相状贪恋执着。”

在这场对话里,须菩提说得很明白,佛陀您所说的“微尘很多”,其实不过是这么一种说法而已,并不是“微尘很多”是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至于佛陀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这样啊。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过徒然有个名称而已。我们所谓的这个世界,也只不过是很多微尘积聚而成的整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世界,其实并没有独立的自性。

须菩提的这一番话深得佛陀认同。佛陀说,世间那些被烦恼缠缚的人们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看不到“整体”是由一个个因素、部分组成的,所以才会对如此虚幻的整体相状产生执有之心。

佛陀和须菩提的这段对话便是说,你眼前看到的任何一个作为整体的人、事、物,它都是由无数“微尘”和合而成的。就好比我们小时候玩的搭积木的游戏,我们用五颜六色的积木搭建起不同的建筑物,看起来真是好看,色彩明艳,但我们只需抽掉其中的一块积木,整座建筑物就会轰然倒塌。

那用积木搭建的宫殿便是“一合相”,组成宫殿的积木便是“微尘”。

我们心中的压力,也可以看成是“一合相”,而分分秒秒生起的妄想、贪念等便是构成压力的“微尘”。要消融掉心头的压力,便要先从“微尘”处下手。

从须菩提和佛陀的那段对话中我们知道,整个世界的人、事、物都有生灭,只是过程各有时间上的差别。也正因此,我们心头产生的各种烦恼,各种压力,都是可以消融掉的。为什么呢?因为产生妄想贪念的人是我们自己,从心上生起,自然也要从心上融解。

当你因财务问题产生压力时,不妨问问自己,这压力到底是源于自己爱慕虚荣、盲目攀比,还是因为平时没有规划,等到突遇意外而忙了手脚?知道压力从何而来,因什么而生起,这就已经很是难能可贵了,因为这样去思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迈向开悟。

但是,这还只是开悟的前奏。我们找到压力源,距离静心祥和的人生就已经不远了。只是,这还不算真正的觉悟。我们找到压力源的目的是释放它、化解它,而不是用另一种力量来压制它。压力是不能压制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越是告诉自己“我现在不恐惧,没压力”,结果内心越是忐忑不安、焦虑不已。因为我们把关注点都放在压力之上,即便你说“我没有压力”,可实际上你还是在心头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重量。

许多压力,都源自“执”。虽然“不执着”这三个字在书中反复出现,以至于你看得有些腻味了,但整部《金刚经》所讲述的道理就可以用这三个字来简要概括了。当然,《金刚经》所蕴涵的内容很多很丰富。不过,它说般若智慧也好,它宣讲法性皆空也罢,它举出许多例证,便是告诉我们:当你的心念,不对自己执着、不对众生执着、不对那心头的分别执着,也不对身外的各种人、事、物执着,你的压力,你的烦恼和痛苦,那是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唯其不执,所以在你看来,什么都不重要,什么也都是无区别的。

正如那日常工作,不论我们选择什么职业,其实都只不过是让我们继续生存下去的一种手段。当然,有些人是因为兴趣而选择了某种职业,有些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做某种工作。不论你是为了理想,为了兴趣,还是为了追逐利益和地位,说起来都不算错——在《金刚经》的世界里没有人我、对错、有无、是非等对立分别。

让我们想象一下,不论我们做着怎样的工作,也不论我们身边的人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们与他们其实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其实也不必想象,因为一切工作在本质上就是无差别的。一切众生无差别,世间一切事物和存在也是这样。尽管在世俗层面上,每个众生有着高矮胖瘦、高低贵贱等区分,不同的职业有着薪水、地位、影响力等差异。但是,作为一个存在,它们都在变迁着,最后也会归于寂灭。

如此想想,我们曾经对工作抱有的那种高低上下的分别,真的是可以放下了,我们对日常生活乃至身边的一切人所抱有的好坏分别,也应该放下了。到了那时,我们因为这种种分别而生起的压力,也确实不需要再过分关注了,因为分别和执着一旦破除,压力自然不存在了,消失了。就好比那积木搭建的宫殿,我们只需抽走其中的一块积木,整座宫殿就会倒塌。当我们剥离那执着,那分别,心头的重负便释然放下。

“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很美妙?若是一个女子在人人都烦乱忙碌的时候能如此娴静、如此自在地做事或独处,那一定是一幅十分美丽的画面。宽容的女人,安静的女人,内心充满着祥和喜悦的女人,不论容貌如何,家世怎样,也不论以后有怎样的经历和境遇,她都能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很幸福,因为她智慧,因为她心静。

“静心禅语”

于喧杂尘世中静心,对万物要做“空观”;

在琐碎杂事中安乐,先放下分别执念。

心头重负,源头在自己,放下也在自己;

不急不躁,随缘又随心,自得人间逍遥。

§§第十课 智慧女人,不会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女人若终日里只是盘算着生活里的那点儿琐事,终究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打转,难以跳脱出来,无法让自己安住于一个祥静的心境中。

有些女性会觉得,人生原本就很琐碎,这些琐碎不能避免,也不能逃开。《金刚经》的智慧告诉我们的是,人生在世确实有很多麻烦,生活也真的本来很琐碎,可是有智慧的女人却能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在琐碎之中活得自在快乐,并且突破生命的有限性。

同样是活着,为什么不突破小我,以智慧来应对现实生活里那数不清的麻烦呢?

智慧女人,永远不会禁锢在小我的世界之中,她们的智慧决定了她们的心量,而她们的心量,往往会反作用于她们的人生,让她们的人生显现出别样的色彩!